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8 毫秒
1.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香港歌手陈奕迅以一首《十年》将一段无奈的感情演绎得婉转衰伤, 甲A十年,十年甲A,也同样演绎善中国足球职业化的乐章,我们姑且称之为——  相似文献   

2.
山东职业足球史上另一支曾在顶级联赛征战的俱乐部——青岛中能足球俱乐部隶属中能集团,该俱乐部成立于1993年12月31日,俱乐部前身系山东省经贸委(青岛)队、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青岛颐中足球俱乐部,是青岛第一支职业化足球队。作为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创始球队之一,1994年获得甲B联赛冠军成功晋级到甲A联赛;1995年不幸从甲A联赛降级。  相似文献   

3.
甲A开幕式     
公嚣霪@03年3月童5日,作为最后一届以“甲A联赛”命名的全国足球联赛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正式鸣哨开赛,十五支球队将为明年的十二个“中超”名额进行最后的冲击,无论成功与否,历经十年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都将迎来它崭新的一页……甲A开幕式  相似文献   

4.
中超SOS     
“假球、黑哨、大盘”——中超元年被焰下了不光彩印记。国安退出,金融大鳄张海下课、球员发不出工资……十年甲A积聚的矛盾终于在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第十一个年头——“中超元年”爆发了。1991年在北京饭店贵宾楼,李铁映同志在听完年维泗关于足球改革汇报后,指出职业化要一步到位。但十年了,中国足球职业化尚未到位。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改革正在经历着一个大关,第二次改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不知道球迷们是否还记得瓦洛佳、萨沙这些名字,当年他们是作为职业化的标志出现在我们的甲A赛场上的,而瓦洛佳也的确带来了不小的震撼。在我们学会了防守瓦洛佳之后,又出现了马麦罗,在我们适应广马麦罗之后,国安的那位西班牙三流球员又让我们惊呼不已──现在我们似乎又学会了怎样对付安德雷斯,于是就有传闻说罗马尼亚的哈吉要来踢甲A了──这似乎可以算做我们联赛水平进步的标志吧。回想’94赛季如果我们的职业化第一年就像日本的联赛一样,有利特巴尔斯基、济科、斯托伊科维奇这样的大牌出现的话,是不是甲A要被他们踢得天翻地覆…  相似文献   

6.
“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从1994年到1998年,中国足球甲级队A组联赛已经整整踢了五年。这五年整个甲A赛场弥漫着一股鲍鱼之具和芝兰之香的混合味道,把我搞得晕头转向。说到举行甲A联赛的初衷当然是很好的了,就是要把中国足球搞上去嘛。中国足球踢了那么多年都没冲出去,有些人把原因归结于没有实行职业化,而且在1993年中国队被洋教练施拉普纳统率者在小组赛还是败于伊拉克足球队。所以中国足球在那一年失败之后碎然加快了职业化的进程,在1994年甲A联赛终于标由登场。甲A首先从名字上就有一种中西混…  相似文献   

7.
中国足球圈子十几年的职业化历程中,如果说整个中国足球是功过参半的话,个别俱乐部的成功经营应当算是少有的红头案例。说起这些俱乐部,大连实德、山东鲁能、天津泰达、北京国安,应当归为其中。  相似文献   

8.
张越 《新体育》2014,(12):34-36
已经结束的2014年的中超联赛射手榜上,中国前锋寥寥无几,前十位中只有武磊一名本土球员。在纵向比较之下,10年甲A,本土射手9次登顶射手榜;10年中超,只有李金羽两次成为射手王。中国足球职业化20年,联赛逐渐成熟的同时,本土射手却后继乏人。  相似文献   

9.
1994年11月13日傍晚,全国足球甲A联赛鸣金收兵。大连万达队、广州太阳神队和上海申花队分获前3名,显露出“英雄本色”;而沈阳六药队、江苏迈特队则出任“副班长”,被挤出甲A行列。 今年的全国足球甲A联赛,在社会各方和新闻舆论的关注下,引进了合同制、聘任制、转会制、注册制以及体能测试制、持证上岗制、比赛监督制等多种以往足坛鲜见的企业法人制度,从而在竞赛体制上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将足球竞赛推向市场,实行足球职业化。  相似文献   

10.
甲A回眸     
您应该还认识吧。前上海申花队的格鲁吉亚籍门将高佳,这是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所引进的第一批外员之一,当时在甲A赛场上也是红极一时,为甲A联赛初期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时隔九年,我们依然还能记得起他。  相似文献   

11.
进入了职业第六个年头的中国足球越来越怪,我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怎么用怎么灵的甲A、甲B定律都失效了,在我们一次次地预测错了比分后,渐渐地明白了贝利他老人家的苦衷。为什么这样?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进步吧。 洋和尚与国货精品 如果前五年的职业联赛我们还可以用甲A看国脚、甲B看外员来概括的话,现在我们不得不把这名话改为,甲A看外教、甲B看  相似文献   

