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3 毫秒
1.
目的:探讨未触及包块的早期乳癌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未触及到包块的乳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早期癌变或导管内癌、乳腺派杰氏病和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等均可在未触及包块期发现。结论:乳腺局限性增厚、患肢不明原因水肿、乳头溢液、糜烂均需进一步进行相应的检查和精确的定位活检。提示乳癌疗效有赖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明确良恶性乳腺肿块在超声中的鉴别征象 ;评价超声结合钼靶摄影后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报告乳腺肿块病例 72例 ,包括乳腺癌 4 0例 ,良性病变 32例 ,均行超声检查 ,其中 6 0例行钼靶摄影 .。结果 :(1)乳腺癌的超声表现 :不规则形或圆形 ,纵横比 >1,边缘毛刺 ,边缘成角 ,后方声影 ,微小钙化 ,较丰富血流、不规则血流。 (2 )超声与钼靶摄影的结果相比 ,在良恶性乳腺疾病的鉴别方面有相同价值 ,而超声更具实用性 ,在定位与转移淋巴结检出方面优于钼靶摄影。而钼靶摄影在微小钙化的检出方面优于超声。结论 :超声和钼靶摄影二者结合在发现乳腺肿块及其良恶性鉴别诊断方面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临床病理分析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 10年间收治的经病理诊断为良性肿块的 171例患者进行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分析及随访。结果 :171例中 ,119例经中西药治疗无显著疗效。手术行肿块切除 76例 ,区段切除 88例 ,单纯乳房切除 3例。有 1例 6年后转变为乳癌而行乳癌根治术。结论 :乳腺良性肿块中以囊性增生多见 ,其中乳管上皮增生和乳头状瘤病与乳癌关系密切。临床治疗应进行必要和区段切除 ,重度非典型增生必要时行全乳房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对208例乳腺肿块病人术前行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结果159例病人针吸细胞学诊断阳性,49例诊断为阴性(其中假阴性15例),无假阳性针吸细胞学诊断。全组病人均予以相应的手术治疗,针吸细胞学结果与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照其符合率91.4%(159/174),其假阴性率为8.6%(15/174)。本文根据经验对针吸细胞学检查的应用,临床意义,其假阴性结果的原因分析,该检查对生存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讨论,从而展示了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CDFI)超声对乳腺肿块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32例乳腺肿块进行高频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CDFI)超声检查。本文对432例乳腺肿块经高频CDFI检查诊断,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频CDFI诊断432例肿块中,实质性410例,囊性22例,良性肿块231例,恶性肿块201例。对肿块的囊性、实质性、混合性的检出率100%。良恶性肿块除18例与手术病理不符合外,总符合率为95.8%(414/432)。高频CDFI超声对乳腺彩色血流的检出率为70.3%(304/432)。良恶性肿块的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有显著差异,P〈0.01.[1]结论:高频CDFI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的性质、良恶性鉴别诊断,对临床手术均有指导意义,此检查方法就作为乳腺肿块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穿刺活检在诊断乳腺肿块性质中的作用.方法:对150例乳腺肿块进行微创伤活检取材、病理诊断,并与术后病理切片诊断相对比.结果:病理诊断与手术后病理切片诊断符合率为97%.结论:该方法简单,易掌握,并发症少,是一种经济、实用、有效的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方法.其可作为乳腺肿块常规检查方法和选择乳腺癌手术方式的依据,不会造成局部或全身扩散及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钼靶X线与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以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钼靶X线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钼靶X线诊断准确率为80.55%(29/36),MRI诊断准确率为88.88%(32/36);综合两者影像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4.44%(34/36),明显优于单一钼靶X线摄影或MRI检查(P<0.05)。结论:钼靶X线摄影操作简单,对微小钙化敏感,为乳腺癌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MRI检查能显示乳腺内病变的细微结构,两者结合能显著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可消退性乳腺肿块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泰州市中医院门诊超声检查发现乳腺肿块(除外哺乳期乳腺炎),经临床治疗或未做任何治疗后,超声随访观察一个月至4年后最终完全消失的21例病例.结果 21例可消退性乳腺肿块,表现为乳头下囊性肿块3例,乳腺内多发性小囊肿4例,乳腺内混合性肿块7例,保持腺体结构的回声减低肿块5例,低回声肿块2例.结论 极少部分乳腺肿块具有可消退性,超声可能作出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76例乳腺肿块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探讨乳腺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76例乳腺肿块经二维超声了解其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等,然后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结果:在乳腺肿块声像图诊断中,以边界回声特征最为重要,它是鉴别良,恶性肿块的关键,本组大多数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较低且不均匀,同时彩色多普勒检查出丰富或散在血液信号,良性肿瘤多表现边界光滑,内回声均匀,彩色多普勒检查大多数无明显的血流信号,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乳腺肿块等符合率较高,且具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早期诊断青春期女性乳腺巨纤维腺瘤有助于临床医师选择最佳术式,减少患者乳腺不必要损伤.方法:采用PH ILIPS超声诊断仪(频率7—10MHZ),分析青春期女性乳腺巨大包块超声声像.结果:2例少女均检查出患右乳巨纤维腺瘤.结论:超声检查发现少女乳腺巨大肿块,应考虑巨纤维腺瘤.但应注意与叶状囊肉瘤鉴别,后者青少年单侧乳腺肿块常见原因为纤维腺瘤,其中巨纤维瘤是一种特殊类型,发病率约占4%.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用手法和红外线检查乳腺的优缺点,探讨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的方法。方法:采用手法检查及红外线扫描相结合,可疑病例再行钼靶复查,普查成年妇女1560人。结果:有乳腺疾患517人,占普查人数的33.14%,其中拟诊乳癌3例,经手术病检证实2例。结论:红外线扫描以其无创、方便、血管图象清晰及对乳腺包块性质有较好的分辨力而适用于大范围人群普查及反复检查,但在普查中不可缺少的是临床医师严谨、认真、细致的触诊,两应互相配合,还要对病史、易患因素全盘考虑,可疑病例再做专科检查,方能提高普查质量,使乳腺疾病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乳腺叶状肿瘤临床酷似纤维腺瘤,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并与乳腺纤维腺瘤鉴别.方法:对比治疗的乳腺叶状肿瘤和纤维腺瘤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特点.结果: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5年生存率100%,乳腺叶状肿瘤术后复发率14.28%,纤维腺瘤术后复发率2.50%,分叶状肿瘤的误诊率37.5%.结论:临床表现不易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检查.术前空芯针穿刺为最佳方法.治疗均以手术切除为主.叶状肿瘤临床具有恶性倾向,手术要求切缘净.主要并发症是局部复发,其原因为手术技术所致.局部切除后反复复发者应行乳房切除.  相似文献   

13.
