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从得失分析福建男排的实力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得失分的角度 ,对福建男排参加 1999年 11月全国男排锦标赛与江苏、浙江、上海男排这三支前 3名的队的比赛进行比较、分析 ,旨在找出福建男排与强队间的技、战术差距 ,为福建男排训练、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福建男排一直名列全国甲级联赛前三名,曾多次代表我国出访欧美等国,先后向国家队输送了5名队员、1名教练员,如教练戴廷斌,队员汪嘉伟、徐真等。福建男排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多年坚持贯彻“快速多变”的战术思想。下面就他们快攻战术的运用及其特点,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观察统计法和数据分析比较法对2012-2013全国男排联赛(福建赛区)7场比赛的所有队伍的得失分进行统计比较与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男排的整体实力处于中下游水平,其得分能力与其它队伍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进一步提升福建男排的比赛成绩,建议福建男排有针对性提高发球的攻击性、丰富进攻战术及打法的多样性、提升拦网的有效性及减少自身的技术失误。  相似文献   

4.
福建男排2009—2010年联赛得失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9-2010全国男排联赛(福建赛区)5场比赛福建队与各队得失分的统计、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男排在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从中寻找其得失分能力的优势和差距,为今后的比赛取得好成绩提供训练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法、现场统计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十运会男子排球预选赛(福州赛区)的部分场次的比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男排发球整体水平较好,但得分能力不足;拦网得分率及有效性优于其它各队,但利用率不高;主动进攻和防守能力较弱,技、战术打法有待于整和提高,特别是在防守方面较其它各队有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统计分析等方法 ,对各国获得 2 0 0 2年世界田径各单项前 10名的人次进行统计 ,计算出各国的积分 ,并与 1998年以来的历年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 ,自1998年以来 ,有运动员进入当年世界田径各单项前 10名的国家数稳定在 6 0个左右 ;进入当年世界田径总分前 10名、男子积分前 10名和女子积分前 10名的国家 ,基本上都是美洲、欧洲和非洲国家 ,亚洲和大洋洲国家中只有中国和澳大利亚进入过前 10名 ,短期内这种格局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中国女子田径积分连续两年闯进世界前 10名 ,但积分主要来自竞走和长跑项目 ,竞走项目得分的变化影响了排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1、中国女子曲棍球保证了小组出线 在本届奥运会前,国际曲联公布了新的世界排名,排在前八名的队伍是:荷兰、阿根廷、德国、澳大利亚、中国、日本、西班牙和新西兰,中国女子曲棍球队排第五名。  相似文献   

8.
陈洁 《乒乓世界》2003,(10):26-27
中国公开赛历来都是中国人唱主角,这届也不例外。除了波尔以外,施拉格、格林卡、萨姆索诺夫、塞弗等欧洲优秀选手都没有出现在赛场上。到了比赛的后两天,赛场上一眼望去全都是中国人,女双的前四名全部被中国选手包揽;男双的前四名中有三对中国人;男单前8名中有5名是中国选手,女单更是被中国人大包大揽,前8名中有7名是中国人,另一名是中国香港人,但是,就在中国人“横行霸道”的中国公开赛中,仍然有几个外国选手,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篮球》1999,(3)
一、预赛(各组前两名进入复赛,第三名进行9~12名名次赛)二、复赛(各组前两名进入半决赛,第三、四名进行同名次对阵,决定5~8名)三、半决赛中国一菲律宾82:73四、决赛冠、亚军中国一韩国112:925、四名菲律宾一哈萨克斯坦73:68附,第9~12名循环赛成绩表韩国一哈...  相似文献   

10.
本文收集了1989~1990年世界前10名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和中国1988~1990年前10名运动员的有关资料。在分析对比之后,认为: 1.中国的女子三级跳远虽起步较晚(1985年正式开展),但近几年成绩提高很快,在1990年世界前10名排名表中,我国占据了第1和第7位,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之中。但目前中国优秀选手的年龄偏大,后备力量尚难以与世界强手抗衡。中国女子三级跳远的优秀选手中除一、二名尖子外,其他选手的水平尚与世界先进水平存有较大差  相似文献   

11.
2003~2004年全国女子排球联赛福建女排得失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3—2004全国女子排球联赛福建女排14场比赛发球、进攻和拦网得失分的统计、比较与分析,指出福建女排在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为福建女排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上海女排参加全国排球联赛技战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立明 《体育科研》2011,32(5):76-78
通过对2006-2007和2007-2008年全国女子排球联赛以技术统计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上海女排这两个年度在比赛过程中技战术上的变化情况,寻找与其他强队的差距,从而探讨上海女排比赛时的各种技战术因素,并为上海女排今后的技战术发展提供训练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世界杯女排赛以中国队的夺冠而圆满落幕,中国队快速、多变、灵活的技战术发挥的淋漓尽致,欧美强队也在向快速多变打法方向发展,亚、美、欧之间的差距又一次缩小,但中国队毕竟在亚洲一枝独秀,只有深刻研究世界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才能重振亚洲女排的雄风。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05-2006年全国排球甲A联赛福建女排15场比赛的一攻各个环节进行技术统计、比较与分析,指出其在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以利于福建女排在今后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根据沙滩排球项目特点,提出了女子沙排运动员单脚起跳扣球进攻技战术,并在福建女子沙排队训练实践,成功应用于十运会,为提高女子沙滩排球网上攻击力提供了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进攻差距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第10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的现场统计分析表明,中国男排总体进攻效果均低于前8名各队,且强攻不强,快攻无变化,缺乏攻击力,没有发挥出中国队快速多变的战术特点,后攻居于中等水平。中国男排的进攻实力与前8名队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7.
中俄女排赛中国队失利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观看实况与录像,采用对比的方法对2002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俄交锋中国女排失利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一攻稳定性比2001年大奖赛差,拦网存在明显不足,发球与强攻没有威胁,快速多变受阻,面对高大队员的进攻与拦网无计可施,战术运用不当。建议中国女排抓身体训练的同时,提高扣球技巧,加强集体拦防,渗透“后排快攻”战术。  相似文献   

18.
自201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获得第5名起,日本女排显现出强势崛起之势,而中国女排则每况愈下,多次比赛战绩不佳,亚洲霸主地位不复存在。通过对2队比较,探索日本女排逐渐上升的原因和中国女排战绩不佳的根本。通过运用录像统计法、数据对比分析法对2011年瑞士女排精英赛冠军日本队与第3名中国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日本队在发球、接发球、扣球方面都优于中国队,进攻节奏上明显快于中国队。  相似文献   

19.
解析2004至2009年中国队参加的世界大赛中进入前四名队伍与中国队的实况录像10场共43局比赛,以中国女排为主体,以主要进攻打法为研究内容,对中国女排常用进攻打法的运用情况和实际表现进行记录和统计,运用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强攻次数在总数中的比率在逐年增大,尤其是4号位强攻,但强攻得分率一直低于比赛对手;快攻次数近几年在变少,但快攻得分高于对手;后排攻次数明显增多;两次攻方面近几年一直高于对手,且近几年进攻次数比率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陈丽  魏统朋 《体育科研》2008,29(2):62-65
每球得分制规则的实施将比赛得分因素客观的划分为两个得分系统、6个得分技术环节。通过分析发现中国女排利用每球得分制规则带来的机遇扬长避短,在实战中已见成效;在后排攻的运用与得分能力与世界女排强队存在较大差距;在连续防反能力上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中国女排的快速多变特点在接发球进攻中、快速反攻能力在发后反中、连续防反能力在接后反中能有高水平的发挥,是中国女排的主要制胜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