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叙事心理治疗通过对生命故事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完成了存在主义主张中对个体自我生存及价值探寻的关注.在治疗中,来访者受到治疗师的陪伴和接纳,并在能够自由选择的情境中完成自己故事的叙说、意义赋予和检视,并且通过对自己现实生存意义探寻欲望的驱动,完成了回归"更好的自己"的故事重构.文章通过对来访者在叙事治疗中经历和体验"自觉""自省""自悟"历程的分析,探索了叙事治疗在存在主义取向影响下的实施以及来访者与治疗师在存在主义叙事观下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活动理念】叙事治疗是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将人和问题分开,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叙事治疗将人和问题分开,治疗师站在一个"去专家化、去中心化、但具影响力"的位置上,带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好奇心,以多元的视角,为来访者(故事讲述者)撑开一个说故事的广大空间,透过说故事、聆听故事、回应故事(提问),让每个人都成为解决自己的问题的专家。  相似文献   

3.
课程实施(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是课程发展中的重要过程,也是课程研究的重要主题,但它的概念一直未被深究。Aoki(2005)质疑一向未被质疑的根本问题:"如何理解课程实施?"并从现象学、批判理论和后结构主义的观点,企图将"课程实施"再概念化,将它从"工具性的行动"转变为"情境的实践",并强调教师叙说在课程实施上的重要性。本文依据这些理念探讨课程实施的研究方法,并阐述教师叙说在课程实施研究上的意义。全文分为三部分:首先以 Aoki(2005)的课程理论为中心,检讨课程实施为研究;其次分析课程实施的叙说性质,以及教师叙说在课程实施上的应用;最后则邀请教师一起说故事,想像课程实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叙事疗法认为,问题是问题,人不等于问题,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中小学生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缺乏生活经验,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班主任可应用叙事疗法,通过故事叙说,将学生的问题外化,寻找其闪光点;把学生放在有力量的位置,引导学生重构生命故事,树立自信,重新掌握生命的主动权,增强对自己命运的掌控感。  相似文献   

5.
共情的力量     
<正>四位心理咨询师非常用心地与他们的来访者工作,并呈现了四个典型的中学生心理咨询案例。这些案例从不同的理论流派视角对个案进行了概念化和干预。《爱与痛的边缘》从叙事治疗的角度倾听来访者的故事,在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尝试修复来访者的早期关系经验,采用叙述生命故事、问题命名、外化、局外见证人等一系列技术,努力让来访者的人生故事有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含义所谓教育叙事研究,是指在教育背景中包含任何类型叙事素材的分析研究。它借由影片、传记、图片、对话等刺激,触发当事人进行故事叙说,并以当事人的叙说内容为文本数据进行分析,以期反映出故事叙说者本身的重要生活经历及生命主题。在教育叙事研究中,作为个体的人,又称“研究参与者”,向研究者叙说他们的、个人的、第一手的故事。“叙事”这一术语的英文对应词是“narrative”,它是由动词“narrate”变化而来,其含义为“以故事的形式详细地叙说”。在教育叙事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描述研究参与者的个体生活,搜集和叙说作…  相似文献   

7.
人类学家布鲁纳指出:“故事一开始就已经包括开始和结束,因而给了我们框架,使我们得以诠释现在。”当事人在选择和述说其生命故事的时候,会维持故事主要的信息,符合故事的主题,但往往会遗漏一些片段。而找出这些遗漏的片段,就能帮助当事人发展出双重故事,从而找回个体生命发展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学校心理辅导的叙事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辅导是应用叙事方法开展心理辅导的辅导方式。它通过来访者叙说自己的故事,倾听自己,理解自己,使认知、情绪和精神领域得到探索,并创造出以前没有的东西:自信,自我价值,生活动机。叙事辅导的主要原理在于人是个体生活故事意义的建构者,可以通过自我多声音的对话,解构旧故事,建构新故事。学校叙事辅导可以通过面谈、阅读与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实现故事和新的生活意义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一名高二学生情绪低落,人际关系疏离,想退学。叙事疗法认为,当来访学生陷在自己的问题故事里,他会被自己创造的“真相”所影响,失去面对生活挑战的动力与信心。辅导老师通过叙事中故事叙说、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帮助来访学生走出自己的问题故事,发展出有利于自我成长的支线故事,最终找到面对困扰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教育叙事是对叙事题材的分析与研究,通过故事叙说来反映叙说者自身的生活经历,进一步暗示叙事者背后的价值取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教育叙事的方法,对体育教师自身的成长和促进体育教育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体育教学方式变革和发展的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叙事心理疗法将人和问题分开,把辅导重点放在引导当事者关注自身的优势上。把叙事疗法应用到高中生心理危机干预中,有助于学生透过"叙说故事"重新发掘自己的勇气和生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邹某因与男友分手多次而尝试割腕,咨询师运用问题外化、重塑关系、寻找例外等技术,帮助她重写生命故事,走出了心理阴霾。  相似文献   

12.
叙事治疗是以故事叙说的方式,引导当事人从自己的故事中重新诠释生命意义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本文概述了叙事治疗的哲学观、理论假设与基础和主要的技巧,并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状况,论述了叙事治疗对高校心理咨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环立忠 《华章》2007,(12):208-208
迈入高中的门槛,学生滋生了越来越多的成长烦恼,渴望关爱,需要帮助,期盼疏导.本文受后现代主义的启迪,尝试用"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例外结果"等"叙事心理辅导"的方法帮助学生从容应对心理问题,理智把握情感船舵,提升人生修养,同时还可以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自身工作进行重新统整与反思.  相似文献   

14.
著名手机生产商诺基亚的广告"科技以人为本",大家一定很熟悉。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中说:"课堂教学应被看做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习生命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以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这就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来访者是一名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因被父母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又达不到这些期望而引发焦虑,并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愧疚中。咨询师通过认真倾听来访者的话语,和来访者充分共情,同时综合运用以"来访者中心疗法"、"认知领悟疗法"、"家庭疗法"为主的心理治疗方法,使来访者逐步转变错误认知,减轻了焦虑症状。咨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论后现代主义关照下的面谈技术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对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心理咨询甚至完全被看作是一种谈话活动,咨询师的任务和职责是引导来访者重新叙说和审视自己的生活经验,利用自己的资源解决自己的问题。面谈成为咨询中的一个重要技术,一般化、振奋性的鼓舞、因应询问等技术在后现代焦点解决咨询中被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7.
《华章》2007,(11)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正如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中说的:"课堂教学应被看做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命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以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  相似文献   

18.
心理咨询中使用恰当的倾听策略有助于来访者与咨询员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确立,有助于咨询员对来访者的帮助和引导,有助于来访者的成长和发展,从而更好地解决来访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学校以校园"读书节"为契机,构建新型校园生活方式——剧社生活,以关注每位儿童成长为出发点,以儿童视角感受生活,提升他们感受和感悟生活能力,让儿童在"故事"的悦读中享受精彩,感悟人生,体悟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20.
余华写作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余华的创作是发自内心的追问,人生活下去的动力是什么,你看到太多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的经历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很难,认得生存其实也是很难的,在叙述中余华通过叙述表现其对生命哲学的追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