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话题作文一出现就以它特有的魅力抢占了作文命题的半壁江山。不言而喻,它有利于弘扬个性,抒写真情,培养创新能力,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因为选材的宽泛、文体的自由及立意的多样性,也给部分中学生作文带来一些困惑和难题,从而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因而话题作文的一整套选材构思立意的办法,成了人们不懈的追求,又尤其以构思为最先考虑之因素。  相似文献   

2.
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性、灵活性。一是内容上的灵活开放;一是表达形式上的灵活开放。内容上主要是指立意和选材的灵活开放;表达形式上主要表现为根据不同的话题来选择恰当的文体。这就给考生提供了宽松和谐的写作空间,有利于激发其创新意识。同时,它也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同的话题要有不同的立意,不同的选材,不同的情节,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手法,即要根据不同的话题发散思维,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作文。一、慧眼独具,立意新一个话题可能涉及多个角度。因此,话题作文的立意也有多样性、多层次性,话题作文要立意新颖、深刻,就要…  相似文献   

3.
话题作文作为开放性命题探索的重要成果,在中考命题中异军突起,它是中考中最为夺目的“亮点”。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是,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选材和立意呈多向发散。然而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得许多学生不重视作前准备,面对话题作文或产生错觉而误写,或坐失写作良机而不知。话题作文作前应重视三个问题。一、仔细审查。话题作文的审题比其它形式的作文审题简单得多,但是如果放松审题就会导致写作偏题。话题作文是开放式的,只有注意认真审题,才能减少失误。审题中首先要明确话题中心词的含义,准确把握其范围,这样,选材、构思才…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4年第11期刊载了《在话题作文审题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文,该文以话题“忘与不忘”为例,对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等方面进行了详尽指导。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的作文话题就是“忘记与铭记”。《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5年第6期第24页又刊载了以“读图与读文”为话题的作文训练题目,并配有“写作提示”。这和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的题意完全相同。幸运的是,《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刊载的这两个作文题目,笔者都曾选出来让学生进行了练习,并作了讲评。因此,高考结束后,学生、家长、同行…  相似文献   

5.
谷风 《学语文》2012,(5):41-42
中考考场作文在经历了必要的审题、立意、选材之后。下笔之前的构思也尤为重要。好的作文构思能让文章显得首尾圆合、脉络清晰,精巧的作文构思能让阅读者眼前一亮,更能让文章在浩繁雷同的同主题作文中脱颖而出。那么。  相似文献   

6.
作文贵在创新。新是作文的生命,是写作永恒的话题。无论文题、选材、构思、语言都应以新取胜,要有新思路、新创造,如何“新”?一般来说,可以从拟题、立意、选材、构思、写法、语言上力求突破。  相似文献   

7.
话题作文作为开放性命题探索的重要成果,在中考命题中异军突起,它是中考中最为夺目的"亮点"。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是,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选材和立意呈多向发散。然而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得许多学生不重视作前准备,面对话题作文或产生错觉而误写,或坐失写作良机而不知。话题作文作前应重视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话题作文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张扬,展示才情,培养创新能力而越来越受到出题者的青睐。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话题作文因选材的宽泛、文体的自由及立意的多向发散也给部分中学生作文带来一些困惑,从而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关于话题作文,不少教师已有诸多论述,但考试与写作中仍有值得提醒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学生具有定势思维的习惯 ,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是当前作文的普遍现象 ,也是造成学生整体作文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如何培养学生多角度选材、构思、立意 ,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基础上 ,打开思路、拓宽主题、立意出新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品质和能力 ,是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移植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的实践过程中 ,笔者感到 ,快速作文中的很多方法 ,如虚实错位法 ,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培养学生多角度选材、构思、立意上 ,收到了“一箭双雕”、“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 ,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行之有效的捷径。虚实错位法 ,…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怎样在考场上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呢?笔者在此提出一个称不上诀窍的诀窍———“周密构思,精心选择”。一、合适的题材话题作文的立意自定,选材上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只要与所给话题有关即可。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周密构思,精心选择题材,把话题纳入到自己熟知的领域。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话题作文实际上就变成了自己做主的命题作文。在2001年河南省高考语文试卷中,有一篇题为《诚信也是一种爱》的文章得了满分。该文构思精巧,选材独到,在许多考生挖空心思锐意“创新”的时候,该文作者却在讲述“爷爷”…  相似文献   

