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2年12月11日,梅益在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的总结报告中说:“广播和音乐是最好的兄弟,音乐节目是充分利用广播特点的节目,和政治节目一样,它是广播电台十分重要的节目。”在我国,指出音乐节目在整个广播中的重要地位的,这大概是最早的了。广播和音乐确实是“最好的兄弟。”它们都是以声音作为其反映生活的物质材料,并在时间的运动中,诉诸于人们的听觉,发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年召开的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创造一套适合广播特点的文艺节目形式的要求。这个要求是提得适时的,是有重要意义的。六十年代初期,广播界虽曾以当时刊行的《广播业务》为阵地,讨论过广播节目的形式问题,但当时的争论只限于广播新闻节目,并未涉及到广播文艺节目。一九八○年夏季,在北京广播学院举行的第一次《广播戏曲业务座谈会》上,一些兄弟电台之间,对于戏曲节目形式的分类、  相似文献   

3.
广播创优与理念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在2001年度,有五篇作品获中国广播新闻奖,中国彩虹奖一等奖,一篇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黑龙江广播剧连续十三年夺得全国评比一等奖。这是一笔财富,它记录了黑龙江广播人的创新实践,也记录了广播人对自身变革的凝重思考。面对全球背景下现代传媒变革的趋势,广播人的创新与智慧不仅要体现在节目的创优上,  相似文献   

4.
《午间半小时》和《新闻纵横》节目,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性专题节目,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深受听众的欢迎和喜爱。这两个节目都是中央台在广播改革中推出灯重点,是台领导重视、全台同志关心的名牌节目。 《午间半小时》节目是1987年1月1日开办的,到现在已经开办8年多。据有关权威调查机构在全国抽样统计,《午间半小时》节目拥有4.9亿听众,8年中收到听众来信140多万件,听众评价这一节目内容丰富、话题新颖、贴近生活,弘扬了主旋律,反映了群众呼声。《午间半小时》节目从1987年起,24次获全国好新闻奖、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奖,6次获国际奖。主持人分获全国主持人节目“开拓杯”特别  相似文献   

5.
钱琳琳 《中国广播》2011,(10):65-67
新媒体是一个多元化、开放式的信息传播平台。相对于传统广播,它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作为广播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文艺类节目,不能回避和排斥新媒体的挑战,而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新媒体这个大平台发展壮大自己。本文结合广播文艺类节目的特点和新媒体产业的优势,阐述了二者融合对广播文艺类节目的再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广播宣传档案是各级各类广播电台在宣传活动中采录、播出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节目的文字稿、录音带、录像带等。它是广播电台宣传活动的历史记录,是日常播出、工作查考、经验总结、历史研究的真实凭证。随着我国广播事业的持续繁荣发展,广播宣传档案的数量日益增多,重视和加强广播宣传档案的管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对于从事广播宣传的人来说,一年一次的优秀广播稿件(节目)评选,就像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奖一样重要。它不仅体现一个电台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展示着其整体水平和发展后劲,同时也是采编播人员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采写创作优秀的广播稿件(节目),提高广播宣传质量,便成为“老广们”的重头戏。那么,什么样的稿件(节目)在评选中才具有竞争力呢?笔者从事广播宣传近10年,有几点体会,写在下面。一、坚持正同舆论导向,把握时代脉搏.反映五大主位。参评稿件(节目)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紧跟时代脚步,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相似文献   

8.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广播界强化精品意识,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报道方式,在提高宣传质量,促进节目创优上取得骄人的佳绩。最近,我们就广播节目如何赢得更多受众,发挥好自身优势,对近几年中国广播电视奖的评比进行了一次综合研究,纵观一批获得全国大奖的优秀作品,绝大部分广播精品都是体现了广播特点的音响佳作。这个信息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广播创优要取得良好的成效,很重要的一点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音响上多动脑筋,在人耳上做好文章。音响是体现广播特点的主要手段,也是有别于其他新闻媒体的广播风格的…  相似文献   

9.
王德珮 《视听界》2009,(1):102-102
一、城市化进程背景下的城市广播 从节目生产流程的特点来看,广播与其他传统媒体相比较,最突出的是它的个体创造力。在受众的心目中,广播就是一个个由“角”也就是主持人形成的声音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广播的受众实质上是个体传播者的受众的叠加,这个个体在,这个受众群就在;反之,受众群就会离去,或者随之而去,附着在节目上的广告投放也会随之而去。广播业态决定了广播的竞争是以个体的创造性为核心推动力的。  相似文献   

10.
林惠丽 《视听纵横》2008,(4):105-107
戏曲同广播的“联姻”由来已久,广播一直都是戏曲传播的另一个重要舞台。广播的戏曲节目精品创作也一直是广播文艺创作的一个重要领域。但随着电视、网络等多媒体传播的逐渐加入,广播作为戏曲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也在传播形态、传播意识上也做出了许多尝试性的革新。从2003年戏曲故事《第一次亲密接触》获中国广播文艺创新奖以来,我们宁波电台在这些年的戏曲节目创作中,一直都在体现这种创新。  相似文献   

11.
广播板块节目也称杂志型节目,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主持人直播板块节目.这类节目兼收并蓄,分类排列,具有灵活、快捷、信息量大、参与性强,能满足不同层次听众的不同需求等特点.由于它打破了过去长期由新闻节目、对象性节目和娱乐节目分割广播时段的局面,启动了广播节目包括新间性、知识性、教育性、服务性、娱乐性、趣味性、可参与性在内的诸多功能,充分体现了广播特点,因而深受听众欢迎.有人给广播板块节目下了一个定义:由若干栏目组成,由主持人和听众参与的综合性节目.笔者认为,这个定义偏重形式,忽略了广播板块节目内部各要素的功能作用,因此有失偏颇.从整体上看,广播板块节目应该具有如下几个重要特点:一是综性.它按照既定的节目方针、节目意图和节目风格,以多元要求广泛取材,组织丰富多彩的内容,合理调动各个专栏以及消息、通讯、专访、口头报道、热线电话等多种体裁,使各个专栏、各类体裁、各种内容在一个板块结构中既保持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相得益彰.二是结构的耦合性.“耦合”本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运动形式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是一个物理学概念.这里借用来说明板块节目的结构方式、特点和过程,其含义是通过某种方式,将多个局部的专栏和内容集结为一个有机的完整节  相似文献   

