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晚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地投身于抗震救灾的报道之中,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做到“在灾难面前张扬人性,在死亡面前传递坚强,在困难面前传递力量”,在报道进程中坚守“一观”;彰显“两心”:构筑“三力”,体现出媒体的情怀与担当。  相似文献   

2.
陈勇 《新闻前哨》2013,(7):41-42
"中三角"系列报道是我省近年来规模最大的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从2012年初的《风起中三角》到2013年初的《逐梦第四极》,湖北日报"中三角"报道组都非常重视图片策划、采集和使用,不仅配备了专职的摄影记者,而且首次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配备了负责图片统筹的图片编辑,让专业人做专业事,负责对"中三角"系列特刊和专著使用影像进行组纵、策划和把关.取得了明最的效果,真正实现了图文并茂.增强了报道的可读性、可视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到目前为止,我国新闻理论界对新闻概念外延的理解,往往局限于“事”的范围之内,很少涉及到非事件领域。陆彩荣在1992年《新闻战线》第11期上发表的《新闻的新进击》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新闻业在报道社会变化的同时,承担了‘传播新观念’的历史任务。正是在这传播新观念的过程中,中国新闻更深入地参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在整个改革开放大业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试想:机遇意识、效益效率、价值积累、创新开拓、  相似文献   

4.
到目前为止,我国新闻理论界对新闻概念外延的理解,往往局限于“事”的范围之内,很少涉及到非事件领域。陆彩荣在1992年《新闻战线》第11期上发表的《新闻的新进击》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新闻业在报道社会变化的同时,承担了‘传播新观念’的历史任务。正是在这传播新观念的过程中,中国新闻更深入地参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在整个改革开放大业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试想:机遇意识、效益效率、价值积累、创新开拓、  相似文献   

5.
《湖北日报》和《长江日报》分属湖北省委机关报和武汉市委机关报,其发行量是省内其它媒介的排头兵。艾滋病作为一个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对其的报道反映出政府对艾滋病的态度、政策变化进程和契合程度。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分析了2006—2015年10年间湖北两大机关报《湖北日报》和《长江日报》报道艾滋病的"框架情况",探究作为舆论的重要阵地,党报媒体在传播艾滋病相关信息中应该发挥怎样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6.
说说深度报道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深度报道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全息摄影”式报道的名义崛起。80年代以《关广梅现象》、《鲁布革冲击》、《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西部地区贫困探源》、《命运备忘录》、关于大兴安岭森林大火的《红色的警告》、《绿色的悲哀》和《黑色的咏叹》报道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深度报道开始出现。它们采用立体化的手法,全方位多层次地思考、解剖新闻事实,极大地突破了因袭多年的平面化、简单化、两级化的新闻思维习惯,确立了辩证的新闻报道的方法。相对于以往的公报式新闻、图解政策式新闻,它们具有重大的革命性意义,为我国新时期新闻改革的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所属湖北特别书局有限公司成立一年多来,坚持"打造荆楚时政、党政、宣教图书出版品牌"理念,这一特点随着不久前出版的《风起中三角》一书被湖北省委省政府作为礼品书赠送给全国两会而更加凸显。截至4月底,除《风起中三角》外,特别书局已出版《荆楚腾飞》、《燃烧激情跨越发展》、《构建中部支点》、《"韧书记"严大平》、《党旗颂》、《垄上行》、《出丹江记》、《凤还楚天》、《文化鄂军》、《扬帆》、《征程》等,发行量20余万册,码洋2000万元。一、三天出版凸显品牌优势2月29日下午4点,特别书局接到集团领导指令,派精兵强将参与《风起中三角》图书出版工作,将《湖北日报》中三角报道内容整理成书,在全国两会期间将图书送到北京。整个编校、排版、书号申领、印刷、配送,只有短短7天时间。书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美国新闻界极为重视我六中全会的召开,报纸、通讯社、电台均迅速地加以报道。《纽约时报》是美国主要报纸之一,在美国和国际有较大影响。该报十分重视这一划时代的历史事件,显著地、连续地报道了六中全会决议和胡耀邦主席讲话。现将《纽约时报》的报道和版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河北日报》1996年9月份改版以来,《河北日报》上了许多重头稿件,其中影响较大的《再探两环》的系列报道立意高、涉及面广,对于我省的两环地域优势做了全方位的挖掘,堪称深度报道与宏观思维的成功尝试,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再探两环》运用宏观思维和大综合的手法,全方位地开掘和反映现实生活,突出地表现了深度报道的特点。一、主体思维具有立体性。在报道中,记者运用立体思维方式,对报道对象作了立体的、动态的、全方位的和能动的反  相似文献   

10.
海宁市广播电视台的广播对农节目《阿林哥话小康》从早年的《阿林哥谈生产》发展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2003年改版为《阿林哥话小康》。阿林哥栏目长年立足三农,采用生动活泼的对话形式,深入浅出地传达党的政策,报道农村工作动态,宣传农村新人新事,传递实用信息,深受广大农村听众欢迎,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专家的肯定。然而近年来,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和以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为代表的多媒体的兴起,广播  相似文献   

