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的功能、视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是构成一届奥运会景观的重要基础形象元素,它不仅具有很强的功能性,也是传达奥运会举办理念和主办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具有区分功能、方向功能及区域功能,设计者应严格遵循运动项目图标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
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盛事,更是文化盛会,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视觉形象展示活动。奥运会视觉形象是运用视觉传达设计的方法对奥运会的主题、理念和活动的全面整合及艺术性表达。其内容非常广泛,除了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外,主要包括会标、吉祥物、色彩形象系统、体育项目图标、各种指示图标、二级标志。这些图形用于形象景观应用设计和市场开发计划。奥运会视觉形象设计是一个庞大的艺术设计工程,具有不可重复性和惟一性,成功的形象与景观设计是一届奥运会成功的重要标志。创造具有东方文化智慧的奥运会形象,为奥林匹克运动留下独特遗产是中国和世界…  相似文献   

3.
李雯雯  程茜 《体育科研》2024,(1):30-36,43
奥运会项目图标是奥运会体育项目的图形展现,代表了每届奥运会的面貌和主办国的国家形象。通过文献资料法,梳理了项目图标的视觉呈现和功能的演变历程。总体而言,图标的形成和发展与奥运会赛事、社会科技发展以及主办国的文化紧密结合。与往届经典图标对比,2024年巴黎奥运会图标设计改变了以往项目图标的视觉呈现形式,在图标中呈现体育器材以凸显体育项目。图标以“荣誉徽章”的样式凸显了情感联结功能,既体现了每个体育项目的独特内涵,又让参与奥运会的人们团结在一起,提升了人们在奥运会中的情感体验,满足了时代多元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新体育》2006,(10):39-39
从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始,体育图标正式确立了官方地位,此后设计体育图标成为奥运会的规定动作。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采用了光效应艺术风格来表现体育图标,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傅明  崔浩 《新体育》2006,(10):37-39
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两周年之际,北京奥组委发布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35个体育图标以“篆字”结构为基本形式,兼具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的特点,小仪符合体育图标易识别、易记忆.易使用的简化要求,更通过其特有的形态,将体育图标运用特征和丰厚的文化内涵、理念达到形与意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奥运会吉祥物奥运会组织者选定的一种有趣而有代表意义的形象,具有祝愿大会顺利圆满成功的意义。第24届奥运会的小老虎,第25届奥运会的科比等。在奥运会期间,形象生动、有趣的吉祥物常由人扮演,出现在运动会开幕式、比赛场或奥运村里,与运动员握手、合影,增加了...  相似文献   

7.
<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轫之初的前几届奥运会组委会并没有为自己的体育项目设计图标,但是随着奥运会的不断成长和扩容,人们发现需要有一定的载体来承担一些诸如道路指示、场馆标示等方面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会的35个体育图标,均源于我国古汉字,彼此间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奥运体育图标设计者把图标与古汉字巧妙而有机结合在一起,既符合体育图标容易识别、容易识记、容易使用的要求,又充分体现了我国汉字特有的形体美和意蕴美;既显示了体育图标的动态美感,又达到了古与今、形与神的统一,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灿烂光辉。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将奥运会的视觉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从符号学的视角来分析奥运会视觉形象的内涵和指示意义,探讨奥运会举办国的民族文化在奥运会视觉形象中的表现及与设计的关系;运用符号学理论加创新是我国大型运动会视觉形象设计与国际接轨的最好途径;总结奥运会视觉形象的发展规律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丰富奥运会视觉形象系统的理论研究,从而开拓奥运会视觉形象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将奥运会的视觉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从符号学的视角来分析奥运会视觉形象的内涵和指示意义,探讨奥运会举办国的民族文化在奥运会视觉形象中的表现及与设计的关系;运用符号学理论加创新是我国大型运动会视觉形象设计与国际接轨的最好途径;总结奥运会视觉形象的发展规律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丰富奥运会视觉形象系统的理论研究,从而开拓奥运会视觉形象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1.
奥运会作为全球性的体育盛会,是万众瞩目的焦点,是一次展示国家形象的绝佳契机,不同奥运会举办国家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其形象传播有着鲜明的诉求特征.里约奥运会:融合多元文化、自由、热情、环保;索契冬奥会:大国复兴之路;伦敦奥运会:继续影响着世界;北京2008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2022冬奥会宣传片:强烈的文化诉求.基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提出北京冬奥会传播国家形象应突出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选择具有代表国家形象的元素,避免出现文化误解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1964年东京奥运会视觉形象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运会的视觉形象是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艺术结合的典范。1964年东京第18届奥运会(以下简称东京奥运会)的视觉形象可谓独树一帜,该届奥运会创造出的会标和公共信息图形等视觉形象在奥运会史上都是开先河之举。长期以来,奥林匹克运动的中心在欧美,世界艺术的中心也在欧美。为什么奥运会第一次  相似文献   

