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在投入-产出效率分析中被广泛应用,但是传统DEA方法C2R模型存在无法对有效决策单元加以区分等缺陷,而多标准多目标DEA方法弥补了许多不足.根据对多标准多目标DEA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改进多目标多标准线性DEA模型,通过实证分析说明改进模型的优越性,能够用于质量管理水平评价,使对决策单元的评价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邢会歌  王卓甫 《科研管理》2010,31(3):143-148
摘要:针对DEA评价与排序时单独采用相对最优效率模型与相对最差效率模型,存在丢失重要信息的不足,引入DEA模型区间效率的概念,把两种评价模型有机结合,可实现对决策单元更合理的评价与排序。进一步改进了DEA区间效率模型,并对其计算效果进行分析,找出了计算决策单元区间效率的合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决策者的偏好系数β来计算区间效率的评价指标,分析得出当0≤β≤05时采用相对最差效率模型,05≤β≤1时采用相对最优效率模型来计算区间效率这一结论。通过具体的数值算例,对决策者偏好不同的情况下决策单元区间效率的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和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DEA区间效率模型对决策单元排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现存的有关数据包络分析(DEA)交叉效率的文献多集中在,对DEA交叉效率矩阵的计算上,较少关注DEA交叉效率的集结问题。最常用的集结方法,就是没有考虑他们彼此重要性的等权处理,运用简单的数学平均方法得出每个决策单元最终的平均交叉效率值。考虑到彼此重要性的差异,基于“专家打分法”,提出了一个非等权的处理方法。该方法把每个进行权重选择的决策单元当作一个外部“专家”,交叉效率看作不同外部“专家”对被评价决策单元的效率“打分”。由于每个“专家”的学识背景、工作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打分”理应给予不同的权重,权重的确定主要基于他们效率“打分”上的差异,若某个“专家”的效率“打分”和其他“专家”存在较大差异,则此专家的权威性就会受到质疑,相应的他的效率“打分”在决策单元最终的效率“得分”上扮演的作用就会小。最后运用算例分析说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程大友  冯英浚 《预测》2008,27(3):55-6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DEA的企业效率评价方法,将决策单元的复杂生产过程分为前后相续的两个子过程,在考虑子过程之间关联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两阶段关联DEA效率评价模型,进行企业效率分解和评价。关联DEA模型克服了传统的独立DEA模型的缺点,可为决策单元改进绩效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以21家财产保险公司为样本的实证分析指出了非有效公司效率低下的原因和需要改进的领域。实证结果表明中资财产保险公司在营销方面比外资公司较有效率,但盈利能力效率低于外资财产保险公司。根据效率评价结果本文构建了一个效率矩阵,将样本财产保险公司分为四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司提出了相应的绩效改进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中的超效率模型和BCC模型,对于我国通信服务业其中的17家上市公司的相对有效性进行了较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首先利用DEA超效率模型对于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了排序,其次利用BCC模型对于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了投影分析,并最后提出了进行有效性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甄苓 《中国软科学》2008,(1):131-134
本文在DEA中的C2R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决策单元输入与输出为区间上的连续函数,建立了在一个时间区间[0,1]内评价决策单元间的相对有效性的连续模型以及与之等价的模型,同时给出了决策单元的效率定义和弱DEA有效、DEA有效的定义。为经济管理中相关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校在国家科研力量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科研效率得到广泛关注,由此运用DEA方法对28所高校的科研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所选高校科研绩效良好。对弱DEA有效以及非DEA有效的高校从技术和规模上提出改进方法,并且从学校自身和外界方面提出改进建议。针对DEA本身的特点,运用交叉评价模型对相对DEA有效的高校进行评价,部分高校存在投入产出不平衡现象。通过运用DEA方法和交叉评价模型为各个高校认识其不足提供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8.
对决策单元进行排序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李果  沈晓勇  王应明 《预测》2000,19(4):51-53
传统DEA模型只能评价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将决策单元分为有效和非有效的两类,而不能对决策单元进行排序。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对策策单元进行排序的DEA方法,该方法通过在DEA模型中引入理想DMU来得到一组公共权重,并以此为基准排序。  相似文献   

9.
基于DEA模型的企业投资效率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企业价值的增加从根本上取决于企业的投资决策和投资效率,对投资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将有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本文将DEA方法运用到企业的投资效率评价中,在此基础上引入两个虚拟决策单元,提出了一种基于TOPSIS方法的DEA投资效率评价模型,并以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C2R模型和改进后的DEA模型评价企业投资效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反映我国房地产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较严重,发展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10.
为了避免企业营销成本不断增加而生产运营等其它成本却相对下降的现象,本文针对营销策略评价的特点和DEA模型的缺陷,提出了一种4R-DEA的企业营销策略诊断模型。引入理想决策单元,将投入指标取原决策单元中投入指标的最小值,并构造基于投入角度的DEA模型,然后对理想决策单元进行剔除求得松弛变量,最后在决策单元评价时,将其与其他决策单元的线性组合进行比较,以减少运算量。通过实例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模型能够较好的完成纵向和横向的企业营销策略评价。  相似文献   

