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教育科学》2009,(1):I0001-I0001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正阳小学坐落在长春市万福街25号,是长春市一类一级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1230名学生,94名教职工。多年来,学校将“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作为学校发展的突破口,以“名师扬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为办学宗旨,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在树品牌、创名校,求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科技教育作为突出的办学特色,并不断进行彰显和拓展,现已形成自已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科普先进单位”、“吉林省科技教育示范校”、“长春市科技教育示范校”、“长春市花园式学校示范校”、“长春市校园文化示范校”、国家级表彰的“绿色学校”。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1):I0003-I0003
平度市南京路小学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青岛市规范化学校,多年来秉承“让学生享受童年幸福,为学生奠定一生幸福”的教育理念,以“把学校办成管理科学规范,师生和谐发展,质量高、有特色、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目标,突出“体验教育”特色,教育教学质量显著,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流动人口子女、  相似文献   

3.
学校特色建设是内生性的学校变革。学校特色是“个性”的,但学校特色创建的路径是有“共性”可循的,这一“共性”体现为学校特色建设的基本规律。学校特色创建是学校品牌打造的重要内容,“以研究促特色”已成学校建设的应然选择。学校办学特色的建设和发展一直与研究相伴。创建特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进行教育科研的过程,没有教育科研的个性化也就没有办学的个性化。同时,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理论的指导和科研的支持。学校通过研究可以找到在育人上的特殊价值。找到蕴含在其中的价值力量。  相似文献   

4.
“一流的学校靠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传统、学校规章制度的总和.体现着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与品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是土壤,它的每一个成员都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发展成长。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已经成为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成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尤其推进新建学校的文化建设,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梁好 《教育文汇》2014,(19):17-18
当下,“创特色品牌,办特色教育”是一句比较流行的口号,学校管理者往往将“打造特色品牌”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与动力,以此推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而“一校一品”,也成为诸多学校追求的目标。诚然,特色教育的理念确实让相当一部分学校迅速发展起来,成为精品学校、特色学校。然而,我们同时应当看到,  相似文献   

6.
“家门口的好学校”应该是以均衡为前提的优质,就是要以一流的教育理念、教师队伍、课程教学、环境设施、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江山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引领下,营造温暖有方的学校环境,努力实现“最美的风景在校园”“每一所学校都有特色”。  相似文献   

7.
焦剑 《四川教育》2008,(2):83-83
有位名校长曾经说过:“学校的发展像泡茶,茶水在不断添水中会慢慢变淡,最终成为白开水。”一所学校要保持那浓浓的香味,就得像守壶的人那样,守护学校的特色,才能使其持续散发浓香。“幸福教育”便是我校的办学特色,“追求幸福的教育,享受教育的幸福”是我校的教育追求。  相似文献   

8.
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融汇绿色教育理念,提出了“以人为本、健康发展”的办学思想,形成了“学校规范有特色、教师达标有特艺、学生合格有特长”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9.
一、将“绿色教育”融入学校办学理念 知春里中学地处中关村科技园区腹地,与众多著名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为邻。学校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满足师生发展需求,建设师生共同学习与发展之校,引领和促进师生自主、全面、健康、和谐与持续发展,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和师生的生命质量。”学校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ESD)实验学校以来,我们把绿色教育融入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0.
走过不平凡的2010午,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1年。2011年,随着《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教育将面临着新一轮的大改革。在“十一五”收官之年和“十二五”谋划时期,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纲要》和省市区有关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为了落实“品牌立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路,“形成专业有特色、教科研有成果”,实训实习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基地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以办成市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现制定中长期办学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正快速地向前推进。不少学校将之作为一种在新形势下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创设学校特色的一个重要手段。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带着极大的热情关注并投入到这项教育的新领域。由于条件欠缺等原因,在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的初期,难免会出现一些“盲动和浮躁”。透过这种“此起彼伏”的心理热,不妨做一些冷静思考,对心理教育科学的研究,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展,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办学特色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对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育人质量的提高以及学校竞争力的增强,都有支撑作用。为此,每所学校都在审视着自己学校的发展轨迹,努力把握属于学校的机遇,即如何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建构起校本课程体系。江苏省吴江市庙港实验小学正是循着课程这一教育的“根”,在实践中将“自主教育”这一办学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关于“学校特色”的话题越来越多,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学校特色已经成为影响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正在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在发展的同时,学校特色化发展电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困扰,诸如面对理论界对“特色”的众说纷纭,我们如何理解和选择自己学校的特色理念?如何开展对学校特色建设有效途径的探究?怎样看待和防止学校特色化过程中的“昙花”现象?鉴于这些问题和困惑的存在,我认为“整合”才是学校特色生成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一、特色办学理念,全面引领学校工作 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的办学理念是“幸福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所谓“幸福教育”就是制定适切的教育目标,形成师生自信发奋的学习态度;创设宽容的教育氛围,促使学生身心愉悦地开发潜能;提供和谐的发展环境,促使教师积极实现自身价值;追求师生的共同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15.
2010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学校特色建设被提到了国家教育战略指导方针的高度,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指针。学校特色作为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是新形势下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石。一所学校的文化就是它的办学特色,学校文化有特色,学校办学才有特色。因此,从某种意义一L说,学校特色就是创建文化上有自身特色的学校。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点以及学校教育对象实际,我校努力创新德育教育新途径、新方法,着力学校文化机制重建,积极培育校园文化特色,凝练校园人文精神,不断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发展内涵。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期间.我校的工作思路是“抓管理、提质量、创特色、求发展”。我们将把“古诗诵读”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特色.本着“融人文教育于经典古诗文诵读中”的创建特色理念,着力打造学校品牌。并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开发“古诗诵读”校本课程.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走上了学校特色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论丛》2009,(11):F0003-F0003
增城市新塘镇第二小学是1993年开办的一所镇属小学。学校教育坚持“三个面向”,确立“德育为导向,教学为中心,育人为根本”的办学宗旨,提出“让教育更精彩,让孩子更灿烂”的办学理念。围绕“把学校办成培养学生聪明才智的学园、生动活泼的乐园、陶冶情操的花园,实现学校教育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目标。创设“科研兴校,艺术特色创品牌”的办学特色,以课题带动,全面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朝阳小学     
《教育》2008,(5):F0004-F0004
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是一所拥有142年办学历史的名校,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前瞻的办学理念。学校的“未来教育”办学思想,经过了几个阶段的实施、发展和完善,从“九五”期间的计算机教育特色,“十五”期间的小学生法纪教育特色到今天“十一五”期间的科学教育特色,学校都立足于未来思考今天的教育.力争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那么教育科研就是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新鲜血液.教师队伍就是学校的细胞,教师应成为开展教育科研的中坚力量。搞教育科研不是为了徒有虚名.追求轰动效应,而是为了“兴校”,创办特色,使“科研兴校”的理念深深根植于教师心中,激励每位教师“要当教育家,不做教书匠”。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第一百中学自1958年建校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学校的思想品德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6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为此,学校领导在总结四十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加强学校办学特色的研究,开展“以创建‘微笑学校’为主题,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活动,以特色创品牌。创建“微笑学校”,就要进行“微笑教育”,而“微笑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和谐教育。学校人际关系和谐,学生实现和谐发展,学校全体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开展“微笑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指导思想是“和谐”理念,“和谐”的外在表现就是“微笑”。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是以创建“微笑学校”为主题的,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