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代高宗皇帝赵构在金兵南侵的压力下,南渡长江成为了南宋王朝的第一代皇帝,其在位36年(公元1127—1162年),此间经历两个年号即建炎(4年)和绍兴(32年),分别铸有建炎和绍兴两种年号钱币。目前所见到的建炎年号钱币分为元宝、通宝、重宝三类。这三类钱币因为铸期短,铸量不多,因此存世量也稀少。除通宝和重宝尚可偶见外,"建炎元宝"小平钱币则极为罕见。特别是篆书"建炎元  相似文献   

2.
海泉 《收藏界》2011,(8):74-75
据《金史·本纪》和《金史·食货志》记载,金章宗完颜在泰和年间(1201-1208年)铸"泰和通宝"、"泰和重宝"钱,这也是他在位近二十年所铸的第三个年号钱(第一个年号钱是"明昌元宝",其后是"承安宝货")。  相似文献   

3.
戎畋松 《收藏》2021,(3):32-34
在宋代铸钱中,占比最高的就是“元丰”年号钱,其版式繁多,数量巨大,也是宋钱存世最多的品种之一。这种钱是为宋神宗赵顼元丰年间(1078-1085年)所铸。至于“元丰”年号的命名由来,据南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十三·纪年兆祥》载:“熙宁之末将改元。近臣撰三名以进:曰‘平成’,曰‘美成’,曰‘丰亨’。神宗曰:‘成字负戈,美成者,犬羊负戈。亨字为子不成,不若去亨而加元。’遂改元丰。”  相似文献   

4.
王军 《收藏》2008,(12):131-131
宋代盛行年号钱,几乎每逢改元都要铸造新的钱币。由于当时已普遍使用先进的母钱翻铸法,铸币工艺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得铸钱量相当大,为历代罕有。品种、版别也非常复杂,同一种年号钱,有铜质和铁质之分。特别是铁钱的大量发行,可以使统冶者应付通货膨胀和财政困难,因为铁钱成本低,可以缓解铜钱原料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海泉 《收藏界》2010,(1):70-71
按《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南宋孝宗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罢铁钱,改铸铜钱”。笔者这里所展示的三品铜质“淳熙元宝”小平钱(见图),均系孝宗元午始铸的珍稀币种,也是孝宗继位以后所铸的第三个年号钱。  相似文献   

6.
蒋将 《收藏》2012,(12):70-71
崇祯通宝是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年间(1628~1644年)所铸的年号钱。祟祯钱版别之复杂、品类之繁多,在中国钱币史上颇得盛名。别具一格的“鬼崇祯”,也因其独具的神秘色彩,在崇祯钱中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7.
周少华 《收藏界》2010,(6):103-103
爱新觉罗·玄烨,是大清王朝顺治皇帝的接班人。庙号圣祖,年号康熙,在位61年(1662-1722年),享年69岁。"康熙通宝"是康熙年间所铸制钱。面文"康熙通宝"楷书,直读。按背文分仿"顺治四式"满文钱和仿"顺治五式"满汉文钱两大类。计22个铸钱局。  相似文献   

8.
刘存忠 《收藏界》2010,(1):71-71
在中国几千年的钱币历史上,形成了一种规律,就是几年号时间不长而又动乱的年代,所铸行的钱币,都比较珍稀,正所谓“乱世出珍钱”,只有弘光钱是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9.
陈瑞海 《收藏界》2010,(4):88-88
辽道宗寿昌年间(1095-1101年)铸“寿昌元宝”钱,这也是他在位所铸的最后一个年号钱。“寿昌元宝”小平钱铸量虽不多,但却也有数种版别。  相似文献   

10.
汉兴钱记趣     
王育德 《收藏》2007,(12):141-141
汉兴钱是中国第一个年号钱,系十六国时其成汉李寿汉兴(338-344年)年间所铸。其钱文采用纪年,突破了铢两制货币体系的纪重性质,此后的很多帝王都把铸行年号钱作为立朝建制的标志之一。此举对我国周边的许多邻国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孟建民 《收藏》2009,(7):131-131
笔者藏有一枚西夏文“福圣宝钱”(见图),为西夏毅宗李谅祚福圣承道年间(1053~1056年)所铸,是西夏最早自铸的年号钱。其轮廓规矩,文字粗犷豪放,向来为古钱币收藏爱好者所赞赏。  相似文献   

