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许多几何问题可以通过添加辅助线,把已知图形补为轴对称图形,帮助我们发现图形中各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找到解题的思路.那么,哪些问题适用轴对称变换来解呢?笔者通过研究,认为具有如下特征的几何题,可以考虑用轴对称变换去解决.  相似文献   

2.
探索轴对称     
学习轴对称,要正确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其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一、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是指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只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是指这个图形具有的特殊性质.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相似文献   

3.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课本习题15.3中有这样一题:图1所示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相似文献   

4.
远山 《福建教育》2007,(6):53-53
天安门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连城县吴声季供题) 【解答综述】认为“天安门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教师主要有三条理由:①轴对称图形是与平面图形有关的概念,天安门是实物,不能说天安门是轴对称图形。②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天安门图片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③天安门上有标语,文字不对称(如果不考虑标语,那么五星红旗也可以不考虑上面的五角星,得到五星红旗是轴对称图形)。  相似文献   

5.
《轴对称》一章从生活中的图形入手,介绍了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并利用轴对称变换,探索出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这些知识在2007年各地中考题中都有体现,有关的开放型、操作型、探究型等特色题目不暇接.现分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从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入手,剖析教科书中多次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相混淆的原因,并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入手,剖析教科书中多次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相混淆的原因,并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学数学研究》2014,(1):45-47
一、核心概念。内容定位 图形变换:轴对称、平移 二、以题点知。回顾应用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是轴对称变换图形T的每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组成的图形T′,称为T关于l的轴对称图形.把图形T变为关于直线l的轴对称图形T′的变换,叫做轴对称变换.直线l叫做对称轴.二、轴对称变换的作用由于轴对称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因此,通过轴对称变换可使某些几何元素相对集中,从而顺利地找到解题的途径.如果题目中有以下情形,可采用轴对称变换:①角平分线;②30°、36°、45°、60°、90°等  相似文献   

10.
轴对称在自然界和人工设计中十分普遍.轴对称图形是有简洁、优美、和谐,因此具有良好的性质,我们常常把一些图形割补成轴对称图形,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图形的轴对称是初中阶段图形中一个普遍存在的性质,本文从几种特殊图形入手,利用轴对称推导其性质和结论,并举例阐述其应用,对具有轴对称的图形学习和应用作了一定的尝试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轴对称是研究图形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习“轴对称”时,我们可以通过操作把原图不是轴对称的图形转化为轴对称图形,或原图是轴对称的图形转化出新的轴对称图形,从而巧妙解题.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考查轴对称图形的识别例1 (2006年·深圳市)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为( ).解析: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可以把这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观察直线两边的部分是否完全重合,观察各图知只有D才是轴对称图形。二考查轴对称图形性质的应用例2 (2006年·苏州市)如图1.如果直线m是五边形ABCDE的对称轴,其中∠A=130°,∠B=110°,那么∠BCD等于( ).A.40°B.50°C.60°D.70°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知,∠E=∠A=130°,∠D=∠B=110°。由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2)×180°=540°,得  相似文献   

14.
轴对称图形在初中教学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小学整体认识了轴对称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思想在解决最值问题和等腰三角形的学习中也起着"先行者"的作用.为了使教师对轴对称课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本文对国内现有的有关轴对称课题的文献进行了阅读、筛选、分析、归纳,试图从轴对称的课标及教材分析、轴对称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轴对称思想的应用等方面将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8,(2):70-71
这节《轴对称》的教学设计,以生活中熟悉的例子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剪纸、观察蝴蝶和枫叶动画设计,让学生感受轴对称的特点,使学生的感知能力不断发展;通过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数,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更清晰;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造美。  相似文献   

16.
一、轴对称以及轴对称图形的识别 这部分内容的关键有两个:一是轴对称图形的识别——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可以用折纸的方法,按照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看是否能找到一条直线将图形沿其折叠,使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对图形要多观察,有助于进行直觉判断;二是弄清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7.
轴对称图形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之后的几何计算、证明中大有用处。本文从学生关于轴对称图形作图中的常见错误谈起,结合案例探寻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轴对称图形"一节的教学中,我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从学生熟悉的剪纸入手,通过学生剪出的一幅幅美丽的图案,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概括,从而得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导入新课.我又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归纳、概括、一题多解、编题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初中教材“图形的变换”部分,主要介绍了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相似、投影等五块内容.其中,图形的平移、轴对称和旋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其本质是全等变换.本文选取几例中考题进行解析,探讨全等变换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与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20.
[病例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诊断]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将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图形是否能够完全重合。图C沿对角线对折以后,折痕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同时,图A、D也都是轴对称图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