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青铜纹饰丰富多彩,这些经典艺术的文化内涵深刻地影响着浸润着中国篆刻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可分为三大类:几何纹,动物纹,人物活动纹。古代青铜纹饰对篆刻艺术的影响体现在:青铜器形制对印钮艺术上的影响及运用;青铜纹饰在印章边款艺术上的应用;青铜器纹饰在篆刻印面章法和字法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商代晚期是我国古代青铜嚣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青铜铸品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和提高.青铜器艺术成就也是前代不可比拟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青铜器的纹饰艺术,文章意从形式美的原理对商末青铜纹饰予以分析,展示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青铜器集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于一身,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作为青铜器重要组成部分的青铜纹饰,因其繁缛华丽富于变化,且文化内涵丰富,激发了人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在安徽枞阳地区保存的大量史前至商周时期的遗址中,出土许多颇具特色的青铜文化,器物造型别致、纹饰华美。以青铜方彝为例,器物纹饰精美细腻、巧于构思、组合奇特,包含了兽面纹、夔纹、鸟纹、蝉纹等多种纹饰,突出展现了青铜器的纹饰之美。时至今日,青铜器的纹饰艺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仍被广泛运用,闪烁着广博、精深的文化之光。  相似文献   

4.
兴化府城隍庙角叶使用了独特的象首纹进行装饰。作为传统祥瑞体系的重要部分,象纹在中国纹饰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古代青铜器常以象首作为器身装饰,汉代佛教的传入加深了中国本土对于象的崇拜,民间传统中也有以象为核心的符号体系,海上丝绸之路也促进了象图像的传播。基于区域范围内民间信仰的局限并综合以上因素可以推测,兴化府城隍庙象首纹角叶是佛教等多元宗教、民间传统乃至青铜礼器艺术等因素共同影响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青铜器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高超的冶炼替造技术,同时也代表了中国古代较高的艺术水平。古代青铜器的纹饰有着鲜明的艺术色彩,也反映了中国古代铸遣工匠的高超艺术。纹饰一直以来是考古学家断代的基本依据,研究青铜器纹饰构造具有宗教,美学,文化等多方面的研究意义。文中,首先介绍了青铜器纹饰定名.分期.类别等基本知识,然后以几何对称为切入点,对青铜器纹饰的构成法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商周时期作为王权象征的青铜器,除造型有其一定的规制外,纹饰亦独具时代特征,以饕餮纹、龙纹、羹纹、鸟纹、蝉纹以及后来的窃曲纹、重环纹为主的纹饰,给人以威严、庄重又神秘的感觉。青铜纹饰的这种风格,直到礼崩乐坏、王室衰微、诸侯兴起的春秋时期才有改变,表现一定社会生活情景的写实性纹饰开始出现,狞厉的美逐渐为清新的艺术风尚所取代。这些写实性纹饰按其制作工艺区別,可分为铸造、针刻和嵌错三种类型,其中,在青铜器上嵌错金属纹饰的技  相似文献   

7.
刘娟 《鸡西大学学报》2012,(10):143-144
中国商周时期青铜纹饰艺术精美而神秘,一直是古今中外艺术家研究和学习的宝贵典范。试从现代艺术构成的角度,通过对商周青铜纹饰的秩序与层次、纹饰的渐变以及纹饰的虚实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古代青铜纹饰里的空间表现。这不仅对青铜艺术有了更新的认识,而且对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开拓了无限空间。  相似文献   

8.
<正>大观念:在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中了解古人的思想观念,感知中国青铜艺术之美。基本问题:1.文物上的凤鸟形象如何传递它特有的故事性及艺术性?2.如何在不同时代的传说中主动感知,描述出自己想象中的凤鸟形象?3.如何在不同时代的青铜器上,找到不同风格特征的凤鸟纹装饰?4.通过怎样的思维转换,可将青铜器上的装饰语言进行自我表达的原创呈现?  相似文献   