11.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来,诸多热点问题影响着中日关系的发展。对中日热点问题展开比较研究,有助于我国正确把握矛盾,增进两国睦邻友好。为此,通过两国主流报纸对特定热点问题的报道,考察双边认知,具有可行性。在研究媒体的选取上,我国的《人民日报》和日本的《朝日新闻》对中日关系的相关报道具有可比性和分析价值;在分析案例的选取上,历史认知问题和竞合关系问题尤为突出;在时间范围的选取上,2001年以来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具有典型性和全面性;在样本单元的选取上,着重从《人民日报》和《朝日新闻》的文章中搜索关键词,对比报道数量差异和报道走势,总结中日的认知偏差;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损失惨重,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此次地震报道,其信息发布之快,内容之全面,是历史上少见的。在众多媒体中,《南方周末》仍沿袭“深度”的报道特质,并在强大的关怀情绪下给受众以理性的思考,这是十分难得的,现对《南方周末》5月15日号外和22日两期的整合报道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3.
广播新闻报道中 ,以历史题材为主要内容的报道近年来大量出现 ,且每每引起较大反响 ,屡屡在国家级的新闻评选中获奖。这里 ,先简单列举 :例如 :《烈士陵园被冷落引发的思考》、《中华英模》、《警报 ,不忘“9.18”》、《让历史告诉我们》、《英雄 ,魂兮归来》、《重唱创业歌》、《民族正气歌》、《甲午百年》、《从雷锋到徐洪刚》、《让历史说话 ,让档案作证》、《老将军话抗战》、《历史不会忘记》、《来自鲁讯故居的呐喊》。从以上列举中 ,可以看出 ,这些报道都有个共同特点 ,或以历史的人、事、遗迹为线索 ,或大量采用历史资料 ,甚至…  相似文献   

14.
张海宁 《青年记者》2007,(14):102-103
客观地说,较之灾难报道的惊心动魄和主旋律事件的激人奋进,全国“两会”报道是比较难做好的报道类型。如何在持续十几天的会议中找到报道的亮点,并以受众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开来?在2007年的诸多“两会”报道中,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360°》的《两会全观察》和经济频道的《两会接力战》给观众带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在细细品味的过程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加强新农村建设已成为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历史任务,作为新闻媒体,《伊犁日报》从去年以来,不断探索新农村建设报道的新途径,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新农村建设报道工作,用"三贴近"新闻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6.
议程设置是传播效果研究领域的经典理论。研究学者发现,传媒议程在影响公众议程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充分运用议程设置功能,可更好地实现媒介的舆论引导功能。引申出的研究认为,议程设置可分为政策议程、媒体议程与公众议程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又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两次参与中三角报道,我一直关注其媒介传播效果。可以发现,在中三角报道中,能清晰地理出一条从媒体议程、公众议程和政策议程的叠加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记录历史的进程中,人物报道作为新闻报道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意义和作用重大。由于改革浪潮和平民化思潮的冲击,曾经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和媒体格局有所转变,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越来越难以像以前一样产生轰动效应。与此同时,非典型人物报道愈来愈被重视。《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中的人物通讯作为非典型人物通讯的代表之一,以其用精彩故事承载人物、突出表现人物个性、在场景中刻画人物等写作手法,在社会转型期的剧烈变化中,通过普通百姓"不普通"的命运来反映人性的真善美及社会变迁,赢得了受众的青睐和赞誉。作为长期供职于《中国青年报》的一名记者,笔者长期学习和研究《冰点周刊》的人物通讯,并在编辑指导下采写了一些人物通讯。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学习体会和采写感悟,浅谈非典型人物通讯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8.
湖北日报先后于2012年、2013年年初推出的"构建中三角打造新引擎"和"构建中三角打造第四极"系列报道,系统、全面、深入地反映了湘鄂赣三省抢抓机遇,勇担重任,携手构建中三角,推动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共同打造中国新经济增长极的宏大行动。两组系列报道结集出版的书送到两会代表手中,被称之为具有"国家高度、全球视野",站位高、立意深、视野广、气势大,深刻耐读,前瞻性、启发性强的资政佳作。这两组重大主题策划报道,不仅在弘扬主旋律、  相似文献   

19.
贺锡翔 《新闻记者》2002,(11):48-49
一虽然美国大量地方性报纸都设有全国性内容的版面 ,但只有《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今日美国》拥有足够的资金全方位展开全国性报道。这三大报本来具有各自不同的定位、读者和广告客户 ,但在开展全国性报道竞争中却趋于一致了。《纽约时报》对它在美国东海岸拥有最多读者和广告客户的情况已不满足 ,开始野心勃勃地进行全国性扩张 ;《华尔街日报》则刚刚花费了昂贵的代价重新设计版面和重新定位读者。这两家报纸无奈地承认 :他们的所有努力使得两家报纸都有点像《今日美国》了。美国三大报的激烈竞争还表现在广告价格上。《今日美国…  相似文献   

20.
解读《南方日报》两会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新闻实践》2005,(4):17-18
《南方日报》对今年全国两会报道高度重视,派出8名记者赴京,是历史上规模最大、阵容最整齐的一次。8人中有做时政新闻的,有做文化新闻的,有做经济新闻的,还有摄影记者和评论员; 每天都从不同角度大篇幅地报道两会,还配发相关评论。《南方日报》在两会期间共发稿300多条,50多个版,采访代表、委员141人次,使整个两会报道气势恢弘、富有特色。1、注重媒体和受众的互动《南方日报》此次的两会报道注意加强了与受众的互动,在每天的两会特别报道里都刊登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