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白景坤  张雅  李思晗 《科学学研究》2020,38(12):2193-2201
平台型企业作为互联网经济时代典型的新组织形态,在促进组织间基于平台的知识活动和价值创造方面优势明显,但从知识治理视角探究平台型企业促进知识共享和价值共创的机制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平台情境下分析知识治理对价值共创的影响机制,并探究知识共享在知识治理和价值共创间的中介作用。通过对中国部分平台型企业及其用户的220份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现,市场型和层级型知识治理对价值共创和知识共享具有积极的影响,社会型知识治理对价值共创和知识发共享的影响不显著;知识共享分别在市场型和层级型知识治理和价值共创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在社会型知识治理和价值共创关系中不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数字经济的快速演进,社交电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为互联网用户即线上消费者参与企业创新过程提供了更便捷的条件,"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即用户通过文字等表达品牌认知和参与品牌营销等方式,成为用户参与品牌权益价值共创的社交电商新趋势。在回顾了价值共创理论视角下品牌权益的相关研究之后,总结了基于用户生成内容的企业品牌权益特性,并结合CBBE模型及SICAS模型提出了基于用户生成内容的品牌权益价值共创机制模型,探讨品牌权益价值共创的构成维度和影响因素,尝试打开用户参与社交电商企业创新的过程"黑箱"。最后,采用扎根理论对小米品牌案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为社交电商时代用户与企业价值共创和品牌权益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创新生态系统出现创新迟滞表现不在少数,提高创新生态企业知识治理水平成为开放式创新下组织知识管理的核心。本研究整合了动态关系观、交易成本理论、制度理论,考察了核心企业知识治理与创新生态系统企业知识共创的关系,以296份参与创新生态系统的企业为样本,验证契约治理和信任治理的交互作用以及生态系统制度化程度的调节效应,完善了核心企业知识治理这一研究框架。研究结果表明,核心企业契约治理和信任治理对创新生态系统企业知识共创均具有正向影响;,契约和信任对于知识共创是互补的作用,同时在生态系统制度化程度较低时,契约治理和信任治理对知识共创的交互作用会加强。上述研究结论对于认识核心企业的两种知识治理机制在应对创新生态系统“创新迟滞”及“生态失调”问题中的作用机理提供了理论支持。最后,本研究从发挥核心企业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知识治理作用,合理的选择不同知识治理机制以及分析实现治理有效性的情景条件等方面提出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4.
当今技术研发分散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企业不断打破边界,通过共同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以交互传递价值,合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然而,如何实现价值共创是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以四家创新型企业为样本,采用扎根理论进行多案例分析,从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模式和机制两个层面刻画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之路;并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深入探讨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和治理机制不同构型对促进价值共创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单一运行模式或治理机制无法促进生态系统实现价值共创;运行模式或治理机制的交互组合是实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最优选择,且存在多条等效路径。研究结果为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提高资源整合效率以及实现价值共创提供了理论启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框架,通过有序Probit模型对山东省青岛市42个创新生态系统以及426家参与者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参与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过程中,创新生态系统参与者大都缺乏扩大技术合作项目、积极参与创新生态系统合作以及共性技术研发投入的意愿,创新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内在机制尚未形成;对于创新生态系统参与者来说,影响其价值共创行为主要因素包括:创新生态系统服务和技术突破的满意程度、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取向、创新生态系统资源共享制度、创新生态系统领导企业信任程度以及环境驱动因素等。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服务型企业的创新带来了新的创新特征和挑战,服务型企业如何实现突破式创新价值共创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的过程一直是一个"黑箱"过程,在看似简单的突破式服务创新过程背后,实际上蕴含了难以模仿的服务创新理念与价值共创能力。在服务主导逻辑价值共创理论以及服务创新理论基础上,采用多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的方法,深入剖析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创造的"黑箱"过程,挖掘影响突破式服务创新的影响要素,提炼出价值发现、价值转化、价值实现的价值共创过程,并构建高效的价值共创实现机制,以期为推动服务主导逻辑中观研究、突破式服务创新理论以及顾客价值共创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陶娜 《科技管理研究》2023,(14):150-159
