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结构-地基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特征,在以往结构-地基的地震反应模型中提出的三维空间地基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加上上部刚框架结构,与以往上部四结点平面应力等参单元结构模型模拟上部梁柱构件的不同,采用杆件单元有限元模型。计算表明,上述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杆件有限元模型的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一致,说明了这种模型的合理性,可以进一步应用于结构-地基的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章提出一种用于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时透射边界系统的模型,该模型中上部结构采用的是4节点等参单元模拟上部结构的梁柱杆件,在结构一地基有限元模型中,地基侧面采用捆绑边界,地基底部采用改进的阻尼透射边界。通过给定的地震波,对比采用简单阻尼透射边界的建筑结构模型和采用改进阻尼透射边界模型的计算结果,证明该文提出的模型是更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对于大跨度钢结构屋盖的设计,往往把上部钢结构屋盖和下部混凝土结构分别分析,屋盖采用弹性支座模拟下部结构的刚度。该文以聊城温泉馆为例,对该结构的整体模型以及单独模型进行了静力、温度以及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对比,证实了屋盖在静载工况作用下,单独屋盖模型结构的内力、位移与整体模型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但在地震作用下计算结果则存在一定差异。该文总结了单独屋盖以及整体屋盖计算的差异,为此类工程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建筑结构的空间协同模型动力分析方法,增加了铅芯叠层钢板橡胶垫的弹塑性本构关系,改进后的程序能够计算橡胶垫隔震结构在双向地震波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反应。为了反应橡胶垫隔震层与上部混凝土结构阻尼比不同的特点,采用适用于隔震结构动力方程的逐步积分公式。分析结果表明,在隔震结构设计中采用该方法能较全面、准确地反映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性能,为隔震结构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变刚度框剪结构层单元模型分析,推导出整体刚度方程,并考虑多振型因素的影响,提出变刚度框剪结构的剪力墙刚度优化的计算方法,同时运用Matlab编制的软件程序对实例进行了计算,可便捷计算出剪力墙的最优刚度及各种地震作用情况下的位移,给结构的初步设计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行波效应是大跨度结构抗震分析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但对于目前在城市立交和高架桥建设中应用广泛的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曲线箱梁桥,不考虑地震动行波效应的影响已经不能满足工程抗震的需要。该文针对一座5跨预应力混凝土曲线箱粱桥考虑行波效应时的地震反应,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选取空间梁单元建立动力计算模型,研究此预应力混凝土曲线箱梁桥的动力特性;并选取E1-Centro地震动,考虑3种工况组合进行了多点激励与一致激励下的地震时程反应分析,给出了曲线箱梁和桥墩的内力、位移时程反应。  相似文献   

7.
地下室外墙柔性防水层的保护墙如采用聚苯板替代粘土砖将对计算模型中嵌固部位的选取产生影响,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顶板厚度的合理选取,地下室外墙承受的土压力取值。  相似文献   

8.
该文建立了共同作用三维模型,对上部结构-桩群-地基土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利用面-面接触单元考虑土体与桩基交界面的状态非线性,合理地模拟了桩与桩周土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分析桩基础的沉降性状。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高速公路新型天桥——斜跨拱桥的设计思路,以及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的优点;采用空间有限元分析,通过结构的模型建立、单元离散及其求解,对该类结构的静力特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斜跨拱桥吊杆分析计算的具体措施,对该类桥的设计分析计算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马鞍山长江右汉斜拉桥的工程设计实例,采用桥梁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考虑结构大位移特性建立动力计算模型,来分析三塔斜拉桥的几何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了三塔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及在EL-Centro波作用下的时程响应,比较了结构设置铅芯抗震橡胶支座的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11.
进水塔结构属于水下建筑物,其地震安全性至关重要。文章采用大型三维有限元程序Ansys对白莲崖水库进水塔计算建立实体模型,分析进水塔结构的自振特性,并通过反应谱方法计算了在水平向地震作用下进水塔结构的动力响应,包括动位移、动应力和加速度分布。将动力计算结果与静力计算结果进行叠加,对进水塔结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并提出意见供设计单位参考,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概述了悬索结构非线性计算理论的两节点直线单元、两节点曲线单元、三节点抛物元以及五节点悬链元模型,并且提出了三种具有一定精度的分别适合于不同条件的索结构计算的ANSYS实现方法,最后对以上诸方法进行了总结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某特大桥桩-土-结构进行地震反映分析。通过对无桩模型、截桩模型以及全桩模型的对比计算分析,得出忽略桩土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不完全的结果,因此适当考虑桩-土结构的相互作用,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分析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一般允许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客观地评价结构地震损伤水平是判定结构抗震性能和预计地震可能造成的损伤的关键环节之一。文章回顾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模型的发展历程,比较了各种损伤模型的优缺点,并对常用的模型提出了一些修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采用铅芯橡胶支座的连续箱梁桥梁结构,建立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对结构模型进行非线性抗震分析。得出结论,铅芯橡胶支座能够较大幅度降低结构地震响应,从而改善结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汶川地震中底层框架砖房的典型震害调查,了解了底层框架砖房的震害现象,分析了震害产生的原因,探讨了第二层与底层的侧移刚度比取值的合理范围。指出底框砖房底框与上部砖房侧移刚度比的合理取值,应使地震时底层既有充分弹塑性变形,上部砖房破坏亦不重,此时层间极限剪力系数分布比较均匀,有利于结构整体抗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结构-地基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特征,该文在以往结构-地基的地震反应模型中二维地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三维地基模型,这种三维地基模型同样考虑了底部透射边界理论和侧面捆绑边界理论,通过在不同条件下对三维地基模型的分析,发现与现实理论分析十分吻合,从而证明了这种地基模型的合理性,改进并完善了地基-结构地震反应模型,也为以后的地基模型合理性的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特点,以作用倒三角形水平分布荷载的等截面弯剪悬臂杆的侧移曲线作为其初始侧移模式,利用弹塑性反应谱计算等效地震荷载。对一个1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进行了基于不同刚度特征值的等效地震荷载的计算,最后讨论了结构刚度特征值对等效地震总剪力和楼层地震剪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某敞开式钢管-混凝土桁架组合梁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建立全桥结构的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为研究铅芯橡胶支座对桁架组合梁桥抗震性能的影响,采用时程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支座条件下桁架组合梁桥的地震响应及隔震率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结论,铅芯橡胶支座可以大幅降低敞开式桁架组合梁桥的地震响应,从而改善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其在地震高烈度区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同时也为敞开式桁架组合梁桥的减隔震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选择3幢建筑功能、上部结构类型相同及基础结构类型不同的宿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设计图纸及当地人工材料信息单价、市场投标综合单价编制基础结构造价,计算了结构的单位面积经济指标,分析计算结果,对宿舍基础结构选型做出评价,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