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赵平 《太原大学》2000,(4):54-57
本在对晋中市建构晋商化旅游区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晋商化旅游区各景点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开发晋商化旅游区的战略设想,通过与太原市的功能整合,主题定位和整体形象设计,运用全方位宣传策略,力创晋商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乾陵和靖陵保护利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形象叠加原理,针对乾陵与靖陵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文化差异性、互补性,分析了乾陵和靖陵形象叠加的可行性,建议在对靖陵保护展示基础上,构建大乾陵旅游区,拓展乾陵旅游区发展的规模及档次,树立新的品牌形象,提升乾陵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环巢湖旅游区旅游业联合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环巢湖旅游区作为一个整体旅游区域,阐述了其开发的背景,对其开发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区域旅游开发方向的形象导向、功能导向和市场导向等核心问题,总结了区域协作战略、市场形象战略、文化精品战略、产业及相关人才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5项环巢湖旅游区旅游业开发的针对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嘉应学院学报》2016,(2):88-91
通过对梅州雁洋乡村旅游区景观标识系统设计的现状分析,初步研究了客家乡村旅游区景观标识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客家乡村旅游区景观标识设计要统筹构建成为一个完善、规范的系统,需要具备人性化的服务功能,浓厚的文化艺术特征,注重环保设计的理念,凸显乡村旅游区人文景观特色的设计思路,使其能更好的在乡村旅游区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升梅州客家乡村旅游区形象,希望为设计具有特色的客家乡村旅游区标识系统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日益受到重视,成为竞争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在分析开封历史文脉、旅游资源及旅游者对旅游地形象认知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封旅游区的理念形象、视觉形象、服务行为和居民形象设计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的哲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研究,是当前内蒙古草原研究的热点。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虽然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视角不同,以及缺乏辩证的研究态度,使得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着不足。本文从内蒙古草原退化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入手,分析了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及其对策问题,并对内蒙古草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作了展望。笔者认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观念上的冲突是导致内蒙古草原退化的根源,由此所引发的盲目开垦、滥采等人为活动是导致内蒙古草原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的关键仍然是人的问题,只要解决好人与草原的关系,选择好内蒙古草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内蒙古草原就能恢复曾经的绿色。  相似文献   

7.
处于阴影影响下的永州旅游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永州这一旅游阴影区存在旅游资源阴影、客源区位阴影、交通区位阴影、旅游区形象阴影和人才吸引阴影。其发展策略是:实行产品差异化;塑造特色的旅游形象;加强旅游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大力进行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相似文献   

8.
四川西部是一片充满神奇神秘、生态优美的具有世界级别的旅游目的地.本文在分析本区域旅游形象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整个四川西部及其四个子区域的旅游形象.认为应建设中华民族根源生态旅游区的整体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9.
综合型旅游区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旅游功能较完善,并涉及多项产业,是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载体。综合型旅游区循环经济的发展应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替代、再整合、再思考等基本原则,把旅游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培育、旅游产品创新、旅游链条延伸、旅游形象提升、旅游效益增加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修复、文化传承为前提,以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为基础,以耦合共生、代谢循环为重点,建设旅游循环经济园区,推进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旅游的生命源泉和精神内核。依据文化空间理论,可将内蒙古划分为呼伦贝尔、科尔沁、锡林郭勒、部尔多斯、阿拉善等5大草原文化旅游区。在每个相对独立的草原文化旅游空间内,旅游文化的分布都是非均质的,文化特征及影响力也呈不均匀态势。草原文化旅游空间形态可以从物质维度、时间维度和区域堆度3个层面来分析,时空演化呈明显的扩散性特征。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空间呈多区域分布、多中心布局、各区域相对独立、分区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的压力、状态和响应指标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分析后将内蒙古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分为五类,在此基础上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分类评价,并分析造成各类草原生态系统恶化的原因及应采取的不同修复措施和补偿手段。  相似文献   

12.
浙东沿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侧,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加快沿海各旅游区联合开发是组建浙江旅游网络、提高浙东旅游市场竞争力重要措施.为此应立足国家级风景区,加快浙东中部沿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品牌效应宣传旅游形象,立足旅游资源特色,提出适当旅游形象营销口号和主题词.  相似文献   

13.
乌峰、包庆德二位博士、教授主编的《蒙占族生态智慧论——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一书,近日已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这是他们在承担题为“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实践理念研究”(05XZX005)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础上提炼而就的关于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方面的一部颇有新意的专著。  相似文献   

14.
《邢台学院学报》2017,(3):93-95
当今旅游业的竞争主要是文化的竞争,如何将旅游文化更好的展示出来给游客留下美好的文化形象是很多旅游区探讨的热点,因此对于九华山佛教文化景区来说,考虑如何更好地将地藏文化以及相关的文化展示出来,提高文化产品的种类和质量,成为提升旅游文化形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沙湖、沙坡头旅游区是宁夏北部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两处旅游区,也是主导旅游资源相似与互补的临近旅游区,两者均为“AAAAA”旅游区,由于旅游资源相似、距离较近等形成旅游竞争.本文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最大效益、经营机制和行政隶属等方面,对两个旅游区的旅游竞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沙湖旅游区在旅游竞争方面要强于沙坡头旅游区.  相似文献   

16.
旅游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确定旅游形象。嘉陵江主要流经广元、南充、广安、重庆等地,流域内各地单独时嘉陵江的开发,都难于形成嘉陵江统一的旅游品牌形象,导致嘉陵江主题形象长期缺位,造成对外的整体形象模糊。本文在综合考虑嘉陵江的资源特点和国内外旅游市场发展的态势,以千里嘉陵江为载体,将三国文化、古城文化、红军文化、将帅文化、丝绸文化、巴文化等整合为一体,进行旅游区整体形象塑造,提出“嘉陵千里生态游,川渝两地文化行”的嘉陵江旅游主题形象口号,并设计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既统一又各有侧重的旅游地形象。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生态旅游区的建设和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旅游区,是指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可以被当代旅游者享用的自然生态或人文生态系统,是对现存生态环境的完善和提升,使旅游者能够亲近自然、观赏自然、体验自然,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直接交流,满足当代人类回归自然愿望的旅游区。建设生态旅游区对于满足旅游者需求,调整旅游产品结构,保护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设生态旅游区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科学规划和建设、符合国际规范和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建设生态旅游区,必须建立和完善生态旅游区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生态旅游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大生态旅游区环境保护宣传的力度,提高生态旅游区人才素质及服务质量等。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画家妥木斯先生以他独特的个人绘画风格,深深地影响着后一代青年画家。他取材于他的家乡内蒙古草原,用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形象作为艺术实践的符号,创造出浓烈草原气息的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本文通过分析妥木斯先生的绘画在选材上的别具一格及其色彩运用的高超技巧,来领略画家卓越的绘画艺术造诣。  相似文献   

19.
台州位于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区,当前旅游业发展处于升级转型阶段,一些深层次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旅游区位的错位、区域旅游形象再定位、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甬台温铁路建成对旅游格局的影响等。为了及时破解上述问题,应该正视旅游区位的错位,加强重点旅游区深度开发,树立台州特色的区域旅游形象,制定合理门票价格,理顺景区管理体系,重视创新型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推进非优旅游景区园区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草原旅游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导旅游产品,对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从资源要素、产品要素、品牌知名度要素、市场需求要素、旅游服务能力要素、区位条件要素、管理要素七个方面对内蒙古草原旅游竞争力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内蒙古草原旅游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