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教育文汇》2004,(12):23-23
“减负”的话题已经被人们议论很长一段时间了对于“减负”的道理,人们大都明白不过.现实中,仍有一些人对“减负”抱有疑虑。为什么?无非是担心“减负”后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无法保证。对此,上海市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学校的教改实践可以打消这部分人的疑虑。该校的教改实践告诉人们,“减负”可以减出高质量。  相似文献   

2.
“减负”是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减负”是手段,不是目的。“减负”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减负”以后如何优化学生的数学作业呢?  相似文献   

3.
颜林忠 《学子》2012,(4):21-22
每年一到开学和期末,为学生“减负”就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就有那么一些人,简单地把“减负”理解为不给学生布置作业,或作业布置得越少越好:“减负”就是减去学生的一切负担,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减负”就是减去一些所谓的“副科”,不得进行补课,不进行各种分析排队等,总而言之,就是不能给学生增加负担,  相似文献   

4.
政策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准确把握政策意图直接关系到政策的实践效能,而对政策意图的把握离不开对政策整体图像的研判。为此,着眼新世纪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政策,运用政策文本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政策文本的数量、类型分布、颁行机构和主题特征等维度进行定量刻画,进而从“减负”政策的时间节点与实践效用、“减负”政策的专门生产与法理效力、“减负”政策的配套体系与组合效率、“减负”政策的内容设定与明确执行等方面展开学理反思。旨在廓清新世纪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政策的图景,不断提升“减负”政策的解释力,最终以“减负”政策的实践效能彰显助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直提倡给学生“减负”,您是如何看待“减负”的?在此过程中,有哪些与之相悖的事情?您是怎么处理的?针对老师们“工作时间很长,压力大”的问题,也提倡给教师“减负”,您是如何看待的?学生的“减负”和教师的“减负”如何做到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6.
当前,举国上下一片“减负”呼声,有老师和家长担心:“减负”会不会减了质量?“减负”腾出的时间学生做啥?从语文学科的角度看,“减负”之后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观察与思考,这对于开拓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众所周知,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陆续出台了众多的“减负”政策和措施,试图在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时至今日,人们虽对“减负”各有褒贬,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相关“减负”政策和措施没有减轻学生对学习压力的体验感,“减负”政策和措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减压”才是“减负”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8.
说起“减负”,有人说,它是顽症,难以根治;有人说,“减负”不能指望一纸行政命令就解决问题,要打持久战;还有人说,学生“减负”,教师“加负”,要搞“战略转移”。一句话,“减负”难。那么,它究竟难在何处?应该如何克服这些难处?我们感到,从人的生命层面考察,从生命意义悟解“减负”,这也算是对“减负”难题的一种“解”吧!  相似文献   

9.
对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家长、学校、教师、社会等各方面会有一定的忧虑。我们不妨把这种暂时的现象叫做“减负增忧”,针对这一点,笔认为学校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向进行探索和努力:一个是“减负增效”,一个是“减负增容”。前是就教师的教学而言,要通过改革,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后是就学校的整体教育而言,要丰富教育内容,增加学生认知的数量,提高其认知层次,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增效”和“增容”,达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对学生进行“减负”工作 ,对于新上岗教师来说是一种契机 ,因为“减负”不减责任、“减负”不减精神、“减负”不减质量 ,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 ,新上岗教师一定要“增压”。1 .新上岗教师增强责任心“减负”减掉的是那些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过重负担 ,其中包括不必要的、重复的作业 ,但应保留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业。教师有责任这样做 ,这对于新上岗教师来说 ,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责任也更大。我们学校就采取了传、帮、带的方法 ,由师傅带徒弟 ,集体备课 ,做到智力资源、经验资源和知识资源共享。不仅使新教师的业…  相似文献   

11.
赵学成 《家长》2023,(11):105-107
<正>“减负”问题,既是教师和父母关心的话题,也是社会重点关注的话题。小学时期的教育,对学生的逻辑思考和兴趣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中,想要熟练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要经过长期的量化训练。但是在“减负”的大环境下,教师教学面临着一个新的任务,即“既要降低学习负担又要提升教学质量”。一、小学数学学科“减负”“减负”对于小学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仅仅依靠政府出台的“减负”政策是不可能完全实施的。学校方面也要按照“双减”的具体要求,实施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生“减负”的关键和突破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若把工作重点放在“不补课、不留作业”上,“减负”工作则步入了“误区”。要真正“减负”,要从强调学生主体性、实施创新教育、成功教育入手。  相似文献   

13.
沈衍珏 《教书育人》2006,(10):31-34
新世纪初,“减负”之风席卷全国,而后的几年里,又似乎有所懈怠,后又轰轰烈烈的重提。而我们紫薇小学从减负之日起,就没再停留过,我们认认真真地减负,切切实实地减负,大张旗鼓地减负,将减负进行到底。“减负”工作究竟如何做?“减负”后学生活动如何指导?这是我们一直以来一直思考,并努力实践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嘉影 《湖南教育》2001,(5):22-22
眼下,“减负”依然是整个社会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电视、报纸与杂志都纷纷登载为学生“减负”的文章。然而,踞的是,却很少有人想到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为我们教师减轻一些负担。  相似文献   

15.
减负,须在“教”上下功夫李健,王如富“如何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心的热点,笔者认为,“减负”首先应从教师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素质,将课堂作为“减负”的主战场。认真坚持“教学五认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方方面面,要想使“减负”达到预期目的,要解决很多问题。本文主要谈谈在当前的“减负”工作中,特别要处理好的两个关系:“减负”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减负”与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刻苦学习精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传播交流的工具,而文言文则是桥梁,是沟通古今文化的桥梁,是承载中华古典文化的工具。但是由于古今汉语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初中生而言,学习文言文无疑有一定的难度。于是乎,许多学校和老师采取了“淡化”、“略化”、“弱化”文言文的教学,美其名曰:减负。其实这种不该“减负”而“减负”的做法,既不符合《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要求,更对学生的后期学习产生了无穷的祸患。  相似文献   

18.
夏艳 《考试周刊》2010,(47):97-97
“减负增效”是我们所期盼的教育教学理想境界。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把握不住分寸,特别是数学学科,课堂上该如何“减负”、怎样“增效”?这是令很多教师迷茫的问题。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能当堂完成作业.就是“减负增效”了。对于“减负增效”的实质理解不透,  相似文献   

19.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与学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已成为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减负”最直接的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减负”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和可持续地发展.文章从“减负”是为了学生发展这一命题出发,从“减负”与“适度”、“减负”与“加负”、“减负”与“增效”三个方面阐述“减负”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就陕西此次“减负新规”而言,虽说1小时的“上限”似科有点千篇一律,虽说学生和家长拒写的“权力”有些缥缈,但以“试点省份”的形式推出减负,可见减负形势之非同一般,亦见相关部门的决心。仅凭此,公众就应给以掌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