12.
1987年我县广播站的录音专访《我县焰火轰动巴黎》获全省广播优秀节目一等奖,全国优秀广播节目三等奖.这在省级新闻单位微不足道,但却是我们蒲城县广播站自办节目第一次在全省获奖,也是渭南地区广播节目第一次在全国获奖.通过这次获奖,我们深深体会到:广播新闻不能单纯攀高求洋,照搬报纸的模式。要根据县站的特点,在报道形式上应当灵活多样,针对性要强,与当地群众要接近,办出一批乡土味浓的好节目.只有这样,群众才喜闻乐听.打个比方,就是把县站办成“土特产”公司,而不能把它办成“进出口公司”。当然,不是所有的“土特产”都能成为优稿的.关键要敏感、及时发现带有倾向性的独家新闻.早在去年七月初,我县甜水井乡一位通讯员告诉我,甜水井乡礼花厂7位农民将应邀赴法放焰火,届时,法国总统密特朗还要接见.我想,目前正值改革开放,农民出国放焰火,总统接见,乃是新奇之事,也是改革开放一壮举.从这个角度去报道,对于挖掘民族遗产有促进作用.于是,第二天就骑上自行车,背上录音机到  相似文献   

13.
大跃进给广播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这就是怎样使广播宣传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促进作用?如何创造性地发挥广播的特点,使它在群众当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呢?半年来,我们大胆尝试摸索了许多广播形式,"报喜点播节目"就是其中的一个."报喜"就是组织各地领导机关、广大干部和群众,通过广播向党、向全省人民报告他们突出的工作成绩;"点播"就是让报喜者点播他们所喜爱的文艺节目.电台播送了他们的喜讯,接着播送他们点播的文艺节目,以资庆贺.这个节目我们已经办过两次,一次是"迎接"五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1983年节目主持人还只是逐步推广,小面积获得“丰收”的一年,那末1984年可以说是节目主持人如雨后春笋般地得到了广泛发展的一年,也是在较大范围内取得“丰收”的一年。它题材广泛,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它“交流味”浓,有着强烈的对象感。主持人节目在改革中发展迅速,其影响正在不断地扩大。节目主持人犹如含苞欲放的花朵,虽然目前尚未全部竞放,但已香气郁人,引人注目。节目主持人是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广播特点和满足群众需要的一种新的广播形式,是广播这个百花园中出现的一枝新苗。它蕴藏着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配乐广播”是发挥广播“带响”特点而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也是颇受听众欢迎的广播形式之一。配乐广播,就是将写成的文字稿通过播音员的朗诵转化成声音语言,然后恰当地配上音乐进行宣传的一种广播形式。熟悉音乐的人都知道,音乐的最大特点是长于表达感情,它有一种特殊的概括性,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而音乐在配乐广播中起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描写环境,烘托场景气  相似文献   

16.
文艺广播是整个广播宣传的组成部分,它以自己独具特色的节目,在社会上发生着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提供娱乐欣赏)影响。毫无疑问,向四化进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文艺广播更好地发挥它的社会作用。首要的是贯彻好党的宣传方针、文艺方针,同时还必须加强研究文艺广播的特性,按照自己的特性设置节目、办好节目。我们认为,分析一下文艺广播中现有的节目形式,对于认清整个文艺广播的特性是有益的,为此,把我们的几点看法(节目类型、特点以及文艺广播发展趋向的几个问题)陈述于下,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7.
郭秀峰,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 《法律直播室》、《海楠说农村》节目监制。她担任编辑、监制的《法律直播室》节目,1999年被共青团中央和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光荣称号,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1996--2000年全国广播影视系统'三五'普法先进集体";先后三次被浙江听众投票推选为"浙江电台名牌节目",连续四年被评选为"浙江电台品牌节目"。2003年又获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优秀栏目奖。她担任编辑、撰稿的广播新闻专题《一起因劳动争议而引发的特大纵火案》、《讨回清白》、《羊鸭之争》等六个节目,先后获得五个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一个全国法制好新闻一等奖和一个全国对农节目一等奖。2004年获浙江省第二届飘萍奖(人物)。  相似文献   

18.
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确定,在广播、电视的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包括各种知识性节目和教学节目)、文艺性节目和服务性节目中,新闻性节目是主体;要以新闻性节目的改革为突破口,带动其他各类节目的改革。胡乔木同志在1946年写的《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中说:“新闻是一种时代的科学,时代的艺术,它的发展前途正是辽阔无限”。今天,我们重温这个正确的论断,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新闻的确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它最迅速、最广泛、最真切、最敏锐地反映着时代的脉搏,已经在亿万人民每天的生活中占着十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广播事业局组织了一次全省1981年优秀广播节目评选活动,共评选出32组优秀节目,其中获一等奖的节目3组,二等奖的节目14组,三等奖的节目15组。这些优秀节目政策  相似文献   

20.
《绿杨漫谈》是扬州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个评论性专题节目。这个节目自1984年8月开播到现在,已有6个多年头了。在6年多的编辑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广播言论节目有它自己的特点。要办好这个节目,既要坚持新闻性,做到切近时事,配合中心;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