为深入探讨企业与消费者合作创新机制的内部运作模式,在价值共创场景下,基于306份调查问卷的数据,从消费者的知识生产和知识转移两个阶段提出消费者参与企业知识创新的两阶段模型,同时探讨用户关怀在其中的调节效应,归纳总结消费者参与企业知识创新的路径。研究发现:消费者的创新感知和人本感知有利于其参与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主要通过消费者心理所有权建设加强其参与度;企业的用户关怀正向调节消费者的创新感知、人本感知与心理所有权的关系;消费者的参与行为和公民行为及价值共创与企业的知识创新都是正相关关系,知识转移在这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加强企业知识创新在环境、人本、能力和渠道等四方面建设,以促进消费者参与企业价值创造活动,增强消费心理所有权感知和知识分享意愿,做好消费者知识转移,促使消费者更积极参与企业知识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与知识组合理论,从互动式与非互动式两个维度考察创新生态系统的中心企业知识搜寻对价值共创的影响机制,探究知识重组的中介作用和知识势差的调节作用。对364家高技术企业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互动式与非互动式知识搜寻对价值共创均产生正向影响;知识重组的中介作用成立;知识势差正向调节知识重组与价值共创的关系以及知识重组在知识搜寻和价值共创之间的中介作用。本文基于参与主体层面从知识流动的角度分析了创新生态系统中价值共创的机制,拓展了创新生态系统中价值共创的前因研究,为创新生态系统中心企业选择合适的知识搜寻策略提升创新能力、实现价值共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9.
以“城市大脑”作为城市运行与治理的基础设施和底层支撑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成功的“城市大脑”建设离不开政府与企业良性互促机制。文章基于对北京市海淀区“城市大脑”建设运营主体的调查,采用嵌入式案例法,分析了政企创新合伙人机制中政企的互补关系、结构逻辑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政企创新合伙人机制中,政府与企业构建了长期的良性互补关系;(2)政企创新合伙人机制是“政府统筹+制度保障+市场化运作”的有机组合体。政府行为转向公共服务功能和统筹规划,生成稀缺制度资源,通过顶级用户决定“城市大脑”建设方向和质量;微观企业则在创新激励兼容的市场化竞争环境下响应政府用户需求,并通过反馈机制影响政府需求方向和质量。政企创新合伙人机制形成了有限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与竞争性市场的有机结合,为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提供了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基于种群生态学探究创新生态系统种群丰富度影响创新生态效应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基于315家电子信息企业数据,通过采用多元回归和Bootstrap法,得出以下结论:种群丰富度对创新生态效应具有正向影响,创新生态环境在其中发挥调节效应;价值共创模式和过程在种群丰富度与创新生态效应关系间发挥中介作用;创新生态机制正向调节价值共创模式和过程在种群丰富度和创新生态效应间的中介效应;创新生态位正向调节价值共创过程在种群丰富度和创新生态效应间的中介效应及价值共创模式在种群丰富度与同化效应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从价值共创视角构建了种群丰富度对创新生态效应转化内在机制,为企业构建多种群合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使社会互动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为产品和服务的融合提供了契机,促进产品系统转变为产品服务系统。本文构建了企业-顾客-环境价值共创型产品服务系统模型,探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顾客和环境在服务生态系统中通过价值互动共同创造价值,以小米公司为例分析产品服务系统的价值共创过程,最后提出对互联网时代下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关注的最重要的资源,与人力资本是有区别的。一个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将其静态的人力资源转变为动态的人力资本,为企业创造价值。首先区分了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然后从管理者自身、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及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等三个方面分析了阻碍企业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原因。最后从管理者当局、员工流动性管理、合理配置和激励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使人力资源顺利转化为人力资本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从知识共创视角,探索多主体参与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是实践发展和理论演进的必然结果。将多主体参与、知识共创分别划分为参与主体数、参与总人数,以及嵌入型知识共创、联盟型知识共创的具体维度,从而基于维度层面,构建出多主体参与通过知识共创的单一中介效应和连续中介效应影响产品创新绩效的复合中介机制。以高新技术企业为调查对象的实证结果显示,参与主体数、参与总人数对产品创新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嵌入型知识共创、联盟型知识共创在多主体参与影响产品创新绩效关系中的单一中介效应、连续中介效应均显著。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企业能够通过跨界创新实现与用户的价值共创,然而目前尚未有关于企业跨界创新和用户价值共创关系的研究。本文基于价值共创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引入用户驱动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冗余资源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基于352份调查数据,运用层级回归、Bootstrap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本文实证检验了企业跨界创新对价值共创的影响,以及用户驱动创新的中介效应和冗余资源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跨界创新能够显著正向影响用户价值共创,用户驱动创新在企业跨界创新和用户价值共创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冗余资源正向调节企业跨界创新对用户驱动创新的影响。