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对我国绿色建筑产业化与产业联盟的发展现状及特殊性进行分析,发现联盟利益分配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利益分配数学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予以准确计算,旨在寻求更有效、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得联盟更具有绿色创新导向,各方协作积极性较高,且联盟整体利益较大,为推动我国绿色建筑产业联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丁玉龙 《科技风》2012,(14):183
经过多年绿色建筑的研究和应用,各发达国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绿色建筑发展体系.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绿色建筑历史渊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并从多方面探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对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的加大,以及绿色环保建材标准的在不断升级,对建筑外墙耐火保温材料的质量和装饰作用与建筑主体的一体化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主流。对推广绿色环保建筑外墙结构节能保温一体化技术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问题分析法指出其推广和使用中的原因,并提出外墙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运用推广的合理化建议,为推动绿色节能建筑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林纸一体化的产业与生态共生发展及其价值增值,构建林纸绿色供应链利益分配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相关因果关系图和系统存量流量图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 证明造林是林纸绿色供应链利益分配的关键环节,而营林主体收入是其关键影响变量,营林主体收入决定森林培育投入的多少,森林培育环节投入多寡影响造林面积的增减,而造林面积影响工业原料的供应量,从而影响林纸绿色供应链上物流、信息流的流动性及其价值的增值;而提高原材料价格和营林主体分配新增收益都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营林主体收入以及增加造林面积和共同受益等.根据分析结论,提出扶持营林主体、加大森林培育投入,合理调整原材料价格和营林企业的新增收益,以及制定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等对策建议,以保障林纸绿色供应链良性发展及其整体和个体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的能源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控制能源的过度浪费,我国大力推行绿色可持续建筑的建设,可关于绿色建筑方面的评价标准却不是很全面,内容的划分不够细致,缺乏地方性的评价标准,阻碍了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规模。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漫长使得建筑能耗量大,但是绿色建筑的实际建造量却不高,绿色建筑的发展潜力巨大。本文利用熵值分析法,从建筑主体设计、围护结构设计、暖通空调设计、建筑电气设计和能源利用设计六个方面,结合哈尔滨地区特点对绿色建筑中节能设计部分建立评价体系,对绿色建筑在哈尔滨地区的发展和地区建筑节能工作的落实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都市型现代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大城市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却制约着当前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为了发掘都市型现代农业健康发展的实现路径,以北京市现代都市型农业为例,梳理各利益主体之间协同性和利益分配问题,构建一个基于博弈论中夏普里理论利益分配比例,在此基础上从战略层、管理层、业务层提出我国都市型现代农业利益主体协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表现在我国的经济社会领域中就是各经济主体与其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和谐相处。中国民营企业作为我国最活跃、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主体,协调与社会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是我国经济生活中实现和谐发展的关键一环。对企业来说,社会关系就是生产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良好的社会关系也将是企业提高运转速度的一剂润滑剂。  相似文献   

8.
以政府、建筑企业群体和建筑使用者支付函数为研究对象,建立政府?建筑企业群体非对称博弈和建筑企业?建筑用户博弈两类模型;分析各参与主体的利益选择。结论表明,要促进建筑节能尽快市场化,实现政府节能减排目标,合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关键。最后探讨了国内外在建筑节能政策保障机制上的安排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矿产资源规划主要体现了政府的利益,规划一旦编制完成付诸实施,就具备一定的强制性。在规划制定过程中,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强度亦有不同,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反映,因此,在规划实施中,当底层利益主体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往往会用强力执行,这对社会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均衡矿产资源规划中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0,(19)
做好建筑工程当中的施工管理以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保证施工质量的安全和施工进度的控制,同时有助于提升建筑施工建筑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在现阶段的建筑工作当中加强对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和管控可以进一步提升质量,减轻建筑对环境的污染。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绿色建筑施工内容进行分析,之后从三个方面分别对施工管理以及绿色施工管理进行分析,以供有关人士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还造成大气环境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当人类开始意识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将受到极大的威胁时,建筑节能则尤为重要。建筑节能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绿色建筑的核心问题,有着其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可持续发展成了人类共同的主体。这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了消耗过多的自然资源而导致的自然环境受到污染,而且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从而减小建筑破坏对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的发展,建筑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建筑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在发展中需要大量能源和资源。然而资源、能源毕竟是有限的,再加上人们对建筑的需求的变化,使得原有的建筑不能更好的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绿色节能建筑进行思考,毕竟绿色建筑设计是以绿色节能建筑为原则进行设计的。本文主要从绿色建筑概念及设计内容、绿色节能建筑概念及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节能的关系等方面,对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进行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13.
首先探讨几种绿色建筑的定义,之后着重介绍绿色建筑的五个特点,并列举国外的绿色建筑实例加以说明和回顾国外绿色建筑的发展情况,总结经验与教训,指出我国发展绿色建筑过程中的几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浅议我国政府发展绿色建筑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建筑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绿色建筑.本文结合国外政府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的成功措施,针对我国政府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应采取的措施,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发展绿色建筑产业的必要性,着重介绍了绿色建筑的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方法,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发展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关键点,最后对我国发展绿色建筑产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建筑业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把关注的重心落在绿色建筑的发展上。尤其,非常重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以及绿色建筑所存在的问题等。所以本文以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为中心,分别展开了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7.
2011年,作为全球最大能源使用国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国,中美的建筑业所消耗的能源分别占到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25%和40%。在建筑节能领域,绿色建筑的出现为消除建筑业所带来的对能源以及环境的负面影响提供了解决方法。为了促进绿色建筑的市场转型,推进设计和施工的差异化,中美均制定了国家绿色建筑分等评级程序以及配套政策。1998年,美国绿色建筑协会首次推出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LEED),而中国政府则于2008年建立了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GBEL)。本文对美国LEED与中国GBEL评级程序、流程、评分系统以及扶持政策作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虽然两国所采用的绿色建筑设计以及操作评级程序的评分等级较为相似,它们在项目管理、评分要求和分配以及扶持政策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美国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是由建筑产业利益相关者委员会制定并实施管理的。判断是否达到认证水平的灵活性更高。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则是由政府操控的。判断是否达到评级水平的要求更为严格。但是,中国政府将在2014年下半年对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评级程序作出修正。本文对评级程序以及扶植政策的相似点以及差异是如何影响绿色建筑技术以及市场的发展作了分析,还讨论了绿色建筑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政策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概况,通过绿色建筑实例,推广低成本、高效益的绿色建筑技术,提供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高性价比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5,(17)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管理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无绿色建筑的绿色施工管理,也不会有绿色建筑没有绿色施工管理的情况存在。本文从探讨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出发,详细阐述了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而后笔者又深入分析了绿色建筑的发展模式。最后,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建设问题,本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20.
《青海科技》2015,(2):54-55
<正>与传统金融相比,绿色金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更强调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利益,它将对环境保护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作为计量其活动成效的标准之一,通过自身活动引导各经济主体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它注重金融活动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绿色金融的核心就是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金融将生态观念引入金融企业内部,使得生态观念成为其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