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依据庐山书院文化独特性,提出“望、闻、问、切”的旅游开发策略。书院文化旅游开发策略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对于提升庐山书院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弘扬庐山传统文化精神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以“东坡文化”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建设以“东坡文化”为主题的书院式育人场域,通过开发多维拓展、有机融合的“东坡书院”课程,构建符合“双新”背景、具有地方特色的“东坡书院”课程体系。学校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推行知行合一,促进学生素养提升;推动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境界;提升学校品质,辐射并服务区域发展,在普通高中课程建设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书院是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官学和私学的补充。如今,书院在育人的同时还承载着怎样的使命?范老师在介绍四海孔子书院、苇杭书院和什刹海书院的过程中,指出了现代书院的社会功能。各个书院虽然各有特色,但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是相同的。由此,范老师认为,我们应该树立“书院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标志,书院兴,则民族文化兴”的信念。  相似文献   

4.
白鹿洞书院以其悠久的办学历史,深远的文化影响而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如今白鹿洞书院依然环境优美,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书院的教育精神和文化意义得以传承和发扬。白鹿洞书院正在以一种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站在广义的书院文化这一视角,审视书院文化在古代日本的传承与演绎,一可以梳理出作为官立的大学寮;二可以提示出作为私立的大学曹司。日本不仅承袭了中国的汉字文化、科举文化、儒学文化,更承袭了来自中国的书院文化。不过,在经历了大学寮的“消逝”之后,日本教育逐渐呈现一种“本土化”的转向,也就是以“往来物”“有职故实”为教育内容,标志着日本书院文化的转型,亦为后来江户时代“书院文化”的勃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童县城 《教育文汇》2014,(18):20-20
今年暑期,笔者参加了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华传统文化研修班”。在港短短一周,聆听了几位教授的讲演,并与两岸44名中学教师及校长进行了交流。 赴港之前,以为那里只有熙熙攘攘的游人、拥拥挤挤的高楼、霓虹闪烁的店铺。可到了新亚书院,方知香港也是个有着浓郁文化味的地方。这里有一大批沉潜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河的巨擘鸿儒于灯红酒绿背景下潜心做学问,致力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中国历史和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7.
湖湘文化中的“实事求是”内涵异于考据学中的“实事求是”,是经世致用的方法论。“实事求是,不敢不勉”是湘籍士人的座右铭。城南书院在经世致用方面的教学改革领全国之先。城南书院改制为现代师范学校后,其优良教育传统“实事求是”被确定为学校教养学生要旨。毛泽东求学、工作于湖南第一师范8年,深得该校教养学生要旨堂奥,在随后的革命生涯中把实事求是的湖湘文化传统改造成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命题,成为了世界最大政党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每一个地区都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大力宣传、营造环境、教育引导、活动氛围和教师示范等途径利用所在地珍贵的地方文化资源,同时要以地方文化为“用”而不是为“体”,反对不加分析地盲目弘扬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9.
南溪书院生态文化建设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尤溪最能体现朱熹理学文化的无疑就是南溪书院。考察南溪书院建设的历史,可以发现世人对南溪书院有着特殊的情结。打造朱子文化城的核心应该是南溪书院的建设。目前南溪书院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文化意蕴尚不能充分体现朱子文化的精髓,不能很好地为朱子文化城的建设服务。南溪书院的建设应始终贯穿生态与文化两条主线,做好生态文章,提升文化品位,借“海西”发展的东风,促进尤溪经济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礼善”文化是以“礼”和“善”为价值取向的文化。这一文化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遵规守纪、尊老爱幼、尊敬师长的思想和行为。“礼善”是宁波市惠贞书院的核心文化,在建设“礼善”文化中,学校建构了清晰的实施框架,并从制度、环境、策略、课程、活动等五个方面明确了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1.
“汉文化”概念在被广泛使用的同时,在有些地方存在着理解混乱和名不副实的现象。“汉文化”本意指汉族文化,外国人和一些国人也习惯称中国文化为“汉文化”;“汉代文化”、“三国文化”不宜被含混地称为“汉文化”;“汉水文化”、“汉中文化”更不能与“汉文化”概念等同。“汉文化”、“汉代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形成过程复杂,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轻易称其为发祥地。  相似文献   

