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丙利 《垂钓》2012,(11):44-45
在传统钓活动中,不少新手常常把握不好最佳的抬竿时机,不是抬竿早了跑了鱼,就是抬竿迟了跑了·鱼,或者发生鱼把钩子吞到喉咙里的情况。在此,我谈一谈自己多年来的出钓体会,但愿能对新手有所帮助。首先,谈到抬竿时机,就不能不了解影响提竿早、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手竿围钩钓     
赵玉堂 《垂钓》2002,2(4):65-65
黑龙江冯力生钓友:我身边的老龄钓友都有因行动慢而跑鱼的情况,听说有一种微型围钩配手竿的闷竿钓法,无须观漂也照样能上鱼。能不能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3.
海竿跑鱼的原因较多,除钓具的原因外,一些人为的因素也是造成跑鱼的关键,下面仅就操作方面的一些问题细归纳之。  相似文献   

4.
钓大鱼中的“拔河”指的是人、鱼各把竿、线的一头反方向拉,这种情况非常容易跑鱼。“拔河”常常出现在钓者发现鱼咬钩后提竿的瞬间或较短的一段时间里。遛鱼过程中也会发生,但比较起来少一点。因为起竿时,鱼钩突然刺进鱼嘴,大鱼负痛受惊,就会把浑身的劲爆发出来拖着钩、线、竿向外往深水方向逃窜。这时鱼竿一下子还没提起来,人、竿、  相似文献   

5.
王建生 《钓鱼》2007,(5S):37-37
常听钓友说海竿炸弹钩跑鱼,其实手竿也跑鱼,没有哪种钓鱼方法能保证不跑鱼。跑鱼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关键是少跑鱼和避免不必要的跑鱼。要想炸弹钩少跑鱼,我们就应对炸弹钩上鱼过程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6.
鲢鳙全接触     
秦犁 《钓鱼》2006,(5):28-29
鲢鳙鱼讯的不确定性太强了,不管信号强还是弱,是无法保证这一竿中鱼还是不中鱼的。尽管钓其它鱼也有这种情况,但钓半水的时候能够放弃狠提猛抽,提竿悠着点,就像硬调竿钓鲫鱼那样,采取旋腕轻刺,以拿的方式抬臂,鱼的蹿势就不会太强烈,对减少跑鱼是有益的。另外,提竿作拿,也是钩入鱼嘴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7.
郅辽 《钓鱼》2005,(23):40-40
钓竿长了,重了,钓鱼时都是竿把贴臂后跟抵肘,以手为支点,把竿作论臂直扬式。“台钓”用4.5或3.6米短竿,手握竿把,提竿是抖腕式。除了钓竿的长短轻重这个原因外,抢臂与抖腕哪个跑鱼多?或者说跑鱼与提竿有没有因果关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华朝熙 《钓鱼》2004,(4):20-20
钓鱼人都知道,不论竞技钓还是休闲钓,提竿都是关键的关键。没有把握好提竿时机而跑鱼,会带来较多的可惜和遗憾,更糟糕的是将一个好“窝”给破坏了。  相似文献   

9.
一、钓具的选择。3.6米或4.5米硬调手竿一支。也可以用3.6米或4.5米的手海两用竿当手竿用。手海两用竿用起来虽然不像手竿那样灵便,但在绕线轮曳力的作用下,它可以有效地控制鱼的冲撞,大大降低跑鱼的几率。二、钓组的搭配。1.钓线。如果用手竿,钓线可适当粗一些。但并非越粗越好,应该是同样拉力的线能细则细。一般选择2.5~3.5号  相似文献   

10.
郅辽 《钓鱼》2005,(21):43-43
使用传统底坠钓组的时候,只要沉在水下的浮子一粒粒慢慢冒上来,提竿必中鱼。改为悬坠钓组,浮标往上冒,同样提竿不权中鱼率打了折扣还经常跑鱼。于是有如下说法——调标失当。不是钓得太灵,就是浮标本身过于灵敏,改成调低钓高就不会跑鱼了。真的这样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贺建成 《钓鱼》2008,(15):42-43
上午9点到11点是巳时。巳时好钓大鱼,无论是手竿钓,海竿钓,涮竿钓,巳时都是黄金时段。有一种说法,如果越过11点而没有钓上鱼,这一天就可能打水漂了。当然,事情并不如此绝对,但能这么说,足以说巳时钓鱼的重要性。其实,大鱼的觅食时段,并不仅仅局限于辰时,  相似文献   

12.
张兰舸 《钓鱼》2006,(2):23-23
用手竿钓鱼,能否准确地把握提竿时机,是考验一位钓手钓技水平的试金石,也是获鱼多少的关键。本文要探讨的就是——与鱼的品种及个体大小相关不同品种的鱼,摄食的特征也不同,有的鱼吃饵轻柔,有的鱼吃饵凶猛。比如鲫鱼,当它发现食物后,并不马上吞食,而是看一看,转一转,用尾巴扇一  相似文献   

13.
陈中春 《垂钓》2005,5(9):33-33
手竿野钓,在发现有鱼咬钩时,应根据以下几种情况来确定提竿的轻重“挑力”,才能有效保障一提即中,避免脱钩跑鱼。  相似文献   

14.
白瑞东 《钓鱼》2005,(14):38-38
手竿钓鲢的钓具配备与钓其它底层鱼是一样的,只是钩要用大一点(13~15号),因为鲢鱼嘴大,很难钩准要害部位,所以脱钩跑鱼的比例很大。  相似文献   

15.
手竿遭遇特大鱼时多以断线折竿跑鱼为憾事,于是一些志在必得的钓友选用了矶竿。但用了矶竿仍旧跑鱼,其主要原因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6.
李哲 《钓鱼》2004,(17):36-36
在水库,使用手竿钓大鱼往往会受到长竿、死线的局限,而造成断竿、断线、脱钩跑鱼。如何避免不断竿、不断线又能成功地将大鱼擒获,很多人由此想到抛竿。然而,人们在运用抛竿来作手竿钓时,往往因抛竿的竿体较重,长度受限,使钓点过近,难以如愿。因此,矶钓竿就成为钓鱼人钓大鱼的新宠。  相似文献   

17.
陈中春  郭红明 《钓鱼》2009,(3):32-32
手竿野钓,在发现有鱼咬钩的漂讯信号时,应根据以下几种情况来确定提竿过程中的轻重“挑力”,才能有效保障一提即中和避免脱钩跑鱼。  相似文献   

18.
海竿垂钓,最令人懊恼的是坠子挂底,造成丢坠跑鱼。后来,我将连坠线换成细线,使铅坠变成“舍弃坠”。即遇上较大鱼后,若再发生挂底,就可拉断连坠线,舍弃铅坠,保住上钩之鱼不脱钩。  相似文献   

19.
颜恒 《钓鱼》2004,(21):28-28
就国内大部地区而言,晚秋的天气已呈现出朝夕凉冷的气象,我们这里虽然昼夜温差不大,但总体平均气温降至十七八度,鱼对温度是十分敏感的,虽然不像钓谚说的.“七上八下九归潭”那样武断,但也有“降温一度,鱼退十米”的感觉。所以当我们感觉到手竿近岸不再好钓的时候,不妨把抛竿投得更远更深些,钓得更多更大。  相似文献   

20.
邹思全 《钓鱼》2005,(19):39-39
有鱼上钩时担心钩豁鱼嘴而跑鱼。故提竿过轻,如果是大鱼咬钩,竿梢在小幅度“点头”时,轻提竿就容易穿不透鱼嘴。因为大鱼的嘴唇肥厚,会在收线过程中脱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