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做企业报记者近10年了。自己在记者这个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但走过不少弯路。成功的采访印象倒不是很深,倒是一次失败的采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使我体会到了做记者只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学会与采访对象的沟通、与兄弟媒体沟通,但最重要的我认为是与内部编辑人员、甚至是总编辑的沟通。1993年,我走上新闻记者岗位,1994年初我承担了一个重要的采访任务。胜利油田公安处治安科副科长陈  相似文献   

2.
1959年冬,我约好到北京某一个大机床厂采访,想不到在厂长办公室外坐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冷板凳,然后才得到接待.可是,采访才几十分钟,对方就说,工作忙,走了. 碰上这样的冷遇,谁不生闷气?我觉得,人家太不重视自己了,真想发火.可是,我又想到,这也是一次采访实践,一次体验,也不是没有收获啊,自己的任务是采访,不能受点挫折就要气.于是,我又耐着性子到这个厂的食堂采访炊具机械化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中宣部的要求,中国的媒体界掀起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高潮。伴随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开展,媒体人到基层采访的更是多了起来。但是存在这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媒体记者到基层采访,采访的对象是谁?采访的新闻"事实"是否真的是事实?那么在基层如何辨别新闻的真伪,如何采访到记者需要下锅的米,这就成为很重要的现实问题。媒体走进乡镇,来到基层,基层各级领导干部最是欢欣鼓舞。但这也是媒体人能否真地能走到基层群众当中去的一个因素。基层领导干部讲的"新闻事实"如果为真,  相似文献   

4.
去年5月17日,作为人民日报的记者,我和报社的另外一位同仁首次到台湾“驻点采访”,这也是祖国大陆报纸类媒体的记者首次到台湾“驻点采访”,从那个时候开始,祖国的宝岛台湾就开始有了人民日报记者忙碌的身影。光阴荏苒,转眼人民日报记者到台湾“驻点采访”已届周年。尽管这方面的工作还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但我还是愿意将自己在台湾“驻点采访”的点滴体会谈出来与大家分享。头脑要冷静迫于岛内民众要求改善两岸关系的压力,经过两岸新闻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台湾当局于2000年11月10日宣布开放大陆记者以轮替方式赴台“…  相似文献   

5.
采访和写作     
要想作一个好的记者,或者说一个记者要想较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务,是需要解决很多问题,进行很多工作的.现在我只想就采访与写作问题,以及和采访与写作有直接关系的记者修养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理解和意见.这些问题都很大,涉及的方面也很广.虽然自己作了时间不算太短的记者工作,但一来限于自己的水平,二来又没有认真总结过自己的工作,一定谈不好,甚至会有错误.促使我仍然有勇气写这篇文章的唯一原因,是想把我对记者工作的一些体会、看法、理解和愿望说出来,向同志们请教,与同志们讨论,以便达到互相帮助、改  相似文献   

6.
10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晰地记得两件小事。那时,我还是新闻干事。一次,我陪一位记者到新疆军区某汽车团采访。晚饭后,这位记者和战士一起弹吉他、唱流行歌曲。我很纳闷:“从北京来的‘大记者’,怎么和战士这么随便?”还有一年冬天,中央媒体组团到新疆军区采访。来到吐尔尕特边防连时,下起了雪,一位女记者看到站岗的战士裸着双手,就摘下自己的皮手套,悄悄塞给战士。从这两件小事我发现——当一名称职的记者,没有厚实的知识功底不行,没有理性思考和独立见解不行,不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不行,和普遍群众、普通士兵没有感情更不行,当记者首先要有…  相似文献   

7.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举国欢庆.那一天,也是我到新华社工作的第一天.七年多来,我从事了各种门类的采访工作,却总是无缘体育报道.也或许是因为这几年自己中文、英文,采访、编辑都做过些,最终被召唤进奥运前方报道团,成为一名机动记者.回想一下,过去七年里自己所做的一切工作好像都是为北京奥运会准备的.  相似文献   