12.
<正>安庆师范学院与皖江文化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清代光绪二十三年。发源于桐城派的清代安徽省学敬敷书院移建于此。“敬敷书院”长廊、安徽大学红楼作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安庆师范学院百年办学的历程:敬敷书院换校名、迁校址、改校制,昭示着皖江文化的和合内涵。 一 安庆敬敷书院是清朝安徽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官办书院。1652年(清顺治九年),江南省操江巡抚李曰芃在安庆建立了培原书院:1733年此书院由私人办学改为官办;1736年换名为“敬敷书院”。桐城派领袖、经学大师姚鼐于乾隆四十五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作为本地区的一个文化载体,地方高校在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和创新等职能的同时,也受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坚持“以文化人”、重塑大学文化,坚定“服务理念”、摆脱功利化,坚守“学术文化”、远离官本位,是我国地方高校走出文化危机,早日形成特色,实现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4.
书院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独立于官学体制之外,在传统中国社会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的办学。明清时期书院面对社会大众、民间社会,从唐宋时期建立之初的私密性向公共性转变,从纯学术走向世俗,承载着精神气质和文化传承使命,大众化、多元化、开放性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从而辅治教化,移风易俗,振兴地域文化,服务地方社会。  相似文献   

15.
厦门筼筜湖区域的历史变迁可谓是有“海上花园”之称的厦门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个缩影,从清朝时的“筼筜渔火”到20世纪70年代的“围港成湖”,再到20世纪90年代的筼筜湖污水治理与1993年厦门白鹭洲“梦之岛”建设,直到2003年后开始文化建设白鹭洲公园,通过建设文化场所,举办文化活动,创设厦门筼筜书院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活动基地,在城市的历史变迁中开创了一种城市文化建设的模式,值得我们研究思考与实践推广。  相似文献   

16.
义勇  肇银 《江西教育》2009,(11):12-14
奉新县位于南昌市近郊,是世界科技巨著《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的故乡,是佛教“天下清规”的发源地和宋代胡氏“华林书院”的发祥地,素有“仙源灵境”的美誉。这里历史悠久,孕育了闻名遐迩的农耕文化、禅宗文化和书院文化,重学兴教之风源远流长。随着奉新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奉新教育面临的难题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7.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稻果程标≯盼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作为学校语文教学的主要场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汇的地方,是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碰撞的地方,是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相吸收的地方,是书本文化和生活文化融会贯通的地方。因此说,课堂是传授和学习文化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8.
建立融合课程的一个渠道是创建融合性校本特色课程。兴文县香山民族中学展开学校文化主题统领的特色课程建构,即在“融生”文化主题统领下,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融合创生了书院课程、民族课程、劳美课程、研学课程等四大融合性特色课程。每类特色课程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书院课程指向书院文化培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民族课程重在以民族文化铸造精神之魂;劳美课程重在融合启智;研学课程重在知行合一润泽心灵。这些课程既有多种资源的融合,也有五育元素与价值的融合生长。  相似文献   

19.
莲池书院虽是“于政体(而)得”的政治产物,但其开放的办学理念与宽松灵活的管理规制,使其能广招天下英才,形成“贵”、“斌”、“雅”、“聚”的独特文化魅力。其率先开设西学的课程体系改革与招收国外留学生的国际化眼光与气魄,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而且显示出传统书院向现代型大学转换的趋势与诉求。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书院是现代学术文化社团的前身,“书院”育人模式为现代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学术文化社团活动已经成为育人的载体,给学生提供更加充分的科研实践机会和广阔的平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使得学生求学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探求型”转变.研究学术文化社团的建设,探讨其发展规律和方向,有助于推进学风建设,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术文化社团规范和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