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牛学钓记     
春天垂钓钓位的选择:春天,万物复苏,大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春天,是钓鱼的黄金季节,“春天水暖好钓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冬去春来,气候逐渐转暖,蛰伏一冬的鱼儿也急需补充营养,许多钓鱼爱好者都想抓住这一难得的好时机出钓,但钓获并不是人人都理想。那么怎样才能在初春时节钓获较多的鱼儿呢?我们认为,春天出钓,除了天气条件之外,钓点的选择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春钓选位的基本知识给初学钓鱼的朋友们。选择向阳背风的地方:春钓大鱼,要钓暖钓阳,钓点应选择在避风向阳的地方,时间最好选在早上八九点至下午四…  相似文献   

2.
垂钓在我国源远流长,我们的前辈通过垂钓实验,总结了许许多多科学实用的垂钓谚语。本文下面采集的诸多钓谚,仅与选择钓位有关,供广大钓友垂钓时借鉴。因时间选择钓位在一天的时间内如何选择钓位?钓谚云:“一日三迁,早晚钓边。”这是依据鱼的觅食规律,栖息地点和生活习性总结出来的。又说:“早晚钓浅水,中午钓深潭”、“早钓近,午钓远”、“夕阳西下,钓鱼最佳”,出于同一道理。为了避开人影和竿影的晃动,防止把鱼惊跑,钓谚还告诫我们:“上午钓西北,午后钓东南”。到了安静的夜晚,河边与池塘仍不乏有诸多垂钓者,此刻下钓则要遵循“夜钓近,晚钓…  相似文献   

3.
炎炎夏日,野外垂钓的效果不及春末、秋季,但如果能借鉴夏日垂钓谚语,巧辨水情和鱼性,掌握好客观规律,选到好的钓位,也能有好的收获。  相似文献   

4.
垂钓者常有这样的体会:在一处不曾垂钓过的湖泊初钓时,鱼儿往往群聚而来,频频上钩;随着垂钓者的人次不断增多和频繁,上钩率渐渐下降,钓获也日趋减少,上钩的大鱼更是寥寥无几。于是,垂钓者大都认为,这是因为鱼儿越钓越少了,以致无鱼上钩。其实不然,这种看法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确,湖中的鱼不可能“越钓越多”,但事实证明,即使是“无鱼上钩”的湖泊也还有成群结队的鱼儿在活动,倘若竭泽而渔,往往是数量可观,且密度也不低。是什么原因导致“无鱼上钩”呢?这就是鱼类的警觉性。也就是说,到了垂钓人次过频时,鱼类就会“知道”:咬钩…  相似文献   

5.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12):12-13
提竿技术:是指在垂钓的过程中,鱼儿被诱进窝内,在吞食钩饵的情况下,垂钓者通过抬臂扬竿,将鱼儿钩住钩牢。大家都知道,悬坠钓组素以高灵敏度见长,其丰富的漂讯语言,以及刁猾鱼儿对钩饵的瞬间吞吐现象,无疑是对垂钓者提竿技术的考验。所以熟练地掌握提竿技巧,将会给你的垂钓活动增添无限的乐趣。当然,采用何种提竿方式,除了个人习惯外,你还得根据所垂钓的鱼种大小,使用的钓具及钓取的方式来确定。下面我们为初学者介绍几种不同的提竿方式:  相似文献   

6.
一、饵料。饵料的恰当运用.是垂钓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鱼儿能否进入您设下的“伏击圈”就饵上钩以及上钩率的高低。如若心中无数用饵不当.即便是再好的季节、天气和钓位垂钓.也往往难免无鱼问津望水兴叹。饵料又分诱饵与钓饵。诱饵方面的谚语主要有:饵料对了口,鱼群跟着走。曲酒泡小米,鱼儿都欢喜。  相似文献   

