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校的办学效率及最优办学规模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中必要且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2010-2012年间的数据资料实证研究不同教育质量高校的最优办学规模,以及在最优办学规模时的平均成本。使用随机成本边界函数法估计了因规模经济及办学效率改善而可能获得的办学成本的下降幅度。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育质量与其办学成本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其最优办学规模成正比。中国高等教育存在规模经济效应,学校的管理者需要进行精确的成本分析,并将之作为未来成本效益决策及调整办学规模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校竞争日趋激烈,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因此,提高办学效益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主要途径。提高办学效益的方法很多,而适度规模是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效益的核心。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优化配置现有的教育资源,适度控制规模,实现学校规模、速度、质量、结构与效益的统一。新建本科院校今后的发展必须要走出一个"误区",坚定两个"核心"。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努力提高办学效益,既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分析办学规模、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学会》2006,(1):F0003-F0003
<正>闽清职业中专学校是市级重点职校。几年来,学校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重点专业建设为主线。凝心聚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学校先后荣获了省先进教工之家、市文明学校、市创安先进单位、县教育局综合评估优胜单位等三十多项荣誉称号。一、学校专业设置情况1、电气自动化:培养从事通用电气设施的安装、使用、值守、维护工作或、从事变配电值班、电子产品装配等工作的技术人员。2、电子技术应用:培养电子技术应用及信息应用型技术人才,能从事电子设备的安装调试、家用电器制造维修和信息处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是提高大学办学效益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等学校办学效益研究情况,分别从规模和效益分析方面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规模扩张带动办学效益已经接近临界点,提高大学办学效益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并就如何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大学办学效益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用DEA法评价高校办学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嵩 《预测》2000,19(1):77-79
通过同等规模高校的有效前沿面的分析,可以为制定合理的学校管理定额提供依据,通过对有效前沿面各点规模效益的分析,确定效果最佳的规模。  相似文献   

7.
对高校办学规模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给高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的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并从高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作为依据、正确认识自身发展条件和所属类型、考虑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特色、及时把握区域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等5个方面提出了高校适度办学规模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县级电大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健全,为了适应新形势,谋求新发展,必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优化社会各种媒体资源,形成招生工作的良性机制,在专业设置上形成办学规模,努力挖掘市场潜力,探索新的学习模式,逐步规范办学过程,保证办学质量的提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发挥网上教学资源优势,形成办学质量的内驱力。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把特色办学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以服务为中心、以质量求发展,为社会提供"学历+专业资格+职业技能"的全能人才,从而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理工大学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诞生的,自1995年7月由原机械部所属三所院校合并组建以来,学校抓住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给学校带来的发展机遇,坚定“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信念,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和边合校边建设的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着重解决学校规模与水平间的差距这一主要矛盾,确定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经历了创业与发展的历程,走出了改革与创新的道路,初步实现了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目的,在学校发展建设上取  相似文献   

10.
专业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培养质量;专业结构是高校专业构成状况,能体现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从黑龙江省地方高校—黑龙江科技学院的专业设置与结构化问题入手,论述地方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对专业结构进行优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The most remarkable aspect of Einstein's 1946 address at Lincoln University is that it has vanished from Einstein's recorded history. Its disappearance into a historical black hole symbolizes what seems to happen in the creation of a cultural icon. It is but one of many political statements by Einstein to have met such a fate, though his civil rights activism is most glaringly missing. One explanation for this historical amnesia is that those who shape our official memories felt that Einstein's "controversial" friends like Paul Robeson and activities like co-chairing the anti-lynching crusade might tarnish Einstein as an icon. That icon, sanctified by Time magazine when it dubbed Einstein "Person of the Century" at the end of 1999, is a myth, albeit a marvelous one. Yet it is not so much the motive for the omission but the consequence of it that should concern us. Americans and the millions of Einstein fans around the world are left unaware that he was an outspoken, passionate, committed antiracist.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