9.
鸱纹在商代后期至西周早期的青铜器造型和纹饰中占有很大比重,并且易于辨认,鸱即猫头鹰,用它作为祭祀重器的装饰纹饰,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本文试从商周时期的青铜形尊、卣的艺术特征分析开始,通过青铜器社会中的功用以及原始人类的图腾、崇拜及商周先民思维习惯、社会风俗入手,分析一下形尊、卣的社会本质及内涵,有助于我们理解商周社会的宗教、礼仪、艺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淮河中游地区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纹饰以鸟纹和纤密的蟠螭与蟠虺纹构成韵律感极强的主体纹饰,具有活泼、自由、生动鲜明特点。其纹饰特点的形成是因为东周政权对本地区统治力的减弱,根植于本土文化的深厚积淀以及淮河中游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形成了这里青铜纹饰兼容并蓄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青铜器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人类古代灿烂文明的载体之一。它以品类繁多、造型精致新奇、纹饰缛丽神秘、铸造技术先进完美,在世界艺术史、冶金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青铜,是红铜、铅、锡的合金,今人之所以称之为“青铜”,是因为这种合金经几千年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绿色的锈。西亚、南亚、北非等地进入青铜时代大约在6500年之前,我国在距今5000年左右才出现青铜器,时代虽晚,但有大量的证据证明我国的青铜是独立起源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动物纹饰种类繁多,变化复杂,烘托着一种严肃静穆神秘的气氛,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早在夏、商、周时期已进入青铜器制造的鼎盛时期,并且表现出兀立不群的艺术风貌,这与其独特的纹饰是分不开的.由于点、线、面自身特性所致,使得早期青铜器纹饰显示出高度的抽象性和表意性.视觉元素点、线、面在青铜艺术中被组合、重构成充分体现奴隶制社会精神面貌的新形象,与造型结合所产生的精神威慑力是任何艺术所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14.
虢国青铜器纹饰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以其精美多样性在中国青铜器发展上占有重要一席,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虢国青铜器纹饰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趋向朴素、明朗、简洁,反映了虢国文化独特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审视中国古代装饰艺术的发展历程,有相当一部分遵循着从写实到图案化、从具象到抽象、从再现到表现的发展规律。通过对彩陶纹饰、玉器形制以及青铜器纹饰的图案化、抽象化和表现化的历程描述,指出这一演化规律受到人们装饰技巧的提高、审美意识的深化、艺术观念的需求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可能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6.
时下谈论中国古典美学,皆津津乐道于青铜饕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究竟什么是饕餮?它为什么会成为古代青铜器的主要纹饰?人们却并没有搞清楚. 李泽厚先生《美的历程》中,专列了《青铜饕餮》一章,曾试图探讨这一难题.他指出:“饕餮究竟是什么呢?这迄今尚无定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兽面纹.是什么兽?则各种说法都有:牛、羊、虎、鹿、山魈…….本书基本同意它是牛头纹.但此牛非凡牛,而是当时巫术宗教仪典中的圣牛”.为什么是圣牛呢?他解释说:古史  相似文献   

17.
青铜是以铜为主(基)的合金的一种,中国古代青铜器主要是锡青铜,即铜(Cu)与锡(Sn)的合金,此外还有少量铅青铜(铜与铅[Pb]的合金)、铅锡青铜(铜与铅、锡的合金)等。在中国古代文献及青铜器上的铭文中,称铜及青铜为金。例如《周礼·考工记》:“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西周武王时期的利簋铭文:“王在阑师,锡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这是因为锡青铜的颜色  相似文献   

18.
虢国墓地为西周大型邦国贵族墓地,上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先后两次大规模发掘,出土了众多的西周中晚期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大多为青铜礼器,有少量的明器.从器物类型学的角度看,这些青铜器的纹饰、造型、范线、垫片以及制做方法等均属青铜礼器鼎盛时期的产物,具有器形固定化趋势和不断创新两大特征,在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认为该批青铜器应为鼎盛时期的产物,但达到全盛的虢国青铜器在西周晚期显然已有了衰落的前兆,这些可以从其固有的诸多特征上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9.
青铜器漫谈     
在我国考古学上,青铜器主要是指夏、商、周三代用铜锡合金铸成的器物。青铜器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不仅以优美的造型,绮丽的纹饰和古朴的书法使艺术家赞叹不已,而且许多青铜器还有铭文,为史学家提供了研究古代社会的珍贵史料。从宋代开始,学术界就兴起了以青锕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金石学。长期以来人们从艺术、语言文字和历史等各个方面,对青铜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成绩斐然。下面,我们就以漫谈的形式,简单介绍一些青铜器方面的知识。一、青铜器的制作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因为颜色发青,所以叫做“青铜”。解放后,在河南省的郑州、安阳和洛阳等地都发现了商周肘代的铸铜遗址,其中安阳晚商的铸铜遗址竟达一万多平方米。在遗址中出土了许多用陶土制成的“将军盔”(炼铜用的坩锅,因形状象倒置的头盔而得名)、铸范和铜渣。考古工作者对这些  相似文献   

20.
从神坛走向生活--我国古代青铜器造型与纹饰演变原因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古代青铜器造型与纹饰演变的原因.论述了生产力的发展、青铜器功能的变化、"制器尚象"的哲学思想、人与动物关系的变化,以及政权的更替、统治者的意志对我国古代青铜器造型与纹饰演变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