7.
说起垂钓,既易又难。易,是说手 拿一支钓竿,一投一提,动作十 分简单;是说无论老年人抑或青年,乃 至妇女儿童,只要找到一个称心的钓位,就能钓上鱼来;是说初学垂钓者, 向人学习个把小时,即可独自挥竿。但从实践中看,垂钓绝对不是如此容易简 单!一个热心于垂钓几十年的人,时而 也会一无所获,空手而归。这正是说明 了钓鱼难。那么,难在哪里呢?首先,配制的鱼饵一定要适合鱼的口味,这是一难;二是鱼咬钩时一定要把握好时机提竿,尚须力度得当;三是遛大鱼既费力又费时,弄不好还会脱钩。还有诸如选钓位、熟悉气象、水文知识…  相似文献   

8.
刮风天与无风天垂钓,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诸多不同之处。探讨风天垂钓的技巧,对鱼获量的提高大有好处。风天如何选钓位大家知道,有风的天气比无风闷热天气好钓鱼,渔谚也有“闷热天无鱼钓,刮风天不白跑”和“宁钓风,不钓静”之说。但是,要想提高钓绩,风天选好钓位最为重要!一个有经验的钓手,在风天垂钓大都选择迎风下钩,何故?原因有三:一是风口浪尖处水中溶氧明显增多,鱼儿变得十分活跃。二是被风刮到水边的浮游物明显增多,是鱼儿觅食的好场所。三是水下聚集的鱼明显增多,有利于提高上鱼率。迎风钓尽管是钓鱼人的最佳选择,但有些弊端也着实令…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天气渐冷,鱼儿也随之返回大河深处,准备过冬。对一般垂钓者来说,几回收获不大后,就要收竿等来年春钓了,但钓瘾大者还会日日在寒风中钓个把钟头才罢休。如何延长垂钓期提高钓获量,增强垂钓兴致,是钓友们共同关心探讨的事,下面就个人体会作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初学钓鱼的人,往往对鱼儿吃钩时的提竿时机掌握不好,不是过早就是太迟。我在垂钓中,学习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了一个掌握提竿时机的方法,称它为“动态提竿法”,应用上易掌握并且上鱼率较高。 动态提竿法,就是在鱼儿吃饵钩引起的浮漂(竿梢)的变化过程中,不失时机的提竿,以达到获鱼的目的。首先垂钓中对浮漂(竿梢)的“三态”概念的明确:一是静态,就是钓组入水后,浮漂在无鱼吃饵钩时的固有状态。如星漂在水面上几星,立漂在视目出水几目,无漂钓,竿梢的固定形态等;其二是动态,就是当鱼儿吃饵钩时,引  相似文献   

11.
公历6~8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此时,鱼的活动规律是寻找适宜水温区避暑。因此,垂钓时应在凉水区选钓窝。 夏季垂钓选窝总的要领是:一日三迁,早晚钓边、钓浅、钓近;中午钓远、钓深、钓荫、钓流水。具体要求是:  相似文献   

12.
“夏天到,鱼难钓”。立夏后,白天气温增高,鱼类进入生长期,食欲旺盛。由于气温、水温较高,夏季并不是钓鱼的最好季节,也给钓鱼人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掌握了鱼儿在夏季的生活规律,加之垂钓得法,仍能做到鱼儿满篓。有不少夏钓谚语,都经实践证明了夏天能钓到鱼、多...  相似文献   

13.
回想自己初学钓鱼时,不注意学法,出的洋相,走过的弯路,总结学垂钓7年来的经验教训,我从学习法的角度,探讨了初学垂钓过程,把它奉献给初学垂钓的朋友。我毕竟是个刚入垂钓之门钓技低、钓学浅的人,所谈妥否,万望不吝赐教。 初学钓鱼,大多是从模仿他人开始的,进而尝试、探究。这三种方法,在初学垂钓的全过程中,是同时并存的。即,模仿学习中存在着尝试和探究,只是模仿的成分多些,模仿的色彩鲜明、突出而已;尝试学习中存在着探究和模仿;探究学习中也存在着模仿和尝试。这三  相似文献   

