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时代的革新影响着新、老媒体的发展方向,但是媒体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无论对编辑记者的专业能力还是个人思想都具备较高的要求。创新能力是当下人才提高竞争的核心能力,尤其在媒体行业,更需要创新能力强的人才,所以想要加强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就要致力于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提升节目产出质量,为大众制作出高质量的节目,提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广播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广播新闻如何做好连线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是以电声为媒介的现代化舆论工具,广播传播的特点,决定了广播只有运用新闻连线才能更好地发挥广播的特色,才能在新闻媒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今,新闻连线节目也以其形式新颖、信息量大,而且可以极大地发挥和调动广播的技术优势而深受听众喜爱。如何更好地做好新闻连线,更好地体现广播特色?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新闻连线的选材。新闻连线节目细分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纪实性的;一类是评论性的。纪实性的新闻连线属纯事件性,就是记叙一个新闻事件的最新发展。而评论类的连线节目主要是有关人士对新闻事件的评论。因此…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央、省、市电视台新闻节目竞争十分激烈。作为县级电视台的自办新闻节目如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吸引人民群众收看,不至于使县级台新闻节目被省市台逐步边缘化,成了县级媒体经营者决策者以及每位采编播人员共同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去年8月份开始,洞头广播电视台《洞头新闻》坚持“三贴近”,积极实践摸索,在改版过程中,强化时政新闻,增加民生新闻,大大地提高了新闻收视率,取得了一些经验。《洞头新闻》栏目创办于1993年10月,每周从最初的三档8-10分钟左右新闻,扩版至现在每周七档各10-12分钟左右电视新闻节目。该台现共有5名…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今时代,本就处于劣势的广播如何不断创新节目形式,提高节目质量是决定其能否占据主动的关键所在。而在二者之间,节目的质量抑或说是稿件的质量显得更为重要。美国著名的广播记者马克·霍尔早就告诫我们要“为听而写”。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媒体竞争更趋激烈。处在中外媒体、国内各级各类媒体重重包围的媒体生态环境下,城市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如何在实施新闻立台战略中有效体现党性原则?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最关键的一招就是强化新闻"四化",即,坚持政治责任不弱化,坚持民生内容表达多样化,坚持节目本土特色化,坚持舆论监督职能不虚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台节目内容的来源渠道也呈现了多样化,为了提高广播电视台节目的市场竞争力,就要对广播电视节目编辑进行创新,独树一帜的节目编辑和制作才是各大广播电视台收视竞争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提出目前我国大部分广播电视台节目编辑存在的问题,并以浙江卫视为例,提出浙江卫视节目编辑的创新实践的重要举措,为广播电视台节目编辑提供更多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传媒竞争日趋激化,作为最基层的县级广播电视台运作空间相当有限。在民生新闻风起云涌的今天,一些县级广播电视台也适时而上,纷纷开设民生新闻栏目,以提高节目收视率。那么,基层电视台如何在有限的发展空间内办活民生新闻栏目呢?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运作社会活动。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的说法那就是:"现在媒体已经从卖内容、卖广告发展到卖活动的阶段。"成功的社会活动完全可以创造出成功的栏目品牌、成功的媒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广播电视台时政新闻采访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通过工作实际说明时政新闻采访中常见的问题,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讨论相关的对策建议。希望本文能够为广播电视台时政新闻采访工作的发展以及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进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张艳楠 《记者摇篮》2012,(10):24-25
近年来,随着媒体间竞争的激烈,广播媒体发挥自身灵活、快捷的优势,积极采用新闻现场连线报道这一形式,为广播新闻注入了新的活力。所谓广播连线报道,是指在广播新闻直播节目中,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通过手机等通信工具,与直播间里的主持人进行交流,报道新闻事实、描述新闻现场或对新闻事件进行即兴评述的一种报道形式。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广播新闻连线报道发挥了独特的优势。一、广播新闻连线凸显新闻的时效性,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新闻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声音新闻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新"。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广播媒体受到了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10.
