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4月20日发生的雅安7.0级地震,其危害及影响远不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但却在发生之后占用了大量媒体资源,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过度报道"的探讨。"过度报道"是否有违新闻真实,本文将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刘广亮 《新闻世界》2013,(12):156-157
雅安地震当天,雅安电视台女主持人陈莹的一张穿婚纱出镜的照片引发关注。不论她的行为是否存在炒作的意图,在天灾面前穿着婚纱报道新闻,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在某一个程度上她的确也"红"了。在突发性的灾难面前用如此手段吸引目光是否有违新闻专业主义以及最近的定西地震,媒体对定西地震的媒介态度都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议题。中西方新闻媒体在突发性报道中做出的反应以及报道的异同,更是我国媒体应该思考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框架理论为分析报纸的报道模式及倾向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文章分析了《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在研究时段内报道雅安地震的新闻框架,从框架的主题设定、素材呈现和具体文本生产三个层面比较了两报地震报道的异同,指出前者坚持的是“形象框架”而后者采用“情感框架”,二者的结合能够为受众建构一个相对完整的关于雅安地震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框架理论为分析报纸的报道模式及倾向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文章分析了《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在研究时段内报道雅安地震的新闻框架,从框架的主题设定、素材呈现和具体文本生产三个层面比较了两报地震报道的异同,指出前者坚持的是"形象框架"而后者采用"情感框架",二者的结合能够为受众建构一个相对完整的关于雅安地震的现实。  相似文献   

5.
从舟曲灾后三小时到雅安的53秒 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四川省雅安芦山县发生里氏7级地震(以下简称“雅安地震”)。8点02分53秒,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出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的第一条微博。在随后的数小时内,以最新灾情、安全提示、求助呼吁等为主要内容的地震微博在网络空间急剧增长,让更多的人短时间内迅速获知了雅安地震的实时灾情。  相似文献   

6.
郭亚萍 《今传媒》2014,(6):55-56
灾难事件因其突发性、重要性和冲击性等特点使得灾难报道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电视媒体在直播报道灾难新闻时更加强调真实、客观、理性和专业精神。我国的电视媒体在报道突发灾难事故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雅安地震期间电视媒体的直播报道为例,分析了我国电视媒体灾难报道的痼疾,并强调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四川省雅安巿芦山县发生里氏7级地震(以下简称"雅安地震")。8点02分53秒,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出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的第一条微博。在随后的数小时内,以最新灾情、安全提示、求助呼吁等为主要内容的地震微博在网络空间急剧增长,让更多的人短时间内迅速获知了雅安地震的实时灾情。  相似文献   

8.
2013年4月20日上午8点02分,四川省雅安芦山县发生7级地震。突如其来的地震震碎了这座风景秀丽的城市。8点02分53秒,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出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的第一条微博,发出求救信号;雅安电视台女主持来不及换下婚纱,赶到第一线播报灾情;《第一财经》的男主持人在播报雅安地震时哽咽落泪;各大报纸把灾区的惊慌、恐惧、悲伤、  相似文献   

9.
四川雅安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快速反应,紧急启动应急预案,进行了持续九天九夜的《"4.20"芦山地震特别直播》。在应急直播中,新闻频率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紧急发布权威信息,独家抢播李克强总理声音,科学编排直播节目为灾区人民服务、为抗震救灾服务,成为四川广播电视台应急广播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10.
最近,新闻出版总署下发通知,要求各新闻出版单位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通知主要内容如下:一、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生命。报刊出版单位要完善新闻采编管理制度,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全面、客观、公正。新闻机构及其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应坚持  相似文献   

11.
辰目 《传媒》2013,(6):1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社会化媒体的资料接触的比较多。《光明日报》发表长篇文章谈到自助出版对传统编辑工作的挤压现象。《中国新闻出版报》载文讲"微博有资格登上新闻评奖殿堂",报道了河南决定把微博平台纳入到明年的新闻评奖序列中来,该报还载文主张"从社交媒体‘寻宝’也须有度",列举了一些社交媒体有意无意地发表不真实消息的情形。一些颇有主流媒体管理运作经  相似文献   