14.
余力  侯建平 《钓鱼》2007,(9X):41-41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天气渐冷,鱼儿也随之返回大河深处,准备过冬。对一般垂钓者来说,几回收获不大后,就要收竿等来年春钓了,但钓瘾大者还会日日在寒风中钓个把钟头才罢休。如何延长垂钓期提高钓获量,增加垂钓兴致,是钓友们共同关心探讨的事,下面就个人体会作一介绍供大家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钓鱼》2007,(19)
钓谚云:三分钓技,七分钓位。每到一处垂钓,选择钓位很重要,钓位选的好,则事半功倍,鱼获满护。钓位选不好,则事倍功半,难享鱼趣。最近我两次在自然水域垂钓中,选择"一  相似文献   

16.
黄旺意 《钓鱼》2009,(23):37-38
“三分钓技,七分钓位”。这句钓谚说明在整个垂钓活动过程中,钓点选择的重要性,尤其在鱼儿少吃少动、觅食活动范围不大、天寒水冷的冬季则更加显著。因为冬季垂钓主要是人找鱼,不是鱼找饵,只有找到鱼儿躲避严寒,  相似文献   

17.
随着垂钓活动的不断普及,垂钓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和发展。在垂钓者中有的是为了“求鱼”和“食鱼”,专为鱼而钓,称之为初级垂钓者;有的是为了健身和休闲娱乐,称之为中级垂钓者;还有的是钓翁之意不在鱼,能达到忘我之境界,称之为高级垂钓者。上述三种人对垂钓活动的领悟程度依次提高,心理障碍逐渐减轻。在垂钓活动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如下类型:垂钓新手由于缺乏垂钓基础知识和经验,不会备饵,不会选点,不会分析鱼情,缺乏主见,因而表现出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对于老钓手来说,垂钓知识和经验丰富,有主见,很少出现从众心理。因此,新钓手只要经过一定时…  相似文献   

18.
冬钓八不宜     
一、要钓晴好天,不宜钓骤冷钓界,有"夏钓阴天冬钓晴,五日阳光如钓春"这样一句谚语,来说明常年立冬后,鱼儿有些渐渐难钓。钓,则首先要考虑选择晴好天气,若连续几日晴天,效果会更好。倘若大气环流的天气,突然几天骤冷而使水温急剧下降,鱼会因这种天气造成的条件反射形成一种后天性的"恐慌",而暂时忍饥挨饿潜入深水中避寒。故此,入冬后,要是正遇上这种天气,即便闲着没事,也不宜出门垂钓。二、选位钓阳面,不宜放弃阴大家熟知的"冬钓阳"这句钓谚,通常理解有两个基本概念:一是指一  相似文献   

19.
垂钓三字诀     
“春钓滩,夏钓潭,秋钓凉,冬钓阳。”这是钓友们熟悉的垂钓三字诀。它的意思是:春天应在浅滩垂钓,炎夏应在深潭下钩,秋季找凉爽的水域甩线,冬寒应寻向阳的水面垂纶。 春天,浅滩之处温度升高较快,水温暖,鱼儿受冻一冬,纷纷光临浅滩;夏季炎热,上层水温度高,手触水面,觉得烫,鱼儿受不了,都逃离浅滩,往水深处避暑;秋天,气温比  相似文献   

20.
徐刚 《垂钓》2005,5(8):30-31
没事与几位钓友闲聊,谈起一个话题:怎样才能找到水中的鱼儿?俗话说:七分钓位,三分钓饵。休闲野钓时如果很幸运地选到了好钓位,那鱼获多半就会令人满意。很多钓友在选择钓位时都会遵循一些谚语,例如春钓浅,钓水暖,钓草空;夏钓深,秋钓阴;钓半岛,窄寻宽,宽处要把窄来找……而这些谚语有时会把人搞得无所适从。其实鱼的活动比我们更有规律,就这个问题我想谈一些个人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