张燕 《新闻三昧》2006,(8):42-43
同报纸、广播新闻评论相比,电视新闻评论起步较晚,其运作方式、步骤、手段等尚处在探索和发展之中,难免存在一些弊端,这在市(地)县级电视台的节目中表现尤为突出,有待进一步改进。一、评论环节的薄弱及对策目前,各地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节目大多仿照央视《焦点访谈》“以事实说话”,内容上多以舆论监督为主,形式上多以人物访谈为主。这样容易造成一种错觉,认为批评报道加访谈就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今时代,本就处于劣势的广播如何不断创新节目形式,提高节目质量是决定其能否占据主动的关键所在。而在二者之间,节目的质量抑或说是稿件的质量显得更为重要。美国著名的广播记者马克·霍尔早就告诫我们要"为听而写",因此,如何把广播新闻写得饶有趣味、妙趣横生,让受众喜闻乐听,应该是广播新闻工作者终生为之努力的目标。尽管一些广播电台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推出了诸如"说新闻"形式的新闻节目,但就其内容而言,仍然没有摆脱枯燥乏味的弊端。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媒体系统在广播电视领域,现在多是指IPTV业务、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型跨平台业务,电视台新媒体囊括了电信网络、广电网络、互联网系统的运营平台,电视媒体节目借助网络平台渠道直接传播到终端系统上,客户利用终端接收来体验新闻信息,并且可以进行节目内容互动交流,实现了新媒体内容的跨平台融合。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0月20日,来自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的多位新闻理论名家对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大型新闻直播栏目《江苏新时空》进行了观摩。专家们充分肯定了该节目在全国省级电视媒体电视新闻改革中所进行的探索和尝试,充分认同了其颇具特色的节目风格。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吴文虎没想到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有这样的大手笔,这档节目投入很大,但无论是节目的形式还是内容,都相当不错,有特色、有创意。开省级卫视新闻改革的先河。首先是“超链接”。这是当今非常前沿、非常有探索力的一种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央,省级媒体覆盖率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以及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处在广播电视产业最基层的县级广播电视台由于受到覆盖面和资金、技术、人才等种种条件的制约,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面对激烈的新闻竞争形势,立足地方特色,围绕新农村建设办好自办节目,成为县级广播电视台生存发展的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手机以及网络等多种新媒体方式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在媒体行业之间形成了相当激烈的竞争。在传统的电视台当中需要对市场的需求进行不断地创新和改革优化,使其广播电视台的节目内容和形式可以更加丰富和多样。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具备相当高的素质能力。通过新闻记者的报道可以掌握到更多的新闻事件,获取到更多的新闻信息。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新闻记者的采访艺术进行不断的提升。在本文当中,首先对新闻记者的采访艺术进行了概述;其次对我国的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策略进行了实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岳坤莉 《新闻窗》2013,(4):59-60
随着电视新闻评论的蓬勃发展,其竞争目趋激烈,表现为在同一城市同时出现几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同一电视台同时出现几个新闻评论节目,甚至在同一频道内部不同时段也出现多个新闻评论节目。在此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评论从业者已认识到新闻选题的重要性。谁拥有高质量的新闻选题,谁就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受众的注意力,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那么,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呢?  相似文献   

17.
完善广播新闻链的三大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资源整合的大平台上做品质新闻新闻广播FM88.8主打"新闻链"概念,用"新闻+新闻专题"谋篇布局全天节目:早间有新闻群("全省新闻联播""新闻大视野""民生"),白天以新闻资讯("新闻正点")贯穿,夜间做大新闻概念下的资讯服务("团购达人""新闻茶语""今夜有点儿甜").因为节目类型的多样性,辽宁新闻广播已经基本完成了新闻表达方式的全覆盖:新闻评论、新闻辩论、新闻脱口秀、新闻访谈等.  相似文献   

18.
侯一华 《视听界》2002,(5):45-45
笔结合张家港市广播电视台十六年自办电视节目的实践得失和兄弟县市台的办台经验,对县市台新闻及评论类自办节目的定位与走向作以下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9.
现如今,各个媒体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特别是新闻节目的竞争更是达到了白热化的地步。所以,对广播电台来说,在做新闻时,不管所播报的新闻形式和内容如何,都需要精心编辑,这样才可能制作出精品节目,完成新闻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20.
高吴 《中国广播》2013,(11):22-24
本文从节目编排、主持人特色、传播渠道等几个方面分析日本TBs广播的运营特色。以新闻信息类节目为核心,凸显差异化竞争优势;保持长期板块节目,奠定厚实听众根基;培育娱乐节目,提升综合竞争实力;拓展播出渠道,丰富节目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