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其 《青年记者》2010,(9):96-96
近些年,两会新闻出现了“抓大放小”的现象:全国两会报道,热闹异常,新闻不断,雷语不断;而省市两会报道,官气有余新闻不足,和谐有余火辣不足。究其原因,其实与舆论监督“灯下黑”是一样的。全国的事,外地的事,大报特报大批特批;而本地的事,则“家丑不外扬”,想扬也障碍重重、顾虑重重。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两会新闻出现了"抓大放小"的现象:全国两会报道,热闹异常,新闻不断,雷语不断;而省市两会报道,官气有余新闻不足,和谐有余火辣不足.究其原因,其实与舆论监督"灯下黑"是一样的.全国的事,外地的事,大报特报大批特批;而本地的事,则"家丑不外扬",想扬也障碍重重、顾虑重重.其实,媒体面对的主要是本地公众,本该更关注本地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出版的《老年日报》2004年3月18日“红叶”专栏刊《抒怀》诗:“人生七十古来稀,我把古稀当孩啼。不断奉献不畏苦,珍惜今天好时机。”作者是在抒发胸怀,虽然年届七十,但不言老、不服老,还要不断奉献。遗憾的是第二句中的“孩啼”错了,应该是“孩提”。  相似文献   

4.
王艾 《出版参考》2010,(13):27-27
近几年,国际出版交流不断增多,我国出版人通过国际书展、版权贸易等渠道接触到了大量国外出版产品,逐渐意识到了我们的产品在内容架构和表现形式上与国际市场主流产品间的差异性,更在不断合作与探索中从以往的“原封不动卖版权”逐步过渡到“专项策划走出去”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新闻战线》今年第七期刊登了温风同志的《真的“不断”吗?》一文。作者认为,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开幕式的掌声》在描写会场气氛时用“不断”一词不妥:如果掌声真的不断,怎么能作报告和听报告?于是,作者断定“不断”这个说法即使“不是套话”,至少也算是“过头话”。对此,我不敢苟同。“不断”是合成词,其意义不等于几个词  相似文献   

6.
《新闻导刊》2008,(2):24
在报纸版面设计中,应将版面"动""静"结合,相得益彰。一、版面的"动",是指版面要不断变化。变化不是内容上的而是形式上的。有的编辑把版面的形式比做产品的包装,这种比喻是对的。商品的包装在吸引消费者的时候。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换脸"。同一种产品,在两三个月里就换一次脸,  相似文献   

7.
《新闻前哨》2011,(2):7-7
张忠民、阳欣哲、张国良在2010年第12期《新闻记者》上撰文说,“媒介”、“媒体”、“传媒”三词在使用中常常混淆不清。但也有一定的区别。研究发现,随着我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媒介”、“媒体”、  相似文献   

8.
有的出版社甚至甘心沦为民营书商的“编辑部门”,甚至有的社年销售额的近一半是通过民营书商来实现的,参与其中的出版社往往还美其名曰“合作渠道不断拓展”,真是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9.
这是个老掉牙的话题,又是个要不断补充的话题。说它是老掉牙的话题,是因为有些人早就对此有了界定,说"电视文化是娱乐文化","电视文化是消遣文化","电视文化是快餐文化",甚至有些文化人煞有介事地说"电视你还要糟蹋什么"!"文学千万别嫁给电视"等。说它是个要不断补充的话题,是因为它在各个领域区别、彰显、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新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央提出走转改以来,各个单位在连续几个月里动作都很快,积极组织记者下基层,出专栏专版,确实也刊发了一批有质量有影响的作品。李长春同志最近对这个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作了批示,强调要不断深化、持之以恒、务求实效。我觉得这12个字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走  相似文献   

11.
周玲 《新闻传播》2012,(2):34-36
网络社会不断发展,麦克卢汉的语言"地球村"似乎已经变成现实,然而福柯对于"全景监狱"的描述又成为人们对网络社会的一个担心。到底哪一种是现实,还是兼而有之?本文试图通过对理论和现实的比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综艺节目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综艺"编导"的职能范围不断被细分,由此出现了"编剧"。现在各个综艺节目的发展都会有很多名"编剧"共同参与节目创作,不断地促进综艺节目制作水准的提升。传统综艺"编导"与新兴综艺"编剧"之间存在着很深的关联,二者之间的工作有很多的共同之处,但是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在研究和部署“西部大开发”报道时,我们要自觉地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把握舆论引导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影视作品也相应地受到感染,不断追求着“自由和解放”.但是,大部分的影视创作人员似乎是把这“自由和解放”仅仅理解为是在两性尺度方面.综观国产影视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很少没有男女演员亲密的镜头的.似乎缺少了这些“激情戏”,这部剧就不是完整的作品,电影就无法冲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些作品仅仅追求给现代人制造感官刺激,崇高的意蕴,自然是荡然无存了.  相似文献   

15.
近年一家专门研究出版问题的科研机构依据自己的调查提出所谓"国民阅读率不断下降"的结论,引起业内业外人士的一片恐慌。其实,出版业颇有些为自己树"假想  相似文献   

16.
文字的变化是文字的生命。《文心雕龙·通变》篇中说:“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这就说明了只有变、才能新的道理。人们应该不断地推陈出新,着意创新,才能克服语言文字程式化的毛病。  相似文献   

17.
周克华被击毙多天,网络上却不断出现其"复活"的谣传,还有网友质疑周克华的死是自杀而非被击毙,并进行了详细分析,也有网友声称被击毙的不是周克华而是一便衣警察,并展示所谓的"证据"……除了这些,  相似文献   

18.
当前,媒体舆论监督的锋芒涉及公共利益、触及公共政策,监督层次不断拓展,力度和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舆论监督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之网络媒体迅速崛起,以其即时性、广泛性和互动性,对传  相似文献   

19.
《半岛晨报》是辽宁日报报业集团创办的一张子报,创办3年,发行量就达30万份,广告收入近亿元。一张新报纸的成功在版面上必须做到“新”、“细”、“画”。 一、围绕“新”字,不断变换,创造新鲜感。 新闻以新为贵。围绕“新”字做文章,不断追求新意是都市报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家家报纸花样百出,创新成了大家抢占市场的有力武器。《半岛晨报》独辟蹊径,做足自己的“新”字文章。  相似文献   

20.
2009年4月,玉环新闻网开通"科学发展民情直通车",在群众和党委、政府之间建立了沟通思想、解决问题、促进互信的快车道。开通2个月就解决了群众反映的60多个问题,群众好评不断,网友跟帖异常活跃,新华社等多家媒体相继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