本研究不仅从理论上证实了企业跨界创新对用户价值共创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而且对现实中企业管理也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背景下对人力资本出资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中国离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也是一个现实的课题。人力资本出资,作为企业中一种新型的出资方式,虽然产生在近代工业经济时代,却带有强烈的知识经济色彩。因此,在我国人力资本出资和知识经济的探讨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拟对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本出资问题做出一些法律和经济学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共同富裕作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强调以共创为导向、以共享为准则、以共生为目标的发展理念。创业企业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协同各方利益相关者进行价值共创、实现共益共生是其践行共同富裕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河南胖东来商贸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构建了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创始人的亲社会动机对创业企业共创共益共生影响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创始人的亲社会动机将引导创业企业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兼顾社会价值创造,协同利益相关者基于共同目标开展价值共创;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加深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联结,推动创业企业与利益相关者能基于价值共创来共享价值创造成果,实现多方共益共生。本文拓展了企业层面参与共同富裕的研究视角,揭示了创业企业与利益相关者通过共创、共益、共生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机制,为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赋能创业企业价值共创提供了理论及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人力资本产权影响的公司治理制度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制度上的缺陷。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并参与公司治理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力资本产权影响的公司治理表现出新的特征:治理结构主体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经营者身份呈现双重性,职工参与治理从形式走向实质,公司治理的重点由对经营者的约束转向不同所有者利益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18.
在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地位日益突出,人力资本问题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能否以人为本,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就成为决定企业生产经营绩效优劣的关键因素和企业人力资本运营管理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中研究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企业。 本论文以人力资本的一般理论为研究前提,把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作为研究的主体,从激励和约束两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对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充分调动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提高公司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有控股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链结与互动的思考,认为国有控股企业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必须二者并重.要在国有控股企业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必须改变国有股东一股独大的局面,改变"一把手"集权制,由所有者决策、参与并在所有者监督下,塑造出国有企业公司负责任的主体.同时为改变国企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中出现的"弱独立性-强控股股东控制性"的状况,应强化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为避免监督机制上的功能冲突,可考虑取消监事会制度.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风险管理制度,则应建立内部动态风险预警体系和约束规范机制,建立企业风险基金,把授权授信作为企业风险监控的重点,使企业的整体风险防范能力在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下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20.
开放式创新社区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价值,将时空分散、资源互补、相对独立的知识主体组织起来,通过自发、动态的互动与协作实现多方需求的“一站式”解决。以开放式创新理论为基础、遵循服务主导逻辑,分析开放式创新社区价值共创的主体、资源、情境和过程,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价值共创模式的概念框架,包括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获取等4个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从构建有效的知识获取机制、知识融合机制、知识共享机制和知识占有机制4个方面,提出保障开放式创新社区价值共创模式的知识治理机制。以期为企业更好地利用群体智慧创造顾客价值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