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一期上海的一家周刊在“图片·两人影话”栏目中刊登了幸生、雍和先生写的《选定唐闻生》一文。《选定唐闻生》作为“本期推荐”,上了封面,老总对其特别钟爱可见一斑。然而,这篇文章和“拍摄者手记”,加起来不过数百字,误讹差错却不下十余处。先看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一节:“冀朝铸、王海容、唐闻生、章含之,其中3位女翻译,容貌各异,但衣着都是相仿的。当年黑白电视机还是个稀罕东西,所以也不知道她们衣服颜色的不同以及深浅。她们3位都是齐耳短发,不施粉黛,标准的当年女性打扮。”其实,女翻译只有两位:唐闻生和章含之,王…  相似文献   

2.
她的170万“线民费”创下FBI薪酬最高纪录,她在一夜之问由美国的侨界名人沦为“双重间谍案”嫌犯,她是冷战后集双料问谍和情色间谍于一身的华裔女性;无论从哪方面看,陈文英都是中美第一人。  相似文献   

3.
《档案时空》2005,(1):1-1
她的170万“线民费”创下FBI薪酬最高纪录,她在一夜之间由美国的侨界名人沦为“双重间谍案”嫌犯,她是冷战后集双料间谍和情色间谍于一身的华裔女性……无论从哪方面看,陈文英都是中美第一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男人》(China Men)的作者汤婷婷(Maxine Hong Kingston〕,是70年代以来崛起于美国文坛的一颗新星,这位华裔女作家的作品获得美国大众读者和专业评论家的一致好评,成为美国书市的畅销品,她于1976年出版的《女战士:一个女孩在群鬼中生活的回忆》,获当年“美国国家书评圈奖”,1980年出版的《中国男人》获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国家书评圈奖”,并获“普立兹奖”的提名,1989年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猴行者:他的伪书》获当年“美国笔会小说奖”,根据一些美国文学评论家的意见,汤婷婷的作品是“尚在人世的作家中作品在大学被讲授得最多的一位”。她的《女战士》被许多大学列为大学生必读材料,许多高中也在讲授她的作品。近些年来,她的作品不仅成  相似文献   

5.
刘素静 《新闻天地》2004,(11):10-12
曾几何时,宗毓华也算是美国新闻史中的一颗耀眼的“星”。美国《环球时报》曾报道说,在美国,宗毓华不但成为了最高身价华裔女主播,而且她与沃尔特斯和索耶一起,被称为美国广播公司(ABC)的三大“看家花旦”。她也是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新闻政治与公共政策中心邀请的第一位华人研究员。  相似文献   

6.
国际     
论战美媒体批评“小甜甜”布兰妮歌艺差 美国发行量第一的《今日美国报》最近给了十六岁女歌星“小甜甜”布兰妮一个封号,称她充其量不过是“全世界最幸运的卡拉OK歌手”,结果这篇报道引来布兰妮歌迷的反弹与摇滚歌迷的笔仗。  相似文献   

7.
每个星期日晚上,人们都会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电视新闻节目中,看见一位端庄、明丽的华裔女士。她乌黑的秀发,一张红润的脸,杏眼里洋溢着智慧之光。她以庄重大方、朴实自然、平易近人的气质,深深地打动了观众。她就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在电视台向全美广播新闻的华裔女性——宗毓华。1974年她被评选为“全美十大杰出妇女”之一、誉为美国广播电视“三朵华裔金花”之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1990年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为当年美国“最杰出人士”之一、“1990年最杰出的专题新闻报道员”。  相似文献   

8.
界定“新闻”和“宣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闻宣传艺术谈”的开篇,有必要对“新闻”和“宣传”作若干界定。 让我们一起读西方记者笔下的这条新闻: 她早在1899年就从现在被称为南斯拉夫的那个地方来到了美国。然而,直到几个月前,玛丽·马尔维奇才成为美国公民。昨天,这位107岁的老人——一位煤矿工人的遗孀——投下了有生以来的第一票。她是被人用直背轮椅推到费尔蒙投票站的。 五六个前来投票的人向她表示良好的祝愿。老太太坐骨有病,无法自己走进马里昂县政府办公处。她的女儿贝蒂·尼科斯拉蒂代她在选票上作了记号,说:“她简直高兴死了。”  相似文献   

9.
方正 《兰台内外》2010,(6):12-13
两岸历史教科书都曾部分“残缺” 8月1日,台湾作家龙应台应邀在北京大学发表了她有关“中国梦”的演讲,她说:“1975年,我23岁,到美国去读书,每天泡在图书馆里,除了功课之外,有机会就去读一些中国近代史的书。”结果,龙应台“第一次读到国共内战的部分,第一次知道1927年国民党对共产党员的杀戮,  相似文献   

10.
海伦·托马斯是美国新闻界一位引人注目的女性。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庞大的随行记者团中,她是唯一的女士;在白宫的总统记者招待会结束时,也通常由她站起来说:“谢谢,总统先生”,美国1976年的世界年鉴曾把她选为美国25名最有影响的妇女之一;她是美国大通讯社中担任白宫分社社长职务的第一位女性。海伦·托马斯1920年8月4日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的温彻斯特,在美国第二大城市底特律长大,曾就读于韦恩州立大学。1943年,她进入合众国际社当了  相似文献   

