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阅刚评出不久的“’94中国广播奖”获奖新闻作品,一股生机盎然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1994年,是改革进入全面攻坚、重点突破的一年,是各行各业、亿万群众以极大热情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实践的一年。在这种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检阅广播新闻成果,我们发现:热情地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作舆论先导,是贯穿在诸多获奖新闻作品中的一个鲜明主题。 一、发挥广播传播信息快捷的优势,弥补广播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2.
广播是以当代电子高科技为手段的新闻传播媒体.人民台具有传达政令、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提供文化娱乐服务、开展舆论监督等多种功能,“喉舌”功能是它的主要功能,“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它的根本任务.人民广播电台的这种属性决定宣传工作是电台一切工作的中心,而新闻则是宜传工作的龙头.在当前的新闻改革中,凡是抓住了中心和龙头的,就保证了新闻改革的正确方向,使广播事业的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反之,就会使改革出现偏差,影响广播事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面对报纸、电视等多种传播媒体的激烈竞争,广播工作者卧薪尝胆,奋起改革,克服重重困难,开创了广播事业的新局面,在一部分地区掀起了新的“广播热”. 尤其像上海、北京、山东、辽宁、江苏、广东等兄弟台的改革成就使我们倍受鼓舞.尽管各台的改革办法有所不同,但共同的一点是:他们以宣传为中心,以新闻为龙头的改革思路,以创优带动创收的成功经验,使我们深受启发.他们的经济实力日益雄厚,领导可以聚精会神去办台,记者编辑可以堂堂正正地办节目,抓精品.他们以提高整体宣传水平来大大改变广播电台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而且威望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时期,新闻事业双重属性的特证日益明显:一方面,新闻事业作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肩负着宣传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任务;另一方面,新闻传播本身也是一种信息产业,因而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当前,新闻事业,正逐步走向市场,产业性质逐渐加强.随着市场经济和新闻改革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介成为自主经营的法人,即使部分享有财政补贴的报纸,其事业的发展,职工待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孙叶 《中国广播》2009,(7):50-51
作者以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发展的转型为视角,诠释了广播在新时期所能发挥的作用。中国社会加速转型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媒体重新定位、重新洗牌、重新找到自身方向的过程。作为广播,也同样存在着对自身优势的再认识、再挖掘。文章认为,广播要成为社会转型的中坚力量,必须发挥自身传播“快、广”的特点,确立新闻的主体地位,同时进一步扩大广播对移动人群的特殊影响力,并在积极推动公共体系建设中彰显难以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点辑录     
新闻舆论要讲穷形成合力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都是党的舆论宣传阵地,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即体现了党的新闻工作的本质特征,也反映了进一步加强新闻舆论宣传的时代要求。社会主义新闻舆论要坚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新闻单位按照党的宣传部署,形成合力,正是办报人心怀大局,善于把握舆论全局的体现,也是反映报人党性原则的一个具体方面。新闻事业的大发展,要求对新闻单位和新闻舆论工作实行有效的宏观管理。在当前要实现以扩大规模数量为主向提…  相似文献   

6.
许秋娟 《新闻传播》2010,(4):104-104
广播新闻的贴近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台实现效益的必然选择,是县市级电台成功发展的鲜明特征。随着听众新闻观念的转变,贴近性也有了新的含义,广播新闻应实现除指导性而外的多种功能,如传播信息功能、社会服务功能、文化教育功能、舆论监督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等等,只有这样,广播新闻的贴近性才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新闻舆论提供的动力支撑,主流报纸则肩负着引领新闻舆论服务改革发展大局的重要使命。在主流报纸的众多报道领域里,人物报道不仅是倡导正确舆论导向的核心手段,更是实现新闻宣传功能的传播形式,始终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为广大媒介受众所关注。  相似文献   

8.
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多出精品”上来张家先提高质量,多出精品,是广播宣传的永恒主题,也是当前深化广播宣传改革的紧迫课题。所以,各级广播电台都把深化改革,充实内涵,提高质量,多出精品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广播...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台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竞争需求,不断进行着自我改革。但是,一些地方广播电台新闻改革中出现了新闻节目新闻意识弱化的现象,突出表现在:忽视了广播新闻传播规律和广大听众的需求,企望把新闻节目承担的功能转到专题节目。这对于广播宣传舆论功能的发挥以及广播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由于媒体传播特点和听众的收听习惯等原因,广播新闻节目黄金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但是让广播工作者感到困惑的是,现在黄金时间里新闻的“含金量”不高,因为指令性宣传任务比较多,而且都要求在早晨时段播出,并对篇幅长短作出具体规定,有些稿件…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的新闻工具包括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是社会的舆论机关,是党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的喉舌,它们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人们走向真理,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它以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以言行一致等等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关于新闻工作者要“讲政治”的讲话,是在社会转型期特有的复杂多变的形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提出来的,这一讲话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继承和发扬了党的新闻工作传统,指明了我们办好广播、发展党的新闻事业的方向。如何在经济欠发达的县市区域范围内体现“讲政治”的办台思想,在传统广播模式与“广播潮”的融合中正视经济欠发达这一现实,深化广播改革,准确定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坚持办台方向,必须要有“讲政治”的意识。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如果离开了政治,那么电台的主导功能也就丧失殆尽。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新闻宣传同政治的关系极为密切,它不仅直接受到政治的制约和影响,而且具有很  相似文献   