12.
钟成华 《收藏》2008,(12):128-129
“佛法僧宝”铜钱(见图),直径24.5毫米,穿宽5.8毫米,厚1.1毫米,重3.4克,钱文篆书直读,光背无文,安南(今越南)陈禺陈朝天应年间(1516年)所铸。安南古泉币,受中国影响深远,是为方孔圆钱形制,饯文均仿汉字,亦有用中国年号铸钱。在陈朝所铸“天应元宝”“佛法僧宝”“宜和祜宝”三品中,唯“佛法僧宝”钱传世较多,是陈朝(1516~1521年)陈暠父子大量铸造的流通货币之一。  相似文献   

13.
樊中其 《收藏界》2013,(7):83-84
近年来,笔者在兰州钱币市场新发现一枚"洪武通宝",背面铸有马牛羊大花钱,此钱铸造精美,马牛羊形象生动,具有民族文化艺术风格和传统特色,又非常珍贵,受到笔者青睐。一、"洪武通宝"为太祖朱元璋年号钱"洪武"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年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31(1368-1398年)年。朱元璋在历史上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全国统一,执行"养民生息、勤俭治国"施政方针,出现人口增  相似文献   

14.
黄明东 《收藏界》2011,(1):74-74
一、"大元通宝" "大元通宝",元代武宗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始铸。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他们在民族争斗中以勇猛、善战、凶悍、顽强著称。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部族,1234年消灭了金国。1236年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元朝,1271年定年号为"元"。1279年消灭了南宋,统一了中国。  相似文献   

15.
陈瑞海 《收藏界》2013,(2):52-53
祥符通宝、元宝为北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铸行。祥符钱自古即被作为"吉祥钱"收藏或赠予,它象征祥瑞符命,寓福、禄、寿之意,男女青年也多作为定情之物。宋真宗在位二十三年(998-1021年),共用了四个年号(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祥符通宝、元宝为他的第三个年号钱。祥符钱普品在一般钱币书中均有所载,以"祥符元宝"为主,见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及特大型  相似文献   

16.
黄明东 《收藏界》2010,(10):80-80
“重和通宝”是来徽宗赵倍当政时的年号钱,是继“政和通宝”之后,承“宣和通宝”之前的,仅铸行了几个月的古钱。公元1118年,宋徽宗在刚与辽国讲和的情况下,担心再出现国家和民众之间的战乱和争斗,乞求邻国之间和民众之间“合和”相处,故改元“重和”为年号。  相似文献   

17.
宋朝的钱币文化,是中国方孔圆钱最繁荣的时期,铸量多,精品多,款式多,版别多。但是,宋代的大型铜钱,除徽宗时代的崇宁钱及折十"大观通宝"外,其他种类及其他年号的大钱都不多见。图1、图2是两枚南宋"开禧通宝"大钱,据了解此两泉是从越南的一位商人手中辗转购回,异常珍贵。这两款大钱在各类钱币书刊均未发表过,其中一枚是"开禧通宝"特大型钱,这种大钱笔者仅在中国收藏网上见过有人挂过一枚上网出售,款  相似文献   

18.
正明代末年,由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席卷全国,一时震撼了明王朝,李自成便成为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定都西安。是时,为了稳定社会和发展经济,平抑物价,开始铸行"永昌通宝"年号钱,计有小平、折五两种。小平钱一般直径24毫米左右,重3.5克左右;折五大钱一般直径38毫米左右,重12克左右。这些钱在社会上流通后,对当时的政权巩固和民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林杰 《收藏》2020,(2):44-45
笔者在收藏研究明代钱币的过程中,受到《明史·食货志》的一些启发,同时也发现两处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记载:1.嘉靖年间曾补铸洪武至正德9个年号钱,而实际上未铸;2.崇祯年间未曾来得及铸当五钱,实际上是铸行了。对此两点,笔者据史载进行了考证,阐述如下。嘉靖年间未补铸洪武至正德9个年号钱《明史·食货志》载:"至世宗嘉靖六年(1527年),大铸嘉靖钱。每文重一钱三分,且补铸累朝未铸者。三十二年铸洪武至正德九号钱,每号百万锭,嘉靖钱千万锭,一锭五千文。"  相似文献   

20.
寇英武 《收藏》2011,(2):88-89
笔者藏有两枚洪武通宝钱,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但却不是明朝的铸币,而是舶来品,一枚为日本铸,一枚为安南(今越南)所铸。据日本《东亚钱志》载:日本自室町中叶开始仿铸中国洪武通宝钱,钱背皆铸有记地文字,日本大隅藩主岛津氏在其领地内铸造"加""治""木"三种制钱,专门用于采购中国商品使用,俗称"加治木钱"。此后又陆续仿制20多种中国年号钱,正式开始了日本第二次自铸铜钱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