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电视民生新闻在传播意识上出现了一些误区。电视民生新闻要拓宽报道对象,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品格,正确行使舆论监督职责,肩负起媒体舆论导向的责任,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
韩雅冬 《视听界》2010,(2):103-103
一.民生新闻的误区 1.对民生新闻的认识存在误区。一些民生新闻采编人员视野狭窄,眼睛只盯着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像交通肇事、打架斗殴、偷窃行骗、房屋漏水等边缘化新闻。  相似文献   

3.
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误区自从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播后,全国许多电视媒体纷纷开办了民生新闻栏目,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民生新闻热”,收视率高,老百姓很喜爱。但从目前电视民生新闻的实践来看,还存在一些传播误区,产生了不良的传播效果。传播内容:量多而质乏电视民生新闻的  相似文献   

4.
避免电视“民生新闻”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猛 《新闻前哨》2005,(11):52-53
当下,在《南京零距离》等成功“民生新闻”电视栏目的影响下,国内一些省市电视台掀起了大办“民生新闻”电视节目的热潮,似乎这是省市电视台在央视媒体、香港媒体对主流新闻和国际新闻统治力加大的情况下,与之对抗,寻找出路的良方。无疑,办“民生新闻”电视节目,立足本地,盘活地方新闻资源,的确是当前省市电视台实现战略突围比较现实的做法,但是,纵观目前“民生新闻”电视节目的现实表现,也存在一些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的快速发展使一些业界人士陷入民生新闻是提高收视率和发行量的“撒手锏“的误区。一方面部分媒体过分强调民生新闻的“软化“,让一些格调低下的花边新闻、隐私新闻大行其道,使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走向低俗化;另一方面民生新闻极端的时效追求,致使新闻报道浮于表面,  相似文献   

6.
电视民生新闻如何走出误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晓婷  罗忆 《东南传播》2010,(11):85-86
2002年以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电视民生新闻风起云涌,形成了遍及全国的电视民生新闻浪潮。电视民生新闻的成功毋庸置疑,它已成为一些地方电视台提高收视率的杀手锏,唤起了公众看电视的巨大热情,然而。在如火如荼的收视高峰背后,电视民生新闻也走入了某些误区:内容琐碎化、低俗化;局限于事件表面、缺乏深度等。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现今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误区以及如何走出这些误区。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全国各地的电视媒体涌现出了越来越多以平民视角出发,关注平民百姓日常生活,关注百姓生存状态的电视新闻,即民生新闻。由于民生新闻具有浓厚的本土化特色,因此,这类新闻一经推出,就受到受众特别是当地群众的肯定与好评。与其他新闻节目相比,民生新闻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收视率。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一些民生新闻节目由于在视角、选题、形式等方面存在偏差,运作中已开始陷入一些误区,想要一直保持较高的收视率,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做考虑。  相似文献   

8.
民生新闻所投射出来的人关怀,体现的是新闻传播理念的进步。不过,由于民生新闻在国内还属新生事物,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社会新闻范畴中的民生新闻异军突起,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是在民生新闻栏目持续升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其发展中的一些误区,如果忽视民生新闻中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必然导致一些反理性的思潮泛滥,从而产生不良的后果。事实上,这正是民生新闻节目一味强调所谓民本取向所带来的必然结果。那么,民生新闻的民本取向为什么会带来如此大的悖论呢?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各个地方电视台相继推出了民生新闻类节目,甚至取得了超过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收视效果。但是面对显在或潜在的竞争者,电视民生新闻同质化也日趋严重。笔者认为,要想让电视民生栏目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其栏目内容尤为重要,而决定栏目内容的第一要素就是新闻选题的确定。结合当前电视民生栏目的状况,笔者认为,往往民生新闻陷入泛化误区、民生新闻的声音狭隘就是因为忽略了民生新闻栏目"以民为本以生为纲"的原则;忽略了民生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的误区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秋芬 《新闻窗》2006,(2):58-58
最早的民生新闻诞生于以社会新闻为主导的都市报和晚报中。上世纪90年代后期,它在一些电视新闻栏目中得到重视,但还没有形成规模。2000年左右,它逐渐成为南京电视观众的新宠,并导致南京地区民生新闻大战,继而迅速蔓延全国。然而,在民生新闻栏目持续升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其发展中的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2.
党报把民生新闻作为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来抓,已是大势所趋。何为民生新闻?我国首次出现“民生”的概念是《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生”,指的是老百姓的生计。后来这一概念扩大到生活、生存、生计、生命等。因此。笔者认为。民生新闻,就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其内涵为:以平民为视角,以民生为题材,以民本为取向,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给予关注,其报道代表着老百姓的态度、视野、情怀等。由于党报民生新闻与市场化相伴而来,党报在抓民生新闻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在认识层面、操作层面上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对此,需要引起特别的注意并跳出这些误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民生新闻风行各地,突破传统观念,创新采访方式,给中国电视新闻带来了崭新的气象。然而。兴盛的背后却存在诸多片面而不成熟的发展误区。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一些电视媒体盲目追求收视率和经济效益,民生新闻未来发展瓶颈突出。笔者在梳理电视民生新闻发展遇到的问题的基础上,试探讨基层电视台电视民生新闻理性发展的趋势和路子。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成为国内大众传媒一个突出亮点且"风景这边独好"是不争的事实。但不可否认的是,民生新闻在发展与传播中不自觉地走入了误区,甚至对人们的新闻传播观念形成了一定的误导。本文在注重误区剖析的同时,就如何实现民生新闻的外在与内涵并重提出很多富有建设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张鹏 《新闻世界》2012,(10):55-56
所谓民生新闻,就是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新闻。新闻工作者应反思和校正民生新闻的误区,不断完善与发展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16.
孟建忠 《东南传播》2012,(2):159-161
民生新闻是一种新的新闻传播范式,它的产生适应了时代的要求,也符合国内新闻栏目自身的发展规律。本文在分析电视民生新闻的范式和发展误区的基础上,提出电视民生新闻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和向公共新闻提升的建议和对策,以期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金晓博 《新闻传播》2012,(3):176-177
目前,民生新闻存在着某些传播困境。本文就从民生新闻入手,对当前民生新闻的传播困境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完善策略,一方面希望能够使民生新闻尽快走出传播困境,真正体现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希望以此为基础,抛砖引玉,能够为创造民生新闻收视率的新高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谈谈民生新闻的选题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民生新闻在选题报道中,各地方电视台产生的一些共性的矛盾和问题,以及在报道方法和形式上出现的误区,初步做一些探讨,并探索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电视民生新闻这股潮流实际上是在当前的电视竞争格局和大媒介环境下,地方电视媒体面临巨大压力之下的一种“求生存”策略,“民生新闻”这一概念的实质内涵和精神品格并未得到深入的挖掘,这类新闻至今仍面临着概念上的模糊不清和理念上的误区,因此很容易在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渐行渐远。本文试图对电视民生新闻所标榜的“民生”、“人文关怀”、“三贴近”等概念在当下的本质内涵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20.
刘云 《中国传媒科技》2014,(8):16-16,21
根据长期的电视民生新闻采编实践,对社会上关于民生新闻认识上的不实之辞和误区进行了论述,对民生新闻这一新兴的电视新闻形式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并从四大方面阐述了民生新闻在传播正能量方面的正确做法和产生的积极作用,在民生新闻如何传播正能量方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