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源科学》2007,29(2):F0003-F0003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于1992年4月,是由原土壤与植物营养系、土地资源系、农业气象系和遥感研究所等单位组建而成。学院下设2个研究中心:资源科学中心、生态环境科学中心,1个实验教学中心。资源科学中心下辖土壤与水科学系、土地贤源管理系和农业气象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郑大玮,男,汉族,1944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先后在中国农科院、北京市农科院、北京市气象局工作。现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减灾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政府减灾专家顾问等十多项学术职务。曾任世界气象组织农业气象委员会咨询工作组成员。  相似文献   

3.
郑大玮,男,汉族,1944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先后在中国农科院、北京市农科院、北京市气象局工作。现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兼任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减灾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政府减灾专家顾问等十多项学术职务。曾任世界气象组织农业气象委员会咨询工作组成员。  相似文献   

4.
苗宇新,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1996年河北农业大学硕士毕业;1999年12月美国西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硕士毕业;2005年1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毕业;2005年2月至2006年12月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精准农业中心做博士后工作;2007年被中国农业大学作为优秀人才引进回国工作。他与国内外同行、  相似文献   

5.
冯利平山西省榆社县人,1962年生。现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应用气象系副主任,系统模拟与软件技术实验室(SMST)负责人。兼任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学会理事、国际农业气象学会(INSAM)会员、菲律宾作物科学会联合会(FCSSP)会员、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评价与气候环境室客座专家。主持或主要参加了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农业部“跨越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AR)研究项目等28项,参与编制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家抗旱预预案”和“北京市抗旱预案”。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SCI、EI、Agris Agrindex、CAB Abstracts等收录多篇,主编及参与著作4部。目前,主持“十一五”“863”计划“主要大田作物(小麦、水稻、玉米)模拟模型及区域仿真系统研究”课题,主要参加国际农业研究咨询组织(CGIAR)“挑战计划”项目、“十一五”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调控技术研究”和“863”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精准农业技术与装备”重大项目。  相似文献   

6.
李保明1961年1月出生,浙江缙云人。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农业大学985工程“现代农业工程与信息化科技创新平台”主任,农业部设施农业生物环境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国际农业工程学会(CIGR)农业建筑/结构/环境/设备分会执行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畜牧工程分会理事长等职。多次赴美国、丹麦、德国等高校与科研单位作访问教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科技进步奖、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及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奖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相似文献   

7.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资源和环境纳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中,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析2001—2012年中国30个省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成分,考察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趋势,其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从区域差异来看,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东部地区农业创新者表现最为突出,中西部地区表现不太理想,面临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1月5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在昆明签署了《云南省人民政府—中国农业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了新一轮省校农业科技合作。签约仪式在昆明震庄宾馆举行,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秀领出席仪式,时任云南省副省长何金平代表省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签订协议。  相似文献   

9.
《学会》2007,(7)
<正>2007年3月21日,辽宁省科协组织有关省级学会在沈阳举办了2007年辽宁农业灾害预测及减灾对策科技论坛,来自农业、林业、气象、水利、环境科  相似文献   

10.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潘丹  应瑞瑶 《资源科学》2013,35(7):1329-1338
传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很少统筹兼顾资源和环境约束,无法反映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真实绩效.本文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将水资源和农业面源污染因素纳入传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测算分析了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1998-2009年30个省份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成分.研究结果表明:①是否考虑资源环境约束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算结果具有显著影响,并可能导致政策误判;②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低于传统不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测算结果,我国的农业经济呈现出以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③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东部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面临着农业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科技兴农,长久以来,农业都是一个国家生存的根基,但在为农业发展不断注入科技因素的同时,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业废弃物也在不断增加,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得不到充分利用,由此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生态环境的安全,也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有时候,换一种思路,也许会发现许多新的机会。既然大量农业废弃物的产生不可避免,何不利用这些废弃物来改善生态环境呢?这正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张涛每日都在思  相似文献   

12.
赵礼铮  何学勇 《学会》2007,(7):49-50
<正>陕西省气象学会成立于1959年11月,在47年历史,组建了天气气候、大气探测与气象装备、应用气象、遥感与环境气象、气象电子信息通信、城市  相似文献   

13.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可以起到对农业气象灾害的防范作用,给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效保障了广大农民的经济利益,因此做好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工作至关重要。赤峰市气象局自2017年实施中心气象台的改革后,旗县气象局主要气象服务工作就是短临预报和预警发布,本文将探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意义和具体策略,以期能够大幅度提高气象预报的精准性,最大程度的降低农业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从而为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大众科技》2011,(5):3-3
粮食安全是否只能寄希望于生物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土壤、作物管理能在多大程度上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如何解决作物高产与资源高效难于协调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陈新平、崔振岭、张福锁等研究人员认为,与生物技术期待同等重要的土壤一作物体系综合管理,一样可以在保障粮食安全和资源环境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气象为农业服务一直是气象工作的首要任务。气象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密切,农村是气象工作最广阔的领域,农民是气象服务最广大的对象,气象服务在生产中是不可以缺少的要素,是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气象部门在防台、防汛、抗旱等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和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的服务中效益显著,并在合理开发农业资源、依靠气象科技振兴农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的气候千差万别,农村仍然属于气象服务的边远地带和防御气象灾害的薄弱地区。  相似文献   

16.
人物视点     
秦大河,1947年生,地理学家,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中国气象局局长。参与和领导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三、四、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以及中国气候环境演变评估工作,为深化认识气候变化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积极倡导冰冻圈科学概念,从冰冻圈与其他圈层相互作用以及冰冻圈变化的适应对策方面构建了冰冻圈科学的理论框架,创建了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新理念,实施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使中国气象科技事业发展步入新阶段。曾获国际气象组织奖(IMO)、2013年沃尔沃环境奖等荣誉。  相似文献   

17.
赵礼铮  何学勇 《学会》2007,(6):63-64
<正>陕西省气象学会成立于1959年11月,已有47年历史了,已经更换了九届理事会,现在是第九届理事会执政,组建了天气气候、大气探测与气象装备、应用气象、遥感与环境气象、气象电子信息通信、城市气象服务、雷电防护、航空气象、大气物理  相似文献   

18.
遥感技术20世纪60年代初兴起,至70年代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航天遥感时代。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考古、水文、气象、地质地理、农业、林业等领域,成为一门实用的空间探测高技术技术。未来,遥感技术无疑将拥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9.
<正>优化学科设置为国家农业发展出力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7年经原国家计委批准,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运行并对外开放,是一个以应用基础科学研究为主,并承担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的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综合性国家级开放实验室。现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农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经科技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易受灾害天气的影响。农业生产是在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中从事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过程,生产结果的优劣都与天气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农业生产离不开精确、密集的天气预报信息。如果能够找出灾害性天气形成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会促进农业生产与农民增收。围场县地貌复杂,山区、山丘、平坝均有分布;农业是其支柱产业,种植业主要有土豆、玉米、谷子等。近年来,随着围场农业迅速的发展,生产结果的不断调整更新、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以及气象预报事业在农业生产中的不断深入研究,使得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农业气象服务内容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现状,农业气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