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两个重要文件的下发,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开展书法教育、创建书法特色学校的热潮。厘清书法特色学校以及与之相关的书法特色项目、书法特色课程、学校书法特色的概念,同时,就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作一些理性分析,为有志于创建书法特色学校的同道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2.
正常熟市周行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常熟市特色项目学校、江苏省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考点、全国百佳书画特色教育示范基地。为让全校学生在学校特色文化陶冶中都能收获终身受用的本领,2007年,学校确立了以书法教育为特色,以"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为办学理念,提出了"习、正、立、品"的新校训。  相似文献   

3.
张晓霞 《湖南教育》2014,(12):48-50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书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孕育的艺术瑰宝。而我一直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传承这样的艺术瑰宝。红星二小在创校之初就有这样一个教育梦想:希望孩子们能儒雅博学;希望孩子们能传承祖国的文化,读好书、写好字;希望老师们都能享受教育的幸福。基于这样一个梦想,我们倡导“以文化创特色,以特色求发展”的理念,在学校创建之初就设立了书法校本课程,开展了一系列书法特色教学活动,着力打造书法特色学校,争创全国写字实验校。  相似文献   

4.
始建于光绪年间的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教育部相继颁布《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后,学校的书法教育工作在写字课教学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并完善。2016年,宿迁市实验小学根据实际确立了"翰墨书香,立字树人"的特色课程,构建"复式与融合"的书法课程体系,全方位地发展书法教育特色,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正>有人曾这样形容书法:"一张白纸,一杆瘦笔,五千年的孕育,黑与白的交汇间,舞动出中华的优雅。"将"书法"与"人文情怀"结合起来,遵循"创造适合师生梦想的教育生活"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书法教育的显性与隐性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东莱小学的书法教育,以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态势,奏响了艺术教育的华彩乐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书法教育的引领下,东莱小学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与品牌,学校积极营造浓郁墨  相似文献   

6.
<正>让每一个乡村儿童都能享受艺术的熏陶和滋养,追求美好志向,润泽美丽人生,是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小学教育人共同的梦想。作为苏州市小学课程基地和学校文化建设项目学校、"新时代苏州有效教学研究"项目实验学校,学校积极开展"全美教育"实践探索。近年来,学校进行了"全美"艺术特色文化课程建设,打造"伙伴式学习"生长课堂,开发了"创意刻纸""高雅艺术"等校本课程,开创了农耕乡土文化项目拓展课程。学校还主动与少年宫合作,开设管弦乐、芭蕾、刻纸、陶艺、威风锣鼓、合唱等精品社团,丙烯画、书法、速写等普及社团,让乡村儿童与美好相遇。  相似文献   

7.
<正>"书香墨韵、和谐并进"是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四小学的办学特色。自2011年9月我校的毛笔书法课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35年级中开展,每周每班一节毛笔书法课。现今我校书法教育已经走过了6年,学校先后被评为内蒙古书法教育实验学校、内蒙古书法教育示范学校。  相似文献   

8.
对于九年一贯制学校来说,学生能在长达九年的学校教育中获得终生受用的本领,通过书法特色教育来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将是非常有益的事情。学校开展书法教育探索实践的道路,需在深度挖掘开展书法教育的缘由、设置书法教育课程及开发校本教材的历程、指导书写的方法和书法育人功能发挥等方面找寻方向,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9.
龚明 《湖北教育》2013,(7):26-27
近几年来,十堰市东风教育分局52小学(以下简称"52小学")把书法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通过开设书法教育课程,努力践行"书品即人品,写字学做人"的特色教育理念,成效显著. 建立书法教育课程体系,让特色建设有章可循 课程管理体系.一是组织保障体系.建立"书法教育领导小组——教务处——书法教研组——书法教师"组织管理体系,书法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亲自担任,成员包括分管书法教育工作的副校长、教务主任、语文教研组长、书法教研组长、书法骨干教师等.  相似文献   