13.
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形象塑造与媒体应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传播和形象传播的相关理论以及既往的众多事实表明: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可有效地整合各种有利于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资源,从而全面、系统地塑造和展示中国的国际新形象。中国体育代表团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及其各项活动的整体印象和评价,是通过代表团成员的穿着、言行及代表团象征物等作用于公众的思想感情而产生的主观综合印象。中国体育代表团以往注重展示“顽强、拚搏、自信”等民族精神,北京奥运会期间应注入“亲和、开放、宽容、友善”等新元素。  相似文献   

14.
奥运会视觉形象设计是一个庞大的艺术设计工程,具有不可重复性和唯一性,成功的形象与景观设计是一届奥运会成功的重要标志。创造具有东方文化智慧的奥运会形象,为奥林匹克运动留下独特遗产是中国和世界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共同期待。为了及时了解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设计的进展情况,作者对“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群组创意总监张武先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5.
黄璐 《浙江体育科学》2022,(1):13-19+27
新冠疫情对东京奥运会各项筹办工作和东道主形象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日本方面因时而变、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国际舆论走向,维护奥运会东道主的良好形象。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事件的决策过程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对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背景下各方定义的新闻议程进行了分析,结合新闻议程内容对奥运会东道主形象修复策略展开了研究。日本方面根据全球疫情变化、本国疫情防控形势和国际舆论走向,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了建立信心、推卸责任、拖延、诚意等形象修复策略,试图强化人们对于东京奥运会东道主安全条件的形象认知,致力于维护日本"安全之手"的国际形象,增强世界各国对于东京奥运会顺利举办的信心,在危机应对中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其中不乏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奥运会视觉形象设计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主办地的景观建设、民族色彩、徽标设计、吉祥图案等都在奥运会视觉形象中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文章从奥运会徽标、吉祥物、专用色彩系统、开幕式和闭幕式等方面探讨了奥运会视觉形象设计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北京奥运会于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世界杯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国或地区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旅游形象是一个区域或城市旅游吸引力强弱的关键所在。本文将海外知名旅游博客网站travel Blog作为资料来源,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北京奥运会对主办城市旅游形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奥运会的举办提高了海外游客对北京城市形象的关注和认知,且这种关注和认知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及奥运遗产如鸟巢、水立方等丰富了北京旅游景点的内容,极大丰富了怀旧式体育旅游资源,"奥运"已经成为北京城市名片的一个重要标签。奥运会的举办对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发挥了正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现代奥运会标志设计本土文化意蕴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功的形象设计是一届奥运会成功的重要标志,现代奥运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魅力,是因为她不仅仅是体育盛事,更是文化艺术盛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视觉形象展示活动,认真解读举办独具本土文化意蕴的标志设计,对于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有重要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9.
奥运传播是偏向以视觉影像为主导形态的"视觉文化传播"过程.北京奥运会通过电视视频、摄影图片、新媒体、艺术设计等视觉传播形式,对奥运会进行了视像传播与国家形象的视觉建构.在如今"视觉转向"后的景观社会中,北京奥运会已转换为物理上的影像纪录和碎片化的个人与集体的影像记忆,但它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并成为一段视觉印记永存于民族和世界奥林匹克发展历史中.  相似文献   

20.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无形资产.西方国家一向把举办奥运会作为实施全球形象战略的良机,中国应该最大化地利用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优势,设计预期的国家形象,让世界正确地认识和认同自己.文章从体育赛事传播特点和奥林匹克文化特征等方面对树立中国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