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海 《钓鱼》2006,(4):67-67
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我与钓鱼结下了终生不解之缘。那是多年前的一个周末,同事老王见我闲得慌,便约我到学校旁边的小河边钓鱼。我从没沾过钓鱼竿,更不懂那成套成套的“钓经”便依样画葫芦,学老王用钩穿上,诱饵,随便往水里一丢,然后就盯着水面的浮标,静等“愿者”上钩。过了好大一会儿,浮标终于动了起来,我猛一拉,空的,钩上的蚯蚓却被咬去一大截。如此这般好几次,我禁不住有些烦躁起来,但见老王那副专心致志的模样,实在不便打扰,就独自欣赏起河岸的风景来。那天,风温暖潮润,阳光像一群小蚂蚁,爬得脸上痒酥酥的,听着淙淙的流水声,看着在水面轻…  相似文献   

2.
钟有祥 《中国钓鱼》2003,(11):21-21
我浮漂的感觉,简单而言就是要摸索出当天鱼咬钩的规律,读懂当天浮漂的语言。大凡钓过几次鱼的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同样的调钓目数在前一天钓得不错,第二天照旧就连连空竿;一天之中上午钓得顺手,中午开始那漂就迟钝得体现不出信号。换句话说,浮漂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水域垂钓,大鱼小鱼会随时光顾,要么用小钩专钓鲫鱼,要么 用大钧专钓大鱼,而我竟用小小的5号钩制服了一条大鲤鱼,令钓友们刮目相看。 那是春季的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与钓友在漳泽水库大坝3米深水域用手竿垂钓。一开始用的是一种白色长柄钧,在钓了几条鲫鱼后,突然遇上了大鱼,只一个回合,大鱼便脱钩而去,钩尖上留下了一片大鱼鳞,再一细看,钩尖已弯秃,不能再用,便换上了5号挪威钩,2号“富司达”线,继续抛竿垂钓鲫鱼。钓着约着,浮漂不动了,窝内冒出了大气泡,大鱼又进窝了,我想,用小钧钓大鱼很难,一旦大鱼上钩难免…  相似文献   

4.
代饵测水料     
不少钓友都说:“浮漂不好调。”有时,挂上饵后,还没入水底饵就雾化了,或是雾化太慢,浮漂不灵敏。的确,浮漂可以说是钓鱼人的眼睛,因此,如何调出灵敏度高的浮漂便成了令钓友们头痛的一件事。 代饵测水料的出现便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是一种  相似文献   

5.
不同鱼类,吃食咬钩的动作和方式各有差别,反映在浮漂上的变化也就不一样。垂钓者根据浮漂的变化情况便可知道是什么鱼咬饵上钩了。因此,有些人称浮漂是垂钓者忠诚可靠的"报警员"。浮漂慢慢地从水中升起,谓之"托漂",也叫做"送漂",这时,大半是鲫鱼上钩了。如果托漂偏  相似文献   

6.
事隔10年,记忆犹新。 1985年4月19日,我和钓友老曾骑车17公里来到幸福水库垂钓。 撒窝之后,天还没亮,看不见漂,俩人就地躺了一会。大约六点半钟,我在钩上挂了一整条蚯蚓,开始试漂垂钓。大约过了十几分钟,浮漂突然下沉,抬竿放空,发现蚯蚓被吃了一大半。我马上换了一条大蚯蚓,重新下钩,没多大功夫浮漂又下沉。一  相似文献   

7.
一、小坠是大王 用渔线将鱼钩、坠子、浮漂组合起来的钓组,结构简单,却是一个充满对立的矛盾王国。“三口之家”就有坠漂之间、坠钩之间两对矛盾。坠与漂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坠与钩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相似文献   

8.
我是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第十建设公司的一名职工,业余爱好钓鱼。 今年我公司在天津市大港区炼油厂施工。3月15日,天气小雨转晴,气温2-8℃,我利用午间到离我宿舍不到100米的一个鱼塘垂钓。钓具是“翠鸟”牌3.6米超硬调手竿、“若影”牌3号弹力钓线”、“隼”牌1号金钩和“金达摩”2号浮漂。钓饵是用馒头、喔喔奶糖、泡玉米粒的白酒和塘水调合而成的香甜饵。下竿3分钟后,小鲫鱼频频咬钩,接二连三地被我钓起。突然浮漂没了动静,而且时间长达5分钟之久。我想,可能有大鱼进窝了,便轻轻地将钩提出水面,换上新饵重新投…  相似文献   