12.
海安广播电台为了适应大改革大开放的需要,打破县级广播宣传的封闭性、局限性,积极探索增强县台广播宣传功能的新路子,取得可喜成绩。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协作网县级广播台(站)的活动往往局限在一个县内,如今这已不能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海安县台根据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广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潮流中,江泽民以“稳定、改革、发展”为主题,把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推向前进。他关于新时期新闻工作论述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坚持为杜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江泽民指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既说明了新闻工作的性质,又说明了它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正因为新闻传媒如此重要,它们就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 第二,新闻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江泽民强调,坚持党性原则,是新闻工作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这是因为,新…  相似文献   

14.
年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今年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明确了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在指导思想上强调要把握二十个字的工作大局,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为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新闻宣传工作,也要贯彻这一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同时,要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出发,继续深化内部改革,革新机制,激发活力,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宣传改革,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重任,在新的一年里,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新闻改革是包括新闻传播的体制、内容形式和经营管理等在内的系统改革。新闻改革从1979年起步,已走过了16年,成果累累,功不可没。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中心,从提倡“真、短、快、活、强”为标志的业务改革到确立新闻、信息、舆论、宣传等多种功能,从现场短新闻、深度报道、立体全息组合式报道、集约式报道的大量涌现到开始触及改革新闻体制,一步深入一步,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事实证  相似文献   

15.
当今的广播虽然赢得了听众,但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有必要找出新的对策,使刚刚振兴起来的广播势头继续保持、发展下去。一、节目结构调整要突出广播主体新闻是广播的主体。不论怎么改革和设置什么栏目,都不能忽视新闻这个主体。尤其在当前,人们对走向市场经济的新闻更加关注,希望传播信息最快的电台多提供受众需要的“时代新闻”。因此,广播  相似文献   

16.
最近,赵紫阳总理在一次会议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要好好宣传”。这是新闻单位的重要任务。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工具应把宣传改革提到重要日程上来。宣传这几年改革在实践上的成就和理论上的发展;宣传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宣  相似文献   

17.
今年参评的广播新闻(消息)大都具有较高水平。从政治上看,坚持了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和正确的舆论导向,较好地发挥了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广泛而深入地宣传了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充当了社会舆论的先导。从业务上看,较好地做到了传播信息和表达舆论的统一,正确地体现了新闻的基本功能,较好地作到了新闻的一般规律和广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催发着广播的新生。198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电台横空出世,吹响了我国新时期广播改革的号角。1992年2月,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凭籍高度发达的电话通信和完备的直播运作机制,以明星主持为核心,以名牌节目为依托,开创了热线参与、新闻直播、全天24小时播出的新纪录,产生了令人瞩目的“东广效应”。紧接着,上海又率先推出新闻、商业、外语、信息、证券等八个系列台,深化了专业台特色,强化了定向服务功能,形成了新的广播竞争格局,树起了广播改革又一座新的里程碑。如果说“珠江模式”的出现使广播面对电视的强烈冲击,摸索着走出了低谷,使广播属性的特有魅力重新赢得受众而再度辉煌,那么“东广效应”则提示我们,广播需要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挖掘和拓展。系列专业台的纷纷崛起使电波大战进入白热化,也使经济电台面临新的严峻考验:经济电台创造的节目模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正在改变着我们对市场经济性质的认识,也正在改变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组织方式、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策略。经济基础发生的这一重大变化,必将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作为上层建筑的人民广播事业发生重大影响。我们应该对广播的性质、任务及其生存和发展机制作新的思考。广播必须进行宏观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发挥服务功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并运用市场经济机制谋求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闻媒体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传布政策法规,是发展市场经济的“调节器”;传播信息,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润滑剂”;新闻批评,是对危害市场经济行为的舆论“监督站”。新闻媒体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调节器”、“润滑剂”、“监督站”作用的同时,如果举措失当,可能产生负效应。要减少新闻传播的负效应,实施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工作者要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在市场经济宣传中坚持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