11.
海伦·托马斯是美国新闻界一位引人注目的女性。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庞大的随行记者团中,她是唯一的女士;在白宫的总统记者招待会结束时,也通常由她站起来说:“谢谢,总统先生”;美国1976年的世界年鉴曾把她选为美国25名最有影响的妇女之一;她是美国大通讯社中担任白宫分社社长职务的第一位女性。海伦·托马斯1920年8月4日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的温彻斯特,在美国第二大城市底特律长大,曾就读于韦恩州立大学。1943年,她进入合众国际社当了  相似文献   

12.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3,(27):10-10
“她是一名好演员,能够很好地吸引观众。” 美国第一夫人劳拉·布什最近频频抛头露面,为布什筹措竞选经费,一位共和党高级官员称,第一夫人劳拉在总统大选中所起的作用仅次于副总统切尼。  相似文献   

13.
1982年,美国的《迈阿密先驱报》和加拿大的《麦克莱恩杂志》报道了她和她主持的北京晚报《家》专栏,称她为“中国的安·兰德斯”和“亲爱的艾贝”。安·兰德斯是美国著名的女专栏作家,以主持报刊的恋爱及家庭生活专栏而广为人知,许多人写信向她请教时,常以“亲爱的艾贝”开头。在美国,在西方,安·兰德斯是一位名人,在中国,她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电视史上,芭芭拉·沃尔特丝是位首开访问名流之风的人物,而且是第一个获得百万美元薪酬的超级巨星。美国人把这位纵横荧屏30多年的女性称作是美国电视“第一夫人”。主持《今天》出人头地身为美国有名的夜总会的老板之女,沃尔特丝是在娱乐节目明星圈中长大的。从小,她就希望将来自己能够出人头地,影响美国人的生活。1954年,沃尔特丝毕业于萨拉·劳伦斯学院。当时,她的最大愿望是成为一名女演员。因此,她奔走于各娱乐公司、夜总会。但  相似文献   

15.
陈姿艳老师是一位凡受过她教育的学生都对她怀有十分崇敬之心的老师。这是因为她有一颗高尚而又体贴爱护学生之心,她在执教中无论是教育法或是心理学各方面都是超群的,凡受教于她的学生都深切地感受到她人格的魅力、尊长的慈爱、长者的关怀。有件事我终生难忘:我就读的小学是比较差的一所学校,父母的文化程度也不高,自己又是个贪玩的孩子。1949年夏幸运地考入“沪江附中”,当时英语教学采用“直接法”,老师上课如同美国学校的“语文课”———完全用英文,要求学生也是在上课时不讲一句中文,连点名时的回答也不能说“到”。第一学期的英语课…  相似文献   

16.
龙应台 《出版参考》2005,(12):21-22
在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对“全球化”第一次发生“戒心”是在一九七五年刚到美国时。在台湾读大学时,教英语的美国教师会要求每一个学生选一个英文名字,因为她可记不得几十个中文名字。于是一整班的学生都变成了Dick,Tom,Harry;我的名字叫“Shirley”。到了美国,我开始教美国学生英文写作。面对二三十个美国学生,很难记得谁是谁,我花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把人名和脸相配起来,认得了。于是我回想,为什么教我的老师没坐下来花时间,把我们的中文名字记住,反而让五十个人都为她的方便而改名呢?  相似文献   

17.
美国高考注重全面发展美国的高中学制是4年,考大学不是单凭高考的“高分”,而是靠这4年各科期评成绩平均分必须在“B”(良好)以上,才能被本科大学和社区学院录取。所以在美国,凡是想申请上大学的高中学生,从跨入高中校门的第一个学期的第一门课开始,就拉开了“考”大学的序幕。美国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平时成绩和各种考试之外,美国高中生要想考上自己渴望的大学,还要与众不同的推荐信。这封由老师或社会组织负责人撰写的信,不再重复该学生的学校学习成绩数据,而是用生动的事实,向该生报考的大学讲述他(她)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活…  相似文献   

18.
今年九月十七日,美国中文报纸《国际日报》发行人李亚频驱车离开台北市,前往高雄市。刚到台北市郊区,尾随已久的台湾警备总司令部的车抢上去,拦住她的车,逮捕了她。而十天后,“警总”又将她“开释”。这一捉一放,颇使人玩味。李亚频已定居美国多年。她虽然仍具有台湾公民的身份,但在美国拥有永久居留权。这次,她是回台湾暂短居留。  相似文献   

19.
巴尔舍夫斯基:老将出马贸易律师出身的查伦·巴尔舍夫斯基是近年来在中国媒体上曝光率最高的美国高官之一。中国人认识这位有着鹰钩鼻子的女人,是因为她近年来频频代表美国与中国过招。香港记者给她起了个极具中国味儿的名字“白茜芙”,而内地记者可能是觉得“巴尔合夫斯基”叫起来太拗口,干脆直呼她为“老巴”。今年49岁的老巴1992年受老友坎特之邀,出任美国贸易副代表,1996年升任贸易代表。尽管她兢兢业业,锋芒毕露,但由于她是律师而不是政客,克林顿似乎对她的政治经验总是放心不下。去年中美  相似文献   

20.
一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是不能没有上海的大学的。但是,当长达51万余言的《上海高等学校沿革》真的面世以后,却又被冷落了许久。它的第一位读者居然是美国学者Alison Conner女士。她是来中国研究“东吴法学院”的,希图找到对大洋彼岸那个国度的高等教育能注入活力的东西。她说找到了。平心而论,中国现代大学的发端,即便不全然是,也至少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移植”了欧美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