9.
郭光清 《中国钓鱼》2006,(10):34-34
今年6月7日,风和日丽,气温25-32℃。我独自一人到单位西边的小沙坑中用两支海竿打爆炸钩。从早晨6时30分一直等到8时20分,换了两遍食,不见鱼儿咬钩。这时钓友常大伟来了。他打好窝,架好竿。半小时后,他说窝子里鱼星乱冒,也不见咬钩。我到他那儿一看,浮漂没有动静,便回到自己的钓位上,又换了一遍食。大伟叫我去钓他窝里的鱼,我想海竿可能没戏了,就拿出7.2米手竿,打算过去试试。  相似文献   

10.
文风 《钓鱼》2008,(10):19-21
《钓鱼》2007年第18期、第19期刊发了拙作“浮漂调校的量化分析”,文中的量化分析部分是在浮漂的总浮力为10目,一只钩将浮漂往下压1目,一只饵也将浮漂往下压1目的理想情况下进行的。然而浮漂的种类繁多,每只浮漂的浮力大小不同,钩有大有小,饵有轻有重,理想状况下一钩压1目,一饵压1目在实际垂钓过程中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11.
“盲钓”     
史为林  郭红明 《钓鱼》2012,(7):26-27
“盲钓”,是指不看浮漂或者看不清浮漂,间隔一定的时间提一次竿,凭时间判断鱼讯的一种钓鱼方式。 “盲钓”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野外钓鱼,遇到风雪雨雾、水流湍急、黑夜无光照等特殊条件,不适宜使用浮漂或看不清浮漂信号时,不采用“盲钓”你就得收竿子走人。当然,“盲钓”也是一种积极的钓法,竞技速钓就有高手不看浮漂钩饵入水后默数一、二、三就抬竿起鱼,而且常常双尾。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元月5日,我从邮局取回邮购的新“促饿鱼饵”后,即按说明配制了诱饵和钓饵。次日就去离城15公里处的白庄水库试钓,在不同钓点打窝3个。过了不到10分钟。窝内有星星点点小泡不停地向上冒,挂上蚯蚓蘸“抢吞”糊饵下钩,不到3分钟;浮漂点动了一下,接着往上送,拉上一看是一条近500克重的鲫鱼。后又接二连三钓上十几条,但一条比一条小。我又去另两个窝钓,也是如此。后来又少续了一点窝,约休息了不到15分钟,再试,不到1分钟,浮漂不见了,一提竿,年还未提起,渔线就断了,只看见水面掀起一个大漩涡。我马上换了一支7…  相似文献   

13.
今年7月 23日傍晚,我与钓友苏伟到大伙房水库对面沟钓场夜钓。我的 两支抛竿用的是9号“你玛卡兹”爆炸钩,挂的是掺“钓鱼王”鲤鱼香精的糟饵。上半夜钓上了一些鲤鱼、鲫鱼,午夜时分便无鱼咬钩了。 下半夜2时左右,我见许久不咬钩便提竿换食,哪知一提竿却没提动,就像挂住了水底的大石块,于是用力扬了几下竿,想把钩拽下来。正在这时,一股巨大的拉力传到我手上,竿梢上的夜光棒一下子扎入水中,“狼王”5012型绕线轮的曳力器“吱吱”地响了起来。我急忙喊苏伟打开手电准备抄鱼。大鱼拽着线冲了二十多米才停住。我没等大鱼喘…  相似文献   

14.
5月22日,星期五,头天下了一整天中到大雨。第二天我特意起了个大早,整理好钓具,急匆匆来到为我们全镇供水的小水库。来到水库旁,发现一条小水沟正哗哗地往水库里灌水,遂决定就在此垂钓。我的钓具是“东野”5412手竿,主线是“潮流”1号,线径0.165毫米,钩是“伽玛卡兹”9号钩。诱饵是酒米拌细糠。因为垂钓对象为黄颡、鲫鱼,故选择红蚯蚓为钓饵,撒窝下钩后,鲫鱼、翘嘴鲌频频上钩,一阵手忙脚乱之后,浮漂突然安静了下来。天空也开始下起了小雨,这时,在浮漂前  相似文献   