12.
1999年1月17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伍绍祖同志亲赴海埂,与甲A足球教练座谈。在听取了众多教练员的汇报之后,伍绍祖就中国足球改革的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改革之前,从十大方面入手伍绍祖说,1992年6月中国足协在红山口召开足球工作会议,认定中国足球必须走职业化道路,必须建立俱乐部体制。当时提出足球的改革要从十个方面入手:─—健全足协。会上选举袁伟民同志担任中国足协主席;─—改革体制。选了11个城市为足球改革试点城市。后来又增加了一个延边。─—强化训练。训练水平不高,成绩就上不去。当时请了施拉普纳来。——确定赛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进程缓慢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社会学知识对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十年来的成果进行剖析,从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内、外部因素出发,对国人期望值的反差和足球职业化改革进程缓慢进行分析,为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向良性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们期待的甲A联赛再度拉开大幕,在经历了5年的足改和1998年出现的阵痛之后,甲A联赛的第6个年头将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非常关键的赛季。全局上看,去年由于职业化改革以来积存的诸多问题而引发了中国足球矛盾的大爆发,从球赛本身的质量到球市等外部因素都降到了职业联赛以来的低点.这在职业足球的发展史上被称为“瓶口之年”。中国足球能否真正下决心去解决自身的弊端、能否做到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实质性的突破,去使我们的职业职赛更纯粹,去抓住时机使甲A联赛突破“瓶口”,重新获得广阔的空间,今年将是迈出决定中国足球未来方向的…  相似文献   

15.
当前,职业足球的浪潮正在向东欧、亚洲、非洲冲击。苏联、匈牙利、南朝鲜、日本等国和地区都已开始并加速了足球职业化的进程。本文愿就我国是否应实行足球职业化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谈到我国足球是否实行职业化的问题,首先就要认识为什么要实行足球职业化?如果说职业化可以更快地促进我国足  相似文献   

16.
中国足球职业化已经走了5年的历程,成绩不小,足球市场连年火爆,这是明证之一;足球学校挤破门槛,这是明证之二;球员“出口”欧洲市场,这是明证之三。没有实行职业制的八一队终被挤出甲A,这是反证之一;假球、黑哨得到舆论和传媒如此关注和监督,是反证之二;徐根宝可以5年之中走遍东西南北,是反证之三。总之,职业化后,中国足球有了活力,有了气力;我们虽无缘探查中国足协的帐目,但可以肯定说也有了实力。但是,这  相似文献   

17.
    
建议先生 广东省东莞市的简耀东朋友建议:贵刊在1996年的甲A联赛的图片报道中,不要像去年那样,几乎期期都刊登北京国安队的比赛照片,而应该把甲A12支球队都照顾到。 答复:简耀东朋友的建议,我们已经收到了不少类似的来信,在1996年的甲A联赛中,图片报道这一块,我们将勤跑、快拍,力争改变去年的单一的报道方式。 武汉市的张昆朋友建议:《足球世界》应加强国内足球报道的力度。其实中国足球的报道不是没有其价值的,特别是随着中国足球职业化的深入,甲A联赛的日趋火爆,中国球星的不断涌现,中国球迷的眼光会更多地放在国内赛场上。所以,怎样树立自己的不败地位,是《足球世界》需要考虑的问题。“球迷之友”、“桥”和“绿茵画廊”恐怕是贵刊的拳头产品,从中也应该体会到适应球迷的需要和口味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从甲A到中超,中国足球职业化走过了十一个春秋,却在中超的第一年里,经历了历史上最混乱,最暗淡的时光。中超与甲A到底有什么不同?这就像问演《卖拐》的赵本山和演《刘老根》的赵本山有什么不同一样,其实都是一回事。只是“刘老根”比“大忽悠”形象好点。但中国足球却并非如此.强行上马的中超尽管也是中国足协精心筹划的“形象工程”.最终却被证明是一个“没有形象”的形象工程。2004年.中国足球经历了一次改革浪潮,而中国足球的改革之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9.
《湖北体育科技》2020,(7):625-631
本文运用ABC分析法对职业化以来中国足球顶级联赛进行分析,回顾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甲A联赛、中超联赛的发展历程,以联赛排名为主要依据,在分析各赛季竞赛结果和竞争特点的基础上,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将职业化以来我国足球顶级联赛26个赛季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摸索期、发展期和机遇期。总结中国足球顶级联赛各发展阶段竞争格局特点,探究中国足球顶级联赛竞争格局的演变特征,研究认为:顶级联赛在打破北强南弱的传统局面后,向着均衡态势发展;随着传统强队滑坡与新兴球队兴起,竞争格局更加难以预测;职业化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发达地区球队更具竞争优势;联赛东、西部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20.
十年一觉甲A梦。“一切皆有开始,亦有结束”。《黑客帝国Ⅲ》中,当史密斯对尼奥说出这句语,暗影中的甲A,也许还不会想到,2003年11月30日的下午,中国足球会像尼奥终结史密斯一样,终结十年甲A联赛毁誉参半的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