11.
<正>"文以意为主","意"就是文章的主题,它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高考作文大多是话题或材料作文,如何立意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那么怎样指导学生作文立意呢?怎么去立意才会有创新呢?一、大题小做,小题大做话题作文因给考生提供了展示才情与特长的舞台而备受喜爱,同时,不少考生面对这些话题却"欲说构  相似文献   

12.
毋庸置疑,作文指导如果不能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的指导还不如没有。我相信,有过几年教龄的语文老师,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或教训。有一年,中考前的最后一次作文指导,话题是“体验”,我给学生进行了审题、选材立意、写法等方面的讲解,并范读了一篇文章《体验超市售货员的生活》,要求学生在选材立意上侧重于书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及感受。几天后中考,我们市的作文话题就是“体验”,我非常高兴,作文题让咱猜中了,学生的成绩就有保障了!中考前连续几次模拟训练,同其他平行班相比,我班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遗憾的是,这次中考成绩却很平庸。后来…  相似文献   

13.
一、话题的开放性命题作文大多提供一个中心意思 ,行文要紧扣题目展开 ;供料作文行文主旨更须与材料吻合 ,两者均侧重限制性 ,封闭性、束缚性。命题作文、供料作文羁绊了学生的写作自由 ,简直是让考生“戴着镣铐跳舞”。话题作文只是提示内容的写作指向和写作范围 ,让所有学生自由联想 ,自由发挥 ,自由创造 ,让人人有话可说。它不限立意 ,不限选材 ,不限文体 ,不限表达方式 ,呈现出全方位的开放性和思维的发散性。“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过程”。话题作文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命题作文和供料作文则是线性思维(或称单极…  相似文献   

14.
今年河北省课改区试卷的作文仍然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考题是一个典型的话题作文,符合话题作文自主立意、自由选材、自拟题目、自选文体的特点。题目较为接近考生的生活,设题没有审题障碍,基本上达到了让每个考生都有事  相似文献   

15.
从1998年到2004年的高考作文题中可以鲜明地看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命题者提供给写作者一个话题、一段导言、一个引子,让写作者审题命意写作。对这类作文,我们姑且称之为“话题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是话题作文构思的第一步,也是能否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所在。那么,话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6.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较为新颖的考场作文,它因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广泛欢迎。  相似文献   

17.
话题作文虽然有其命题方式的独特性,但它也有一般作文规律的基本要求,怎样才能避免话题作文的失败呢?笔者特提出以下对策供同学们参考。一、不可忽视审题不少人误以为话题作文打破了审题方面对学生思想的禁锢,学生不会再发生因为走题而失分现象,事实并非如此。诚然,话题作文较传统的材料作文,扩大了学生立意取材的范围,给学生在体裁的选择等方面以更多的自由。然而,这并非说不需要审题。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1999年高考作文题),确实选材立意限制较少。以立意而言,可以写“移植”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益处,也可以写“移植”能给个人和社会带…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话题作文的生命,面对“开放性”的话题作文,谁最有创新意识,能写出创意文章,谁就能取胜。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主要从作文的审题、选材、立意、构思四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和写作指导。  相似文献   

19.
"构思",在考场作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它是指在审题准确的前提下,作者立意、选材、定体等一系列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高考作文容量有限,要想表现比较深邃的内涵,并且要表现得与众不同,就得在优化构思上多下工夫。下面,让我们具体探寻2012年部分优秀作文的"构思"之路,希望能给同学们以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作文占据了中考试卷的半壁江山,命题、半命题、话题作文成为主导。掌握写作技巧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实例,从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几个方面谈写作技巧,深入浅出,透彻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