35例乳腺癌的钼靶X线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乳腺癌临床及X线特征,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方法:35例乳腺癌均行钼靶X线摄影,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对其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乳腺癌X线显示肿块21例,占60%;钙化(单纯钙化或伴随钙化)19例,占5413%;局限性密度增高7例,占20%;结构紊乱3例,占8.6%。其中2例漏诊,1例误诊。结论:大多数乳腺癌X线可做出明确诊断,不典型者需密切结合临床资料或其它影像检查或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40岁以上、直径2cm以下乳房纤维瘤行手术切除活检;触不到肿块的乳头血性溢液行导管切除活检;40岁以上乳房囊性增生病行区段切除活检;不明原因的腋下肿大的淋巴结切除活检。结果乳房纤维瘤6.8%为早期癌;乳头血性溢液58.3%(7/12)为乳头状瘤;乳房囊性增生病10.3%为早期癌;不明原因的腋下肿大的淋巴结60.0%(3/5)为早期癌。结论对40岁以上乳房纤维瘤行切除活检;对触不到肿块的乳头溢液行导管切除活检;对40岁以上乳房囊性增生病行区段切除活检;对不明原因的腋下肿大的淋巴结切除活检可早期诊断乳腺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诊断明确的47例甲状腺微小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仅12例疑为甲状腺癌.余35例均于术中冰冻和术后病理确诊。34例合并甲状腺良性疾病,伴颈淋巴结转移3例。47例中有11例术后无瘤生存时间≥10年,24例术后无瘤生存时间≥5年。结论:甲状腺微小癌术前不易确诊,且易漏诊,对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时应仔细触诊,对可疑结节行冰冻切片。首次手术应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有淋巴结转移者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乳腺纤维瘤属乳腺良性肿瘤,临床上一旦确诊往往在门诊手术室给予乳腺纤维瘤局部切除治疗。本院门诊手术室在2007年1月-12月共行该手术98例。现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8例均为女性,年龄15岁~45岁,平均年龄28岁。1.1手术方式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后行乳腺纤维瘤局部切除术,切除之标本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研宠物犬乳腺肿瘤发病情况及常见类型。方法:选取30例犬乳腺肿瘤临床病例用于组织病理学分析;收集手术治疗犬的完整门诊资料及肿瘤组织,记录患犬品种、年龄、肿瘤特征等信息。用常规石蜡切片和HE染色,镜检肿瘤组织切片,依据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分类。结果:乳腺肿瘤在小型纯种犬中高发(90%),其中贵宾犬位居发病率第一(33.3%);发病群体主要为8~13岁的中老年犬(80%),未见4岁以下及15岁以上患犬;肿瘤大小影响肿瘤类型,直径在3~5cm的乳腺肿瘤恶性占比最高(81.8%)。30例犬乳腺肿瘤中包括12例良性(40.0%)和18例恶性(60.0%)。结论:良性肿瘤按发生率由低到高依次为腺瘤、纤维腺瘤、乳头状瘤;恶性肿瘤由低到高依次为导管内乳头状癌、混合癌、浸润性癌,其中浸润型癌是总发病率第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48例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结果,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符合率为89.6%(43/48)分析了主要声像图特征,肿块的大小、形态、轮廓、边界回声、内部结构、后方回声和测方声影,对鉴别定性有很大帮助,超声应综合判断,并注意肿物周围腺体情况,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及受侵深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导致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必要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结果分为阴性组(n=36)以及阳性组(n=64)。结果阳性组患者宫颈上皮内病变几率明显高于阴性。两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显著。每组随机抽取20例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阳性组出现湿疣细胞形态高于阴性组。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所致宫颈癌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组织形态具有显著特征,故对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进行病理研究分析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乳腺内钙化在良恶性病变中X线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内钙化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线的X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乳腺X线摄影确认的62例钙化病例,回顾性分析其钙化的形态、大小、密度、边缘、分布等特点。结果:62例乳腺钙化病例中,良性病变为43例,恶性病变19例。结论:乳腺内钙化的形态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