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推动文化科学发展,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对公益性文化单位,包括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官、科技馆、群众艺术馆等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改革的方针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政府要增加投入,足额保证经费.单位自己不搞创收,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作出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去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通过深化改革,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更大发展创造条件。大学出版社在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党中央、国务院把公共图书馆界定为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从体制上保障了公共图书馆在未来的稳定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同时提出了“加大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改革方针,为公共图书馆改革创新提供了总体思路。本文结合临沧市公共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与业界共同探讨公共图书馆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视窗·声音     
在谋划改革的过程中,不要简单地把集团化就看做是改革的惟一模式,改革可以搞集团,但改革不等于集团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创新体制。没有体制的创新,单纯去追求集团化,那只是简单的捆绑和“撮大堆”,实际效果也不会好。另外,也不要把机制层面的东西如内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就当作改革的主体和全部内容。公益性文化事业着重要转换机制,而文化产业则要从体制上去突破。体制不行,仅从机制上去做,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也就是说,不能靠机制层面的工作去解决体制的问题。一定要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主体,推动出版、发行单位的改制。对发…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新闻出版业努力确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更多更好的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2003年以来开展的出版发行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单位的积极探索取得了重要进展。以中国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中国科学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等为代表的大型出版和发行试点单位,创新体制,转换机制,增强了活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同时,我们应当…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放到了与文化事业同等重要的位置,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分别提出了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整个文化领域发展思路的新突破。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文化体制的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3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  相似文献   

8.
没有满意的馆员就没有满意的读者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中共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十六字方针,其核心就是改善服务。从中国图书馆的现状而言,改善服务的关键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读者满意的馆员,因为图书馆的服务都是通过馆员面向读者予以体现的。每位馆员的文化科技素质、图书情报专业技能、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服务态度和服务方式等都时刻直接影响着读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找准着力点推进广播影视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一次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相提并论,并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又进一步指出“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  相似文献   

10.
赵金 《青年记者》2007,(23):46-48
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近年来,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观,深化体制改革,创新发展形式,新闻宣传、品牌建设、内部管理、报业经营、队伍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他们的改革探索,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文化体制改革已明确:党报、党刊、时政类报刊以及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实行新的事业体制,由国家重点扶持,切实贯彻“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向社会提供基本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力的实现。我认为,这是少数民族出版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机遇期的到来。实行新的事业体制的出版社,不是由国家包干包净,而是由国家重点扶持,扶持的方式也将是以项目投入为手段,以激发活力为目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少数民族出版单位,在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中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相似文献   

12.
李顺德 《中国出版》2012,(15):18-2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任务,指出"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  相似文献   

13.
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一论点把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提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的部署,为各类报纸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想积极发展新闻出版事业,就必须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以新的眼光、新的思维、新的手法去展示新的世界,去谋求新的发展。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报纸出版大国,但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到了重要位置。胡锦涛同志也多次强调要“根据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2003年,国家图书馆被列为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我馆按照中央对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紧紧围绕事业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李正元 《出版科学》2012,20(6):12-16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将文化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后,人们对何为文化事业、何为文化产业以及二者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尚无定论。理论认识上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搞清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创新工作机制,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这对全国高校出版社来说,是创新机制、完善管理、增强活力、壮大实力,从而更加贴近高教事业、更加贴近图书市场的机遇,也是需要深入探索的新课题,是能否与时俱进、激流勇进、赢得大发展的新挑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高校出版社深化改革、健康发展,尽快提升整体实力,巩固和加强高校出版社在全国…  相似文献   

17.
要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我国文化产业目前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文化体制改革不到位、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备、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不完善、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差等问题。为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观,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提速的背景下,江西省赣州市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的思路,文化产业已经从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进入较快、良性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9.
管洪 《传媒》2013,(1):26-27
党的十八大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并特别指出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加速文化产业发展是提升文化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发展,努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20.
传媒资讯     
《传媒》2003,(8)
中央研究部署文化体制改革 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6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深化体制改革的要求,研究部署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李长春在会议上指出,我们对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要有新突破。要用十六大精神统一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实践,积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