8.
"采访"是媒体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记者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对于新闻来说,记者采访内容的好坏往往决定着该条新闻的价值程度如何,那么记者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采访取决于记者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了让新闻内容有价值,被大众所喜闻乐见,记者在平时的采访过程中要注意运用采访好技巧,让采访的内容符合大众的接受度,以真实还原事物的本质,不夸大不虚构,让观众了解真正的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9.
采访和写作     
记者的写作现在我们来谈谈记者的写作问题。采访和写作是一件事情的两个阶段。采访是写作的准备,写作是采访的表现。没有一个记者不经过采访能够写出新闻报道,同样,就是最好的采访如果记者没有把它写成报道,也不能说尽到了自己的职责。正因为这个原故,解决了前面提出的那一切问题——记者修养问题、采访问题等等,就可以说解决了写作问题的大半。但是写作问题毕竟还有一些特殊的问题需要解决。这里只就这些特殊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谈的既不是这个问题的全部,更不一定正确。记者能不能写出好的新闻报道,我认为主要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即观点、材料和表现能力。有了正确的观点、丰富的材料以及这两者的统一,并用熟练  相似文献   

10.
“非典”期间,我曾先后三次来到辽阳首例“非典”患者王硕家采访,深刻体会到要想做一个合格的记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这是记者把采访进行下去,获得鲜为人知的新闻素材,写出好新闻的前提。 2003年4月28日,从北京打工回来的王硕被确诊为辽阳首例“非典”疑似病例。记者了解到,王硕从北京回来就直接到疾控中心检查身体,所以没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月,我带着"世博会"的采访任务在美国底特律采访北美车展.然而,海地大地震的消息让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地震发生48小时后,我已然踏上了前往海地的航班.那时的我不知道在那里我可以向谁求助,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落脚,更不知道自己是否会遭遇新闻中说的治安事件,心里只想着太子港.又过了一个48小时,夜幕中,我作为上海第一家媒体记者,进入了海地.从"世博会"到"太子港",我接受到的是被连降几级的落差,可是,就在这个克服千辛万难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两者的共同之处,这份感悟和经历,实在难得.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采访     
碰上了一个“老实疙瘩” 每个记者对于自己新闻生涯中的第一次采访,都会留下难忘的记忆。而我在第一次采访时便碰到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进入《解放日报》不久,对新闻刚刚有了些感性认识,我和张铁夫就接受了一个任务——采访当时边区的模范工人赵占魁。大概当时报社里实在抽不出人手,或者是领导有意给我们一个锻炼的机会,所以才让我们两个新来的年轻人挑起这份重担。报社在分配给我们任务时,就强调说这是一次重要的采访,一定要搞好。 尽管我们内心都有点忐忑不安,但想到这是当记者的“第一炮”,无论如何也得干好。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来到当时的中央职工委员会,因为赵占魁这个典型是由他们向报社推荐的,所以我们想先从这里开始了  相似文献   

13.
李冰 《声屏世界》2007,(9):26-27
“我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管空气。”这是《东方时空》记者偷拍到的山东一个法官霸气冲天的“宣告”,让全国的观众强烈地感受到隐性采访的震撼和真实。一时间,隐性采访成了全国电视媒体的宠儿。然而,隐性采访犹如一柄双刃剑,媒体在享受掌声的同时,运用隐性采访不当所引发的纠纷和官司也让媒体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这使得国内媒体众多记者有机会亲临现场采访世界上规模最大、竞技水平最高、参赛项目最多的综合体育赛会。据统计,与境外举办奥运会相比,国内记者获得的正式采访名额多出了四倍。由于奥运会的主赛场在北京,采访成本的降低,使全国各地的媒体派往首都的外围记者也会成倍地增加。  相似文献   

