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8月15日,我第七次去新疆。十多年来我连续去新疆七次,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调查玄奘取经之路和丝绸之路。到目前为止,玄奘取经之路,在国内的部分(主要是甘肃到新疆的部分),基本上已经清楚了,能去的地方也都去了,楼兰、罗布泊当然不易进入,目前还未能...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凡是我不知晓的,我都希望知晓;凡是我不会做的,我都希望去尝试.我在培养自己的疯癫,因为我觉得企业家不能没有个性,更不能没有激情.  相似文献   

3.
长春是神的     
叶辛 《文化交流》2008,(10):46-48
长春是我走进的第十三个省会城市。连我都奇怪,在走南闯北的旅程中,虽说东北去得不多,可也有几次去过哈尔滨、去过沈阳和大连,怎么就会没有到过长春。这次到了长春,遇到了来自哈尔滨和沈阳的作家朋友,才知道原来这两个城市离开长春都很近,通了高速公路,不过就是几个小时的路程。  相似文献   

4.
宁波见闻     
李莎 《对外大传播》2001,(10):24-25
我曾经在不同的季节去过4次浙江省。8年前我在浙江的一个小村庄与当地人起度过了春节。以后在1985、1993和1999年我又去了杭州,每次都发现这个江南城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以前从来没有去过宁波,尽管从杭州到宁波走高速公路开车只需1个半小时。  相似文献   

5.
儿子带回通知来,学校要开家长会。儿子再三叮嘱:每个家长都要去的!那神情一扫平时的幼稚,十分严肃而郑重。在他那个世界,这个会无疑相当于联合国大会,是一项大事。我说,好,我-定去。那么称去不去呢?他说,老师光叫你们,我要在家做作业。看来,这还是一次"背靠背"的会呢。会在他们的教室里开。夏天,小小的课堂里挤满大人。每个人都蜷缩在自己孩子的座位里,不  相似文献   

6.
《职业圈》2004,(12):9
编辑同志: 您好! 我是贵刊的读者,也是一名落魄者.现在我都30多岁了还是一事无成.我曾经也做过一些生意,但是一次次都失败了.我卖过小百货、学生日用品,还搞过水产养殖,每次总是血本无归.生活做不下去我又去炒股,今年的股市行情却让我欲哭无泪.我一个大男人整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家里人都讥笑我"烂泥扶不上墙".听到这些我心里特别难过.可我能怎么办呢?几年前因生意失败老婆离我而去,现在只有自己带着一个11岁的儿子艰难度日,这种活法让我消沉.可我还要生存,下一步该怎样走呢?看来别人做生意财源广进,我却苦于找不到适合自己做的项目.选项咋这么难呢?怎样才能找到商机呢?  相似文献   

7.
傍晚,我正在外面办事,忽然接到妻子的电话。妻问我,是不是我偷吃了楼顶花园的葡萄。我说,你不在家这西天,我太忙,连家都没回去过呢。妻子说,那一定是儿子干的好事。你去帮我把他叫回来,我得好好管教他。儿子寄读在校,正在准备考初中呢。楼顶花园的葡萄是妻子的心爱之物,我只好去叫儿子。  相似文献   

8.
班上较笨的人就是我我多次到大学招聘,听到最典型的语言就是"某某去了哪个公司,他能去我为什么不能去;听说深圳工资高,到某某公司比留在西安多赚2000元;或者上海这个机会很不错嘛,可惜我女朋友不让去",大家听了这些觉得很熟悉吧!我读大学的时候,我的同学出国非常疯,你考托福他也考。有的人很聪明,但是也许是太聪明了,他们的选择没有一个始终不渝的方向感,缺乏一个内心的理想,每一次方向的变化和选择都意味着要从零开始。我是班上比较笨的几个人之一,1988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1992年念研究生,我的学历非常普通,但有一点我和其他同学不一样——进  相似文献   

9.
我初到英国是在1934年秋。到了伦敦,我的中学英国老师朗曼就给我找了两位教希腊和拉丁的老师。给我补习希腊和拉丁。这是因为我要去牛津大学念希腊和罗马学,而在当时去牛津读这种学的学生都是在中学已经学过一点这两种字,我在中学读书时却没有这种机会。我在伦敦补习了几个月,1935年年初,去牛津参加入学考试,通过了。  相似文献   

10.
太复杂     
表弟在东莞打工,那天,他给我打来电话,说他的高中毕业证搞丢了,工作不好找,薪水也低,要我找人去帮他重新补办一个。我说,你到那些桥孔下面去转转吧,那里有办证的。表弟说,不行,我凭本事吃饭,查出来丢脸。我先去找了阿华,阿华的老爸是县一中退休教师。听我说了来意,阿华的老爸搔了半天头皮,他说他以前的老同事都差不多退了,没退的也素无往来,不好办。后来,我又去找到老鹏,老鹏是我同学,交际很广,但是老鹏在教育部门没有朋友,这事帮不上忙。老鹏想了想,忽然一拍大腿,他说:  相似文献   