12.
坚持新闻真实性,要运用辩证法,力求做到新闻本质的真实,全局的真实、历史的真实。 现实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 现实生活中,有的现象往往给人们以假象,是某一本质的歪曲反映或虚假现象。 某报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某厂建房100间,分房领导不沾边”。一时该厂职工哗然,说这篇新闻是失实的报道。后经调查,该厂建房100间,领导确实没有沾边,原来,书记、厂长都已住上宽敞的住宅楼,不是领导不想要,而是领导不需要。这篇旨在反映书记、厂长高风格的报道当然是失实的了。它告诉我们,有些新闻现象真实,本质未必真实。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确保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相  相似文献   

13.
祭日未临,又蒙新殇。尽管有着"熊猫首都,生态天堂"的美誉,但雅安这座宁静秀丽的城市,在最近五年都遭受了太多的苦难。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雅安全市遭受重创。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特大地震。雅安土地再遭流血之痛,芦山、宝兴、天全、荥经、雨城、名山、石棉、汉源六县二区无一幸免。作为当地主流媒体,雅安日报传媒集团见证了雅安这五年的起起落落,从受灾到重建,从重建到再度受灾。作为当地媒体人,雅安日报传媒集  相似文献   

14.
与五年前的四川汶川地震相比,今年4月20日发生的四川雅安芦山地震中,媒体的表现有了明显进步,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所产生的巨大效应是这一进步中尤其引人瞩目的亮点。在各类媒体将记者紧急派往地震灾区的同时,媒体的官方微博、移动新闻客户端、微信公共账号等新媒体形态的产品也频频推出,发挥各自的能量。借助社会化媒体的平台,编辑记者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创造出了更丰富的内容、更多元的视角和更具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可以说,雅安地震不仅是对中国社会危机应对和政府管理的一次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市报人》2013,(7):47-47
各会员单位: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向灾区群众伸出援助之手。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的众多会员报社也迅速行动,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通过多种方式,高度关切,竭力支持雅安地震灾区抗震救灾。雅安有灾,中国有爱。为帮助雅安地震灾区人民渡过难关,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在此,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向各会员单位发出以下倡议: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4月20日8点零2分,四川省雅安巿芦山县发生里氏7级特大地震。8点37分,@头条新闻微博发出第一条播报地震的微博。上午11点,@央视新闻通过微博播报地震伤亡人数,该条微博一小时后被转发5000次。四川当地媒体@四川日报在微博及时发布灾区  相似文献   

17.
李义菲 《新闻世界》2013,(6):319-320
4·20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媒体第一时间向社会报道了灾情。但部分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片面追求报道速度或为吸引受众眼球而降低要求,在采访中忽视受难者的感受、伤害他们的感情,导致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王世诚 《青年记者》2012,(24):40-41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媒体立命的根本、立信的根本。媒体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把坚持新闻真实性放在新闻工作的首位,把坚持新闻真实性作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第一行为准则。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首先应该从新闻的源头——新闻采访抓起,与其等量齐观的是,新闻把关在坚持新闻真  相似文献   

19.
新闻真实是新闻领域的基本问题,新闻真实的实现是新闻活动中具有全局意义的问题,报道真实的实现则是新闻传播中的关键问题.新兴技术造成的新的媒介生态结构、新的媒介环境,使得报道真实的实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现象、新问题.大众化、公共化多元新闻传播主体的形成,促使新闻真实实现的观念与真实实现的方式都在发生结构性的变革.本文将对这种结构性的变化及其影响作出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4月20日上午8点02分,四川省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四川!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的脑子里闪现出一连串的问号:处于震区的会员报社四川雅安日报社怎样?报社的同仁们可安好?雅安周边那些经受过汶川地震刚复苏不久的报社可安好?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作为一个拥有300多家会员单位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