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09,(34):18-19
虔诚者 9月4日,巴勒斯坦穆斯林信徒冲过以色列西岸检查站。进入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做斋月祈祷。  相似文献   

2.
哭墙广场戒备森严,内外都有荷枪实弹的以色列军警层层把守。这里对游客自由开放,却禁止穆斯林入内。徘徊在广场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前方矗立着的两座庄严的清真寺;转几个弯,又能遇上基督教圣墓大教堂……这就是为信仰而生的耶路撒冷,也是叫人爱恨交加的耶路撒冷  相似文献   

3.
3月2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座什叶派穆斯林清真寺发生4次爆炸,至少75人死亡,约100人受伤。几乎在同一时间什叶派穆斯林圣城卡尔巴拉发生至少9次爆炸,造成至少70人丧生。 据报道,当时数万名什叶派穆斯林正在庆祝传统节  相似文献   

4.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13,(14):24-27
葬礼4月12日,耶路撒冷,狂热的犹太人在沙斯党精神领袖拉比·尤塞夫的葬礼上聚集。沙斯党是以色列右冀政党,持激进的反巴勒斯坦主张。  相似文献   

5.
杰出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手稿3月7日在耶路撒冷展出,这是手稿全本首次公开亮相。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手稿全本共46页,现保存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阿尔伯特.  相似文献   

6.
杰出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手稿7日在耶路撒冷展出,这是手稿全本首次公开亮相。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手稿全本共46页,是爱因斯坦于1916年用德语写下  相似文献   

7.
2005年2月13日至18日,为了对国际书业的营销增加一些感性认识,公司派我考察了第22届耶路撒冷国际书展。耶路撒冷国际书展创办于1963年,是重要国际书展之一。本次书展在耶路撒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参展的出版商约有100多家。但对于多次参加北京国际书展的我来说,本次书展给人的感觉还是略显冷清,也显示了国际经济里的一种印象:最红火的市场在中国。 巴以局势的不稳定显然影响了本次书展,在进入书展大厅时,必须接受严格的检查,保安部门担心我们会随身携带枪支。书展大厅内根本没有国内书展时人头攒动的热火情景,大厅里冷冷清清的。由于国内出版商没有参加本次书展,所以整个展会上很少看到中国的图书信息。  相似文献   

8.
八面来风     
《档案天地》2010,(4):63-63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手稿在耶路撒冷展出 杰出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手稿近日在耶路撒冷展出。这是手稿全本首次公开亮相。  相似文献   

9.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14,(29):16-19
懵懂 7月29日开斋节,印度新德里贾玛清真寺,年幼的穆斯林小女孩忍不住在节日仪式上打哈欠。  相似文献   

10.
环球速览     
印度政府谈判代表和克什米尔地区一个主要的穆斯林游击队——真主穆斯林游击队8月3日举行正式会谈。这是印度政府与克什米尔武装组织的首次正式停火谈判。该穆斯林游击队在上周末宣布单方面停火,这是他们十年来首次宣布停火。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的军人执政者穆沙拉夫将军再次建议和印度就克什米尔问题举行会谈,他说停火为印巴解决争端提供了机会。该地区人普遍认为只有巴基斯坦作  相似文献   

11.
初夏时节,人民日报社新闻代表团一行访问了以色列。其间,代表团走访了《耶路撒冷邮报》,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感受《耶路撒冷邮报》的"小气"  相似文献   

12.
4月21日,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印度教教徒和当地穆斯林之间又爆发的大规模骚  相似文献   

13.
图说     
《大观周刊》2010,(45):4-5
倒立的“耶路撒冷” “倒立的耶路撒冷”雕塑出自世界著名雕塑家阿尼什·卡普尔之手。放置于以色列博物馆院内高处的这件漏斗形的镜面雕塑能“收纳”周围景色。  相似文献   

14.
尽管城外战火纷飞,但耶路撒冷在我的记忆中仍然是一座别样的"和平之都"有人出书把耶路撒冷收入一生必须要去的35个地方之一。我认同这个观点。甚至在想,把这座城市当作一生要去的10个地方之一也不为过。宗教古籍《塔木德》曾经这样形容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城。  相似文献   

15.
隔离的和平     
美国国务卿克里最新提出将耶路撒冷按种族成分一分为二的计划,这是以色列避免经济和政治崩溃、让该市成为合法的国际管辖首都的最后机会。放弃“统一的”耶路撒冷是保证耶路撒;令“永久”地位的唯一办法  相似文献   

16.
笔者曾应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杜鲁门研究所的邀请,前去从事学术研究,特别是上海犹太人历史的研究,在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各住过一个月.现就在耶路撒冷的所见所闻,配以照片,写成下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媒眼     
美国:对穆斯林的敌意 英国《经济学家》(8月1日) 现在舆论开始希望美国政府表现出对人性的尊重。甚至许多美国人,也开始不满布什迟钝而顽固地要铲除掉萨达姆的要求,认为这样的做法在“9·11”之后只会使穆斯林更加确信美国的敌意,美国也需要遵守规则。  相似文献   

18.
三闯希布伦     
希布伦屠杀事件是在中东和平进程即将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前奏阶段出人意料地发生的。1994年3月25日清晨,居住在以色列境内被占巴勒斯坦领土城市希布伦的阿拉伯穆斯林聚集到该城著名的伊斯兰教清真寺做礼拜,这次礼拜适逢斋月期间,因此,虔诚的穆斯林们对这天异常重视。就在教徒们全神贯注地跪拜安拉的一刻,惨祸从天而降。一名旅居美国的激进组织的犹太人,端着压满子弹的自动步枪,突然闯进清真寺,从人群背后,向手无寸铁的穆斯林们抠动扳机,顿时,枪声和惨叫淹没了一切……事后统计,共有四十余名无辜的穆斯林遇难身亡,伤者不计其数,凶手被随后赶  相似文献   

19.
1993年3月     
1日中央编译局成立40周年庆祝会在北京举行。江泽民、杨尚昆、李鹏题词勉励编译局广大同志做好马列著作的编译工作。 2日-4日新闻出版署直属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在上海举行。 3日《耶路撒冷之歌》中译本首发式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首次出版当代希伯来诗歌作品集,也是中以建交以来文化出版领域的首次合作。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以色列出版业主要集中在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特拉维夫新闻出版业较为发达,全国有36种日报,1152种期刊.同时,这里还有重要的国际书展之一--耶路撒冷国际书展.本文系作者到访特拉维夫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