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为什么要提出"课间体育"?按照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一、二年级每周上4节体育课,三至九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学生每天要达到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但是,根据2006年由中国教育学会学校体育研究会主持的问卷调查显示,实际上在全国众多的中小  相似文献   

2.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把体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学校体育取得明显突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并强调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中,在总课时减少的情况下,把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提升为2节,高中每周2节提升为3节;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占用体育课时;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保证运动负荷,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锻炼,并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  相似文献   

3.
<正>一、创设走班制活动形式为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量,学校每周为一、二年级安排了4节体育课和1次课外体育活动,四、五、六年级安排了3节体育课和2次课外体育活动。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我们把传统的班级组织形式课外体育活动改为以2个年级为组织形式的俱乐部模式。全校共设置了3个层次的活动俱乐部:五、六年级8个班为高段俱乐部,三、四年级8个班为中段俱乐部,一、二年级8个班为低段俱乐部。经过师生的推荐整合,每个层次都成立了11个俱乐部。教  相似文献   

4.
1、体育学科教学任务繁重 一至二年级体育课4节/周、体育活动1节/周;三至六年级体育课3节/周、体育活动2节/周,全区体育课总课时数1725节/周,  相似文献   

5.
1、体育学科教学任务繁重一至二年级体育课4节/周、体育活动1节/周;三至六年级体育课3节/周、体育活动2节/周,全区体育课总课时数1725节/周,体育活动总课时数853节/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我校对体育工作一直是重视的。我们除了指派一名校长负责这方面工作,成立体育领导小组和体卫处以外,还通过改变体育课时安排,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在体育课时的安排上,我校经历了四个阶段:1、“在六十年代前期”,每周上两节体育课,没有安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2、从1970到1975年,每周上两节体育课,上午加一个大课间操(20分钟);3、从1976年到1984年,每周安排四节体育课,每天还有课间操;4、从1985年开始,每周上六节体育课(每天一节,取消课间操)。这六节  相似文献   

7.
1、新的体育课程时间观要实现体育课程目标,首先要有时间的保证,仅靠每周2-3次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4节、7-9年级每周3节、高中阶段每周2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程进程决不仅仅指课堂上的教学过程,应当包括学生在校内的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外体育活动过程,包括学生节假日参加与社会企事业的体育联谊活动、家庭、社区等体育活动过程。视体育活动时间为体育课程的延伸,充足的时间资源是体育课程达标的保证,体育部门应以开放的眼光积极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的时间资源。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体育》2020,(1):91-92
<正>一、背景简介校园足球作为振兴中国学校体育的突破口,不仅健体,而且育人,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重视。我校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校有专职足球教师,基于良好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学校深度挖掘校园资源,编写了足球校本教材,并在每个年级每周的体育课中安排一节足球课,定期组织足球嘉年华、足球技术大比武、年级足球联赛等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2011,(9):6-6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权利,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为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特作出如下规定: 一、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规定。中小学校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将上述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认真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0.
<正>英国的体育课程标准规定每周上2个小时的体育课。据当地学校小学校长介绍,体育课大多都是由外聘专职体育教师来任教。为了保证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学生每天会有半小时的体育活动课,由全科教师即班主任和助教共同进行教学,上午和下午各10分钟的课间活动,中午还有1小时的大课间活动。笔者在考察期间聆听了一节体育课和一节体育活动课,在此,与大家分享。一、教学片段呈现镜头一:羽毛球课这是一堂五年级的室内羽毛球课,教  相似文献   

11.
一、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当前众多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改革进行着各种有益的尝试。不少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下了很大功夫,把原来每周二节的体育课增加到三节、四节。上海育才中学每周六节体育课,而有的学校甚至更多。增加体育课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7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1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  相似文献   

13.
《体育科研》2011,32(5):98-103
NO.1 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开足开齐体育课,中小学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安排一节体育活动课,确保每周至少2节体育活动课时间,并作为限定性拓展课程排入课表。  相似文献   

14.
<正>一、必要性:从关注单节体育课到瞄准全校体育课的必然在以往对场地与器材运用的研究中,人们关注的更多是单节体育课的场地与器材的规划与设计。然而,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同一个教学时间段,有不同的班级分别由不同的教师在学校场地上执教体育课。这样同时多个班级进行体育教学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难以改变的。特别是在学校体育场地与设施没有增加的基础上,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班级数量的逐渐增多,以及当前课时数的增加(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  相似文献   

15.
中原油田于2000年9月开始,在中小学进行了“基础+特长”的体育教学改革实验。两年来实验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何为“基础+特长” 中原油田的体育教学改革实验是在保持原来每周两节体育课的前提下进行的。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周上一节基础体育课,内容是从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精选出来的;另一节上特长体育课,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体育教师的专项特长,开设若干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这就是“基础+特长”的含意。 二、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革 1.现行体育教学内容多而杂,教学时数有…  相似文献   

16.
<正> 密云县地处北京市东北部,95%以上都是农村山区。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体育教育也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目前体育课开课率已达到100%。全县45所中学有90%以上每周开设3节体育课;30所县、乡、镇级直属小学和中心小学100%的每周开设3节体育课,每天坚持课间操30分钟,每周安排2~3次课外体育活动,保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相似文献   

17.
<正> 我曾经在联邦德国一所八至九年制的学校里读书,按学年计算则是五年级至十三年级。该校共有学生900人左右,35个班。随着班级的升高,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少。每周有教学课约三十节左右,每个月的第三周的星期六不上课。体育课每周为2-3节,上体育课时,学生们可以自由地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不象日本必须穿运动服。在体育馆活动时,女孩子们喜欢穿舞蹈服。如果在室外打球,为了防止外伤,则要求学生们必须穿运动鞋。  相似文献   

18.
看了贵刊第三期松山同志写的《体育课的排课原則》,感到这个问题写得好,写得适时。排体育课的问题,是当前值得引起重视的一个科学问题,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松山同志的文章虽短,但提到点子上了。据我们了解,有相当一些学校不重视排体育课的科学性,体育课为数理化外语等课填空,下面就排课原则问题补充两点供参考。 (1)每周两节体育课最好相隔两天(如:星期一、四;二、五或三、六。)每周三节则隔天一节。 (2)体育课要和课外体育活动串开。(如:这个班级星期一、四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排在三、六。)  相似文献   

19.
<正>建议推广专项体育课目前,体育课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瓶颈,比如经常被占据、挤压,而且一节课只有40分钟,学生们在进行一些慢跑类的热身运动后就结束了。从2011年开始,上海在17所高中里面做试点,从过去一节课40分钟、每周5节课,变成每节课1小时30分钟,每周2节课。老师们分別按照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变为篮球教练、足球教练、羽毛球教练、乒乓球教练等。学校分别选择4到9项专项体育课。学生们打破班级  相似文献   

20.
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经验证明,组织好课外体育活动,对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有十分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中小学一般规定每周两节体育课。依据中小学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体育知识、技术的规律和增强体质的要求,每周两节体育课显然难以完成学校的体育任务。因此,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锻炼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