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他跨越了一座又一座艺术山峰,收获一部又一部巨制—— 1992年:16集文献纪录片《伟人周恩来》; 1995年:8集历史纪录片《历史的见证》; 1996年:6集政论片《世纪钟》; 1998年:躁纪录片《风雨钟山路》;  相似文献   

2.
<正>六集大型纪录片《船政学堂》展现了"中国近代海军摇篮"——船政学堂近半个世纪的兴衰命运,记录了民族先驱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艰难探索,刻画了船政学子大胆开放、提倡启蒙与创新、悲壮报国的集体群像。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深切的时代使命感,使作品呈现出坚定、厚重、悲壮的冷峻质感,让人仿佛能碰触到历史影像背后的当代脉搏。一部船政学堂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开放史。《船政学堂》以"见物更见人"的故  相似文献   

3.
《中国出版》2017,(13):2-3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定价:150.00元一部集通俗性和权威性于一体的中共通史,获评2016年中国好书。《穿越历史时空看长征》王新生著定价:56.00元走进尘封峥嵘岁月,感受长征英雄壮举,获评2016年中国好书。《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沈安娜口述李忠效华克放整理定价:46.00元无名英雄讲述传奇故事,人生经历传递信仰力量。  相似文献   

4.
2011年是建党9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重要的日子,黑龙江电视台与新华社音像部以及全国多家媒体合作拍摄了一部大型系列片《共产党人》,作为献礼片将于7月1日前夕在全国范围内播放。黑龙江电视台承担制作的三集纪录片《杨子荣》、《冷云》和《杨靖宇》,无论是历史的讲述、人物的呈现还是情感的演绎、精神的展示,都运用了独特的手  相似文献   

5.
顾翔 《视听界》2008,(3):58-59
八集历史文化纪录片《昆曲六百年》(苏州市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是一部凸显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的佳作。从主题与架构的角度看,这是一部全景式地展现昆曲发源、兴衰和复兴之路的大型纪录片;在节目形态上,它汇集了动画、访谈、空镜、再现、纪实、影像、资料、戏剧和图片等多种创作手段,  相似文献   

6.
李汶羲 《新闻世界》2013,(2):100-102
时间是一把刻刀,为文明刻下岁月的痕迹。古老国度的一砖一瓦都在讲述尘封的历史。《故宫100》是央视推出的一部历史性题材纪录片,共100集,每集时长在六分钟左右。此部篇幅短小的纪录片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短篇幅又具有怎样的播出优势,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武新宏 《青年记者》2007,(18):58-59
中央电视台历时3年,倾力打造的12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是一部系列文献纪录片,第一次用纪录片的形式,将500年历史长河中,9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过程,立体、直观地展现给观众。《大国崛起》不以呈现一个国家的历史全貌为目的,也不拘泥于历史的枝节和表象,而是更加注重发掘表象背后的本质,注重历史带给现实的思考。在视觉效果上营造吸引力、冲击力,用多元化的叙述手法,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江西广播电视台经过三年精心准备,反复打磨,创作了百集老红军口述历史文献纪录片《为了可爱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第一部分十集近期在江西卫视播出后,受到了广泛的好评。这是一部以人物访谈为主的口述历史文献片,每集讲述一位人物、一个故事、一段经历。  相似文献   

9.
安徽电视台大型电视纪录片《潮起江淮》,是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制作的重点节目,是一部厚重的文献纪录片。《万世根本》是这部纪录片的第一集,这一集向观众讲述了30年前发生在江淮大地上,围绕粮食生产而引发的一场革命。作为开篇之作,在不到25分钟的时间里,囊括了安徽改革开放以来,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争论了许久的话题最近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从专业纪录片制作者到普通观众,大家都在关注一部叫《敦煌》的纪录片。该片从今年正月初一起在央视一套首播,共有十集。《敦煌》每一集都设置了中心人物和故事,以发生在人物身上的故事串联起了敦煌的大历史。通过演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春节前后,出现两部《闯关东》作品,其—是52集电视剧《闯关东》,其二是8集纪录片《闯关东》。前者故事情节大气磅礴,场面精致宏大,人物形象饱满,引起全国观众的强烈共鸣,形成了收视热潮,是一部具有很高思想性、艺术性的精品力作。后者以开阔深刻的宏大主题、真实感人的史实细节、  相似文献   