11.
王庆  郑彩玲  刘学鹏 《预测》2015,(3):65-69
统一管理下,一个组织对其下属各个决策单元进行科学的效率评价和排序是其重要的运营管理活动之一。为了使得组织在统一的标准下对所有单元进行绩效排序,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公共权重的决策单元排序方法,该方法通过增加一个总和虚拟单元到评价系统,应用DEA方法求出使该虚拟单元效率最大的一组公共权重;同时提出第二个决策目标来解决权重不唯一问题,即基于公共权重所得效率与经典DEA方法所求的效率变化之和最小;然后基于所得公共权重对决策单元的绩效进行排序。最后,实例表明新的效率排序方法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2.
现在DEA方法已被较多地应用于金融投资、技术创新等领域的绩效评价之中。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遇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当多个决策单元都为DEA有效时,如何进行进一步地测度与排序;二是以往我们在应用DEA方法时,比较关注的是测算各决策单元的总体效率和技术有效性等问题,但很少对影响决策单元效率值的相关环境因素进行考察。为此,本文引入了超效率模型与Tobit模型,对DEA的有关应用与扩展问题进行了论证,并以上海中外联合实验室的绩效评价为例,展开了相应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对软件外包承接城市的运作效率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国整体软件外包实力.本文将因子分析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SE-DEA)的方法相结合,对传统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加以改进,引入了SE-DEA(C2R)和SE-DEA(BC2)模型,改进了传统DEA模型对有效决策单元无法进一步比较的缺陷,对我国14个软件外包承接城市的运作效率进行评价.将投入产出指标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出相应的因子得分,再将投入因子和产出因子作为SE-DEA分析的变量进行相对效率的计算.结果表明南京、天津、成都、济南和杭州在承接软件外包方面的效率偏低,并对提高承接城市的承接效率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建一套技术中心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DEA模型分析资源配置效率,结论是绝大部分地市企业技术中心资源配置效率总体水平较高。根据DEA"投影原理"调整资源配置结构,以便获得最大技术效率。针对传统的DEA模型按有效值单元不能作完全排序的缺陷,利用改进的DEA模型对浙江省级工业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按改进的有效值再排序。  相似文献   

15.
载人空间站是高端装备典型代表,载荷设备具有技术复杂、可靠性要求高和时间节点计划性强等特点。载人空间站的研制按照“装备-分系统-设备-元器件”的结构开展,元器件质量、交付、价格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装备研制成果,因此对元器件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不确定性控制要求。针对载人空间站的工程需求,采用结合蒙特卡罗模拟和博弈交叉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的蒙特卡罗DEA法,研究在部分投入产出项的分布函数已知情况下决策单元效率值的分布函数,以期提供更全面可信的评价结果。并通过在某载人空间站承研单位的应用,进一步论证蒙特卡罗DEA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运用DEA经典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两个虚拟决策单元,建立了基于DEA和TOPSIS的评价模型,对我国30个省区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整体效率偏低,区域知识产权运营效率与地区经济情况不呈绝对正比关系。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评价决策单元DEA有效的两阶段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任民  王烈 《预测》2003,22(6):75-77
传统的DEA模型评价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将决策单元分为有效和非有效两大类,不仅无法对决策单元有效性进行排序,而且也无法获得与决策单元有关的管理信息。本文提出评价决策单元DEA有效的两阶段法,不仅解决了对所有决策单元的排序问题,而且对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解决了如何调整投入产出水平使之达到相对有效的有关管理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被评价单元间的相对效率分析着手,利用统计方法选择评价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中的超效率模型和Bc2模型,对广东省21个城市科技创新相对有效性进行较为全面而客观地评价.并通过对DMu单元在DEA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分析,提出了非DEA有效单元如何进行有效性调整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是一种对若干同类型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的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与效益进行比较的有效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配置的效率进行评价。以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2013年数字资源采购与利用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建立指标体系,用DEA模型对总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将被评价的类目分为相对有效和相对无效,并指出相对无效类目的不足及改进之处,为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运用DEA模型对1999年至2006年四川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有效性评价,并进一步运用DEA交叉评价模型得出各年份交叉效率值。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动态分析,为有关部门制定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