11.
庞茹 《文化交流》2017,(6):58-61
从杭州评话中感知历史 不久前的一个周末,我去好友家小坐.两人聊得正欢,好友八岁的儿子跑过来说要去"听大书".我正纳闷,好友笑着说,他们小区附近有一家评书场,儿子最近迷上了听评书,每周都要听一次.评话?我还是小的时候,跟着爷爷听过几次.好友见我好奇,便邀我一同前往.  相似文献   

12.
心冰 《文化博览》2006,(6):10-11
两份日记:天阴沉沉的,难道是因为他(张国荣)死了吗我的心今天也阴沉沉的。昨天夜里我梦到了他,他在叫我,他叫我去陪他,自己最喜欢的人叫我去陪他,我是不是应该去我想了一天,我应该去。对不起,爸爸、妈妈,还没来得及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可我要先走了,我不能让自己最喜欢的人在天堂孤单,我要去找他……鉴于隐私,就摘抄这段吧!这是任何一家媒体都未曾报道过的事实。在张国荣跳楼自杀的第二天,广州天河区某家属院一个17岁的女孩子从一幢16层高的楼上跳下,当场死亡。生前,在这个女孩子的日记里,记满了对张国荣的爱和感情,从日记里可以看  相似文献   

13.
严介和 《职业圈》2010,(1):24-24
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凡是我不知晓的,我都希望知晓;凡是我不会做的,我都希望去尝试。我在培养自己的疯癫,因为我觉得企业家不能没有个性,更不能没有激情。我从张扬的个性走向了柔韧的个性,从疯狂的激情走向了内敛的激情,这就是从成长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4.
赶紧丢掉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事业和家庭都遇到了麻烦,嫉妒、浮躁、忧虑整日困扰着我。一个朋友看着我沮丧的样子很着急,于是告诉我去附近山上一座禅院找住持无智禅师帮忙开解一下,也许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观众打电话给我,说:"你眞棒,在镜头里总是那么冷静."其实我也哭过,面对那样的灾情,面对受灾的乡亲,面对满目的英雄,泪水有时是控制不了的.在镜头面前我努力保持着坚强和理性.不哭,在心里我始终这样提醒自己.灾区不需要眼泪,灾区需要我们的坚强去支撑,需要我们的矣爱去抚慰,需要我们去尽记者的天职.   大灾难中,我们用最快的速度,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坚韧与大爱!这就是最具实的中国,我的祖国!……  相似文献   

16.
正朱芝花说:"苦难经历是我成长的财富,海岛百姓用爱心融化了我心中的冰雪,将我这可怜的异乡孤女一路呵护至今。现在我和丈夫衣食无忧,子女都有稳定的工作,饮水思源,我心怀感恩去做慈善,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17.
高考经历     
1978年我去考大学.在此之前,我只上过一年中学,还是十二年前上的,中学的功课或者没有学,或者全忘光.家里人劝我说:你毫无基础,最好还是考文科,免得考不上.但我就是不听,去考了理科,结果考上了.家里人还说,你记忆力好,考文科比较有把握.我的记忆力是不错,一本很厚的书看过以后,里面每个细节都能记得,但是书里的人名地名年代等等,差不多全都记不得.  相似文献   

18.
我有一个学生叫威廉,是个黑人学生,很有礼貌,也很聪明,一年前选过我的逻辑课,可上了几节就不来了。后来他说他爸爸死了,所以缺了很多课。我谅解了他。威廉依然缺课,一直缺到期末考试。他请我不要给他不及格,给他一个"课目未结业"。他说他的部队要到前线去打仗了,因为他是现役军人。我一听立刻同意。这天,我突然接到军人驻校办公室的电话。一个军人问我:"为什么威廉一年前的课到现在都没有结业?"我说:"威廉到前线去啦。"那边立刻提高了嗓门:"他到什么前线?他撒谎。他知道在他读书期间,部队不送他去前线!"我一听很生气,立刻给了他一个不及格,送到成绩部去了。没想到,部队三番五次打电  相似文献   

19.
我早在编辑《书品》杂志时,即同程千帆先生有过书信往还,只是那时还无缘面谒先生。1992年底,我在南京的一个座谈会上第一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千帆先生。其后,由于工作需要,我每年都要去南京两三次,总会抽出时间专门去拜访他老人家,向他组稿并当面请教。平时则和他老人家保持电话和  相似文献   

20.
前两年我到德国去打工,在与德国人的交往中,我感觉他们单纯善良,对人的信任简直让人"无法忍受"。一次,邻居罗拉夫人敲开了我租住的房的大门,对我说:"小伙子,你能帮我个忙吗"我有些意外,像我这样连个固定住所都没有的异乡人能帮她什么忙呢她说:"我要到法国去旅游,大概一个月后才能回来,你帮我照看一下我养的热带鱼好吗"我有点犹豫,但看到她恳切的目光实在不忍拒绝。她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