12.
陈小骝 《新闻世界》2010,(5):194-195
近两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安徽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大题材的宣传报道,担任《潮起江淮》和《巨变——安徽辉煌60年》这两部大型纪录片第一集的编导。在这两集节目中,笔者运用了大量珍贵生动的历史影像资料,多角度、多侧面为观众讲述了安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通过艰苦卓越的  相似文献   

13.
1999年是建国50周年。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与河南电视台联合摄制了1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变迁》。它立意深刻、构思新颖、画面精美、气势恢宏,融思考于形象之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献纪录片。 我们认为,河南50年的历史,有辉煌也有挫折,有经验也有教训,正是在曲折中探索、探索中奋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一切。因此《大变迁》的副标题由“河南辉煌50年”改为“河南50年风雨历程”。 (一) 五十年风雨历程,我们面对的是浩如烟海的史料,对史料的取舍和运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史料可分成两部分,一种是史,一种…  相似文献   

14.
王培 《传媒观察》2006,(6):47-48
由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摄制的五集大型电视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荣获2005年度中国纪录片学术奖“十佳”长片奖,今年五月又送评中国“金鹰奖”。南京电视台等联合摄制的八集大型电视纪录片《郑和下西洋》获得2006年度江苏省“金凤凰奖”一等奖。这两部反映同一题材的纪录  相似文献   

15.
周兵的《外滩佚事》、贾樟柯的《海上传奇》和周亚平的《城市之光》是三部有关上海世博会的纪录片,这三部纪录片尽管内容和形式都不相同,但却不约而同地大量使用了娱乐化的表现手段,致使其应有的认知性下降。通过对这三部纪录片的分析,文章试图揭示纪录片娱乐和认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香港电视台陆续推出《无穷之路》《寻人记》《游走世界天与地》3部纪录片,3部作品均在香港本土以及内地网络平台收获高收视与好口碑。香港电视纪录片历来有注重本土经验、平民视角与世界胸怀的特征,这3部纪录片在延续这些特征的基础上各辟蹊径,以参与式拍摄手法,以共情为传播路径,介入内地主流文化,分别在祖国扶贫事业、香港城市变迁以及世界文化思考等方面呈现了新的特质,通过不同内容的几部纪录片共同形成了一个文化融通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纪录片是视觉艺术中的精神之巅,本文基于哲思性最强的历史档案形态的纪录片进行研究。基于近年来热播多部纪录片和节目,国内的《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大明宫》、北京卫视的《档案》等,探讨其"口述历史"、"现代技术还原历史段落"、"演员再现历史情境"等具代表性的叙事手法如何再现"真实"。  相似文献   

18.
《超码的我》是一部深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影响的影视纪录片,从《超码的我》的特点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导演在拍摄社会题材类纪录片时更注重现实和效用。本文就《超码的我》的一些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1987年,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论说大国之道的《大国的兴衰》一书曾轰动学术界;2006年,同样探讨大国之道的十二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轰动了整个中国。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显示,《大国崛起》首播平均每集收视量400万人次,这对一部纪录片而言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大国崛起》应观众强烈要求在中央电视台连播3轮,这在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20.
黄媛媛 《视听界》2007,(1):68-70
编辑荐言:在2006年末激起巨大反响的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编导大量运用了电脑动画,活灵活现地表现了许多无法重演的历史厨面,令人耳目一新,让业界从中看到了电脑动画与纪录写实联姻的美妙结晶。此时,梳理这一命题,无疑有着格物致知的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