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读。引导小学生广泛阅读积累,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了解和把握学生的阅读兴趣点,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其次,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文书籍,根据学生年龄、兴趣和接受能力的不同,给他们推荐一些喜闻乐见的读物。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要求学生建立一个阅读笔记,既可以记录阅读中发现的好词好句、名言名句,也可以摘录自己读到的好故事的情节梗概或者阅读感想。  相似文献   

2.
从生活出发,培养学生语感   学生在阅读时能经常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比较、揣摩、领悟,就能使形象的浮现、感情的共鸣、思维的活跃达到迅速、准确、鲜明的程度,这就是语言的感知能力、欣赏能力。比如阅读朱自清的《春》,随着课文中一幅幅特有画面的展开,学生脑海中会迅速产生相似的联想,仿佛置身于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从而进入一种审美的境界,得到美的熏陶。同样,如果学生见过挺拔的白杨树,课文《白杨礼赞》所赞颂的那种力争上游、坚强不屈的精神就能在他们心中产生共鸣;学习上有过奋斗、拼搏、失败、成功的体验,学生便能对…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由于学生的阅读视界、生活经验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是无法齐步划一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智慧,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阅读方法,渗透阅读的价值取向,找准阅读的切入点,为学生的阅读调好节奏,导好方向,引领、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的知识储备,唤醒学生的阅读经验,让学生凭借文本去跨越时空,进入作者描写的场景中,触摸作品人物的内心.  相似文献   

4.
李淑杰 《山东教育》2005,(13):33-33
选读课文作为单元内课文的补充,编写的意图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为学生自我阅读检测提供材料。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独立阅读、自我检测为主要形式,训练、检测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于是选读课文,教师可以在“选”字上下功夫,在“练”字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5.
李皖 《学语文》2021,(1):12-14
整本书阅读旨在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等,是促进语文学习方式转变、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整本书阅读区别于传统单篇阅读的最核心特点就是一个“整”字,要从整体上引导学生“完整的”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通过整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通读、梳理、探究”中推进整本书阅读。  相似文献   

6.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比较少,生活经验匮乏,对于单纯的文字阅读,学生往往会感到特别枯燥,提不起兴趣.渐渐地,不少学生不爱阅读,甚至对阅读比较抗拒.阅读教学也成了小学低年级教师的拦路虎.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借助于绘本中生动、形象的画面来吸引学生,从而开启学生的阅读之旅.  相似文献   

7.
课标明确提出字词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正确地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逐步积累一些词语并能正确运用于各类句式,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语,学生在以后阅读学习时才能读得顺利,在作文时才能对词汇运用自如。可见,在低年级重视词汇教学,完成理解字词句、积累词语并能正确运用的任务,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阅读活动,能使人获取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在与文本的双向交流中,能获得审美体验,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突出学生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巧妙地找到阅读的切入口,促使学生更好地探究文本。不管是文本的情节、题目还是文本中的各种细节,都是阅读的切入点,只要找对切入点,就能找到探究文本的突破口。一、复述情节,整体感悟对于情节丰富多彩,人物生动多姿的小说来说,用复述小说故事情节的方法作为切入点,促进  相似文献   

10.
朱黎 《华章》2006,(12)
一、以观察、阅读为先导观察是学生作文的先导。学生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避免“熟视无睹,胸中无物”。指导学生观察应注意4点:1.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2.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3.观察要注重事物的本质和特点;4.观察要运用对比和联想。教师要有目的地把学生带入生活中,选择有典型意义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也可以按习作的要求带着明确的目标到生活中去观察,并逐渐减少引导,让学生独立观察。“勤于阅读,逸于作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充分说明阅读对习作的重要意义。但是,阅读必须在学生的观察和习作…  相似文献   

11.
在平时的习作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像这首顺口溜中所写到的:"作文难,难作文,下笔无言难成文;头儿空,肚儿空,空来空去空对空。"事实上,在作文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作文的同时,还要教学生怎样与生活做情感交流。要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2.
马足芳 《生活教育》2014,(24):69-70
中学生要学好语文,光靠课内几本薄薄的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要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需要进行阅读指导、阅读辅助与检查督促,使学生自主阅读,扩大阅读视野,提升阅读能力,强化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读”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四者之中,阅读能力尤为重要。不具备阅读能力,就提不高说和写的能力;不具备阅读能力,就学不好其它各门学科。不仅如此,阅读的重要还在于掌握了这个工具,对于积累知识,提高能力都起着直接的作用。所以在中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会读书,多读书,有良好的阅读技能,这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工作,是关乎下一代人生活、学习、工作的大事情。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虽然提出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但效果并不理  相似文献   

14.
文本解读 《学会查"无字词典"》是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结构清晰、浅显易懂、表达有序,生动地叙述了暑期到青岛旅游途中爸爸如何指导聪聪联系眼前景物,理解词语"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事.学习此文,让刚进入中年级的孩子清晰地认识到除了查字典以外,结合大自然、联系现实生活更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文章有情有景,通过生活实例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学习方法.这是苏教版实验教材作出的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整个阅读过程需要他们自己去经历,但由于学生阅读能力、生活阅历、认识水平的差别,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阅读理解的表面性和片面性,有时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偏差和错误。这就需要教  相似文献   

16.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贯重视指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掌握了阅读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助于对课文加深理解,而且还能从不同角度汲  相似文献   

17.
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作文教学的成效在课内,功夫亦在平时.教师指导学生作文,不能仅仅限制于课堂,要注重指导学生从生活和与阅读中积累素材、积累语言,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奠定学生写作水平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要指导学生正确阅读,爱好阅读,要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阅读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美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情智生态平衡,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阅读教学即为"绿色阅读"。"绿色阅读"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真正享受到体验的愉悦,探索的魅力,对话的激情,生命的活力,生活的乐趣……使其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明灯,引领学生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终走出亮丽的人生之路。一、在阅读中享受体验的愉悦小学生阅读的文本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写照,也是情感的载体,只有挖掘课文的思想内涵,把情感点化出来,展示在语文课堂之中,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20.
李敏 《语文天地》2014,(32):43-44
在初中语文教师的印象中,阅读是具有较大难度的教学活动。学生在阅读中不得要领,或是不能全面准确地进行理解分析,导致学生在中考现代文阅读方面失分较多,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出现对阅读活动的畏难情绪。针对这样的状况,广大教师应当注重创新理念,针对阅读教学的难点环节进行逐一突破,以此提升阅读教学的实际成效。笔者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在教学研究中探究尝试开展了“五字阅读法”的教学,效果非常明显,本文主要针对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