15.
过去曾有人对记者冠以“无冕之王”的雅号,现在也偶有所闻。我想,如果把无冕之王理解为记者至高无上,谁也惹不起,这当然是不对的。人民的记者绝不能凌驾于党和人民之上。不然的话,记者就会脱离人民群众,如鱼离水,记者也就不成其为记者了。但是,我认为,从采访的角度讲,记者应以“无冕之王”自勉。正因为头上没有乌纱帽,所以采访谁就可以和谁的“冕”一样高,就可以和谁“平起平坐”,谈得拢,说得上。用我自己总结的话说,就是“记者采访时见大官自己不小。见老百姓自己不大”。我觉得,没有这个能大能小、能官能民的思想作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应急性新闻采访?笔者的领会是指时间紧、任务急、条件差、采访难的采访活动。记者对这类采访把握不好,就会失去战机,造成遗憾;把握好了,不仅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而且可以锻炼、提高自己,使一些“不可能”的采访变为“可能”。 今年3月18日,笔者就遇到了这样的采访。这天上午,我接到两个采访任务,一个是中午1点40分在厦门宾馆乘车到机场采访回厦的全国人大代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走转改"活动的不断开展,电视媒体对于各项新闻工作也有了新的采访措施与方式,电视记者作为电视新闻采访的主体,对于真实反映基层百姓生活状况、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视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应时刻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采访出真正的"走转改"新闻,如果一个记者只是为了完成"走转改"的相关任务而刻意进入基层进行采访活动,最终其采访的相关新闻也可能不会被人认可为"走转改"新闻。笔者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如果在采访过程中缺乏准确的角色定位,就会影响到采访效果,导致整个新闻质量不高,因此电视记者应在新闻采访中清楚自身的角色,避免出现采访活动成了旅游形式或记者过于高傲等情况。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采访中,我们可以常常看到两类记者:一类是“直奔主题型”,心中只想着自己将要完成的题目,但求速战速决,多一句也不肯问,多一个人也不再找,多一个地方也不愿去。这类记者一般能快速完成报道任务,也多被认为是单位的“快手”。还有一类记者则是“超级海绵型”,无论采访什么,就像一块有超强吸水能力的海绵,大量地采撷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本来采访两个人就能成稿,他可能要采访5个人;本来采访三个地方就可以收工的,他可能要跑更多的部门;本来开完会拿了材料就可以走人,他可能非要再拉住几个人问个究竟不可。而到成稿时他额外采访的这部分内容可能却一点也用不上。如此看来,前一类记者是“讨好不费力”,而后一种记者是“费力不讨好”。  相似文献   

19.
碰上了一个"老实疙瘩" 每个记者对于自己新闻生涯中的第一次采访,都会留下难忘的记忆.而我在第一次采访时便碰到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进入《解放日报》不久,对新闻刚刚有了些感性认识,我和张铁夫就接受了一个任务一一采访当时边区的模范工人赵占魁.大概当时报社里实在抽不出人手,或者是领导有意给我们一个锻炼的机会,所以才让我们两个新来的年轻人挑起这份重担.报社在分配给我们任务时,就强调说这是一次重要的采访,一定要搞好. 尽管我们内心都有点忐忑不安,但想到这是当记者的"第一炮",无论如何也得干好.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来到当时的中央职工委员会,因为赵占魁这个典型是由他们向报社推荐的,所以我们想先从这里开始了解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20.
雷雨 《军事记者》2006,(3):35-37
在西藏日喀则长达1500余公里的边境线上,驻守着一个个英雄的团队;在巍然耸立的雪山之巅和通外山口,矗立着一座座前沿哨所。千万个可亲可敬的战友兄弟就守卫在那里。2005年10月8日,国庆长假刚刚结束,我们4人——解放军报主任记者杜献洲、西藏军区宣传处摄影干事张震、日喀则军分区新闻报道员刘有飞和我,组成一个采访小组,踏上了为期半个月的赴边防采访之路。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边关行,也是令记者终身难忘的一次采访经历。当记者应《军事记者》编辑之约提笔记录这次经历时,距那次采访已经过去了整整4个月。然而半个月的履险,一路上看到和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