10.
1989年,我校开展写字教学研究,构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写字—书法教育"特色教学策略,形成了写字教学特色模式."十一五"期间,我校开发了校本课程——《书法与中国文化》,构建了以书法文化推动书法技能提高的特色课程. 我校以"以墨育德,以墨启智,以墨健身,以墨陶情,以墨联社,以墨温家"为主题,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其中,人文的管理、人文的教育、人文的课程是学校文化的精髓.我校以翰墨香满园的校园环境,运用人文管理的特征,以及书法文化的课程,培养师生实现"我大气、我正气、我雅气、我锐气"的目标,不断探索写字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书法艺术作为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与汉字文化相依相伴共同演变成长。笔者所在的灌南县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开展悦纳教育特色办学的学校。本文基于悦纳教育视域下的小学书法教学研究,以"悦动汉字"书法课程的构建与实践为主题,探讨"悦动汉字"书法课程内涵与追求、"悦动汉字"书法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策略,力求依托"悦动汉字"书法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助推师生书法文化素养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2.
尽管教育部颁布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但书法教育进校园、进课程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很多学校囿于种种困难止步不前。如何真正落实书法教育,建设墨香校园?书法特色起步学校需要重视书法教育与语文学科的融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加强练习,高度重视书法师资培养,提升青年教学书法水平,可以先从硬笔书法做起,逐步过渡到软笔书法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书法活动形成习字育人的文化风尚。  相似文献   

13.
在使用电脑机会越来越多,"提笔忘字"现象越来越普遍的现状下,书法教育就有了更重要的意义。通过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书法特色教育的结合,探索以书法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途径,希望能有效提升学校文化功能,促进学校书法特色建设和教师、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书法因其蕴含着独特的立德树人的价值而备受学校教育的青睐。放眼时下的中小学校园,以书法教育作为特色项目的可谓不胜枚举,而真正将书法融入教育的血液,变成教育的常态,化为学生素养的,似乎并不多见。句容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以下简称"开小")的书法教育则立意高瞻,定位精准,谋划得当,推进扎实,成效显著。他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十年磨一剑"的恒心,构筑了一道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省靖江市城中小学是全国书法教育示范学校,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学校就开设了书法课程,开始了书法特色教育的实践与探索。2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校训,努力构建"严谨踏实,尚美至善"的校园文化精神。学校以书法特色教育为引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用墨香浸润童心,用书香陶冶心灵,让校园真正成为了师生共同成长的文化家园、精神乐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都提高了对传统优秀文化在传播、弘扬、发展上的重视程度,这为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滨海县蔡桥镇中心小学教育教研团队在研究中,明确了书法教育在学校教学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学校应该为学生的书法学习、师生的共同进步创设优质的环境氛围。学校通过师资力量的强化、书法练习频率的增加、课程活动的优化,全面推进学校书法教育工作的开展,形成校本化的书法办学特色,从而实现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高学生对书法技艺的掌握水平。  相似文献   

17.
墨润清莲     
正安徽省合肥市莲花小学建于2001年,被评为合肥市书法特色学校和安徽省书法教育实验校。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认认真真写字,端端正正立品"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雅正之人"为育人目标,构建以"莲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体系,着力打造书法特色。学校全面普及书法教育,将每班每周一节毛笔字课纳入课表,在校舍紧张的情况下,配备了两间专用的特色书法教室——"砚语书屋"和"残砚斋"供师生上课及日常练字使用。学校的"墨荷"  相似文献   

18.
<正>1996年,江苏省镇江市桃花坞小学于"千校一面,万人同语"中宕开一笔亮色——那便是开启了"书写人生画出精彩"特色文化建设的华章。基于翰墨情缘,笔者亲历了学校以"儿童"为本位书法教育的实践研究,深为学校日益彰显的书法特色、有目共睹的书法成果感到欣慰。桃花坞小学书法特色创建成功的因素来自各个方面,有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优势,有来自上级部门和社会、家长们的大力支持等因素,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该校的书法教育做到了"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小学自创办之初,就确立了"书香载道、翰墨育人"的特色办学之路。学校依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从顶层设计入手,牢固树立课程思想,不断强化教育科研意识,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初步实现课程推进过程中的困境突围,为书法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质朴的案例。  相似文献   

20.
周相涛 《考试》2014,(12):42-43
<正>2011年秋,怀揣着"追寻教育回家之路"的梦想和对传统文化的一腔热忱,我们乳山市第二实验小学全面开展了"经典诵读"工程;2013年春,我校凭借前期取得的显著成果,以其为主要项目,申报了威海市首批特色化培育学校;2014年9月,鲜亮的牌子正式悬挂在了校门旁。三年时间里,我校将特色建设的目光从经典诵读不断延伸,最终凝聚到理念更为先进、意义更为深远的"博雅教育"上来,从而迈出了由学校特色走向特色学校的稳健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