15.
巨生 《垂钓》2001,(6):11-11
先说手竿钓。草鱼咬钩,浮漂一般先“点动”一下,接着鱼边吞钩边离开窝点。浮漂表现多为先升后沉,动作柔和缓慢,连续沉浮两三次,最后斜向徐徐拖走。若是浅水,则浮漂平斜移动,且持续隐约可见。浮漂沉入4-5目时提竿,时机恰到好处,钩得深、钩得牢。若浮漂点动时或刚下沉1-2目就提竿。  相似文献   

16.
生死恋 2002年5月下旬,我到乌鲁木齐西郊后沟鱼塘垂钓。选好点,打好窝。鉴于该塘芦苇多,为减少挂钩,我将台钓双钩去掉一只,改成单钩。一切准备停当,发现窝中已有鱼星,便抛钩入水。漂刚站稳,就见浮漂稳稳下挫两目,我手腕一抖,感到很沉,遛了3个回合,将鱼拉到芦苇被割掉的水边。鱼头一出水,奇了,另一条鱼前半截紧贴其身。我将抄网下压。眼疾手快,两条鱼一齐进了抄网,被我提上了岸。“两条!”我喊了一声,左右的钓友都放下竿过来看。当知道我只有一只钩,钩上却有两条鱼时,都愣了。一位爱奇思妙想的钓友解释说:“这是两个坠入爱河的情侣,  相似文献   

17.
斗青记     
许建民 《垂钓》2006,6(12):64-66
“老王,有口儿了,有口儿了!”老王打开手机就听到李鬼子这句没头没脑的话。“是不是又狠狠地爽了一回?”老王不温不火地问。“过瘾得很哪!钓起一条三十多斤的青杆(青鱼)。”“是真的吗?”老王拉长声问道。电话那边的李鬼子听到老王哼哈的口气急了,“怀疑本人的诚信度是不?那我不说了。”嘟嘟嘟,李鬼子挂断了电话。  相似文献   

18.
初学钓鱼的人,往往对鱼儿吃钩时的提竿时机掌握不好,不是过早就是太迟。我在垂钓中,学习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了一个掌握提竿时机的方法,称它为“动态提竿法”,应用上易掌握并且上鱼率较高。 动态提竿法,就是在鱼儿吃饵钩引起的浮漂(竿梢)的变化过程中,不失时机的提竿,以达到获鱼的目的。首先垂钓中对浮漂(竿梢)的“三态”概念的明确:一是静态,就是钓组入水后,浮漂在无鱼吃饵钩时的固有状态。如星漂在水面上几星,立漂在视目出水几目,无漂钓,竿梢的固定形态等;其二是动态,就是当鱼儿吃饵钩时,引  相似文献   

19.
彩棋     
自从老王在胡同里下棋以来,我就没见过他输棋。时间长了,大家也就习惯了,认为输给老王是正常的,而且输棋的人还都多了句口头语:“老王那是王嘉良的弟弟!”  相似文献   

20.
春天出钓     
每年的春天榆钱一坠满枝头,河湖的水温就比较适于垂钓了。前两天趁天儿暖和,我抽空去水库试着钓了一次,居然收获颇丰。天刚蒙蒙亮,我就背着渔具和各种“行头”从家中出发了。翻过高高的拦河坝到水库南岸边,顺便搭养鱼人的船,渡过清幽幽水面包围着的几个小孤岛,就到了一个伸进库水里的山舌头形成的安静的浅滩。“春钓滩,夏钓潭”,春天浅水处光线充足,水温相对高些,加之这里邻近网箱,易吸引鱼群,因此是个不错的钓位。我迅速支架。绑钩、上饵,当水中带饵的钩子将漂儿拉直仅露在水面上半截红色浮漂时,我朝浮漂处撒了几把香油白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