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秋歌     
秋风“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秋风总是充当秋日的前奏,从辽远的地方吹来。“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是诗人马致远的秋思,秋瑾的“秋风秋雨愁煞人”是鉴湖女侠的一声长叹。这些似乎都给了秋风太多的萧瑟。但,不行秋风,难得春雨。秋风又庄严地担当起生命的传递者,不辞辛苦地将种子和能量带给了春天。秋天,这个古老而悠远的季节,秋风吹去了花红柳绿,吹瘦了山青水秀,吹不去的是他乡游子对亲人的祝福和遥念。秋雨还没来得及告别绿色的夏天,秋雨却悄无声息地吹洒大地,浇灌湿漉漉的景色。韵味无穷的秋雨啊,就这样…  相似文献   

2.
长亭·秋思     
一.阵秋风吹过,吹淡了翠叶的浓郁,吹散了红花的芬芳.秋天来了. 秋,最是多思。几千年来,举子们选在这样的季节里,奔走考场,谋取功名。看似收获的季节,却又是最为矛盾的季节,看似绚烂摇曳的生命,却又透着衰败,离别在这秋风里上演。  相似文献   

3.
生命如风     
在风、雨、雷、电中,我偏爱风。喜爱风,是因为风的来无影,去无踪;是因为风的温柔,风的热烈,风的萧瑟,风的狂暴;是因为风有太多的人生境界。春风,太温柔太温柔,宛如婴儿的小手,轻抚你的脸。她默默送来梅的清香,捎来春的绿意。“吹面不寒杨柳风”,不寒是假的吧,总有那么丝丝寒意,但让人清醒,让人不致于在春光中陶醉睡去,而忘却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春风,你拂去了冬日的寒意,牵来了满眼的勃勃生机。夏日之风,如慈父般亲切,为我的人生道路增添了一盏体贴的灯。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叶落的时候,秋风早来了。“秋风秋雨愁煞人”,可见秋风并不被人们所青睐。我却爱秋风,并且偏偏爱秋风那种人人避犹不及的萧瑟。萧瑟之于我,竟是一种生命的绝美,我喜欢在漠漠秋日的黄昏,看秋风吹落满枝的树叶,感受落叶归根的留恋;也喜欢在静静秋夜独自散步,自由地呼吸清新的空气,让微风拂去身心之疲惫,还我原来的清醒。匆匆的白天难得让心地有几份明净,而这悠悠黑夜瑟瑟的秋风,使我心胸开阔而澄清,我爱秋风。  相似文献   

4.
孙长林 《文教资料》2005,(31):128-129
在众多的描绘秋的古典诗词中,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也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同样是秋,何来悲喜之别呢?其实,秋作为客观的存在之所以有悲喜之情,皆缘于诗人的悲喜之情。因此,秋只是成了诗人情感的外现。所以说,秋风秋雨总关情。下面,我们从“秋之悲”和“秋之喜”两大方面具体来感受秋与诗人情感的内在联系。秋之悲悲秋,说白了,只是借秋景以抒悲情,借景抒情罢了。梳理悲秋之作,其悲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羁旅之思、离别之苦、年老之悲、身世之叹和失意之感。羁旅之思:秋季,天地空旷,凉风透衣。长期在外的游子,一…  相似文献   

5.
秋风     
一阵凉爽的风吹过,树叶便开始发黄脱落,小草开始枯萎,秋天来了!在人们的眼中,秋风是最冷酷无情的,人们抱怨它吹跑了树叶,吹落了果实,吹掉了种子,说它吹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人们啊,一切衰败样子只不过是转眼瞬间的事,你可曾想过这样的道理吗?当秋风吹过树林时,落叶纷纷。如果不是秋风将树叶吹落梢头,那片叶子不是要被严冬所撕碎吗?如果不是秋风把果实卸下高枝,那果实不是要被冰霜所吞噬吗?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杆,把叶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延续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萌发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  相似文献   

6.
新版教材中收录了《秋魂》一文,这是一篇获奖文章。秋,不知被古往今来的多少文人墨客们吟咏过,但《秋魂》的作者却独辟蹊径,发他人未发之幽情。因而,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秋魂》都有他独特的艺术美感,值得一读。一、深刻的哲理美大凡写秋,不离一愁,秋风秋雨愁煞人,悲秋一说,千古皆然,连一代文豪欧阳修也未能免俗。而秋魂的作者却独具慧眼,发现了秋的别一番神韵魂灵,挖掘出了秋景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在《秋魂》一文中,愁字是不沾边的,有的只是深邃的意蕴。秋实,人们欣赏他的成熟,作者  相似文献   

7.
长亭·秋思     
<正>一阵秋风吹过,吹淡了翠叶的浓郁,吹散了红花的芬芳。秋天来了。秋,最是多思。几千年来,举子们选在这样的季节里,奔走考场,谋取功名。看似收获的季节,却又是最为矛盾的季节,看似绚烂摇曳的生命,却又透着衰败,离别在这秋风里上演。独自依危栏的少妇,就是在这样的季节里"秋天思妇心雨夜愁人耳。"秋日里,天边亮丽的一抹色彩,不是赶赴琼林宴,打马过街前,而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是多情自古  相似文献   

8.
落花     
8月29日晴秋天,秋风给人带来些许凉意,却也不惹人厌。但是,这秋风却吹落了一朵就要结果的、开放在瓜架上黄花。一阵秋风吹过,黄花的清梦被打搅,未免有些不高兴,便张开了眼,想看看到底是哪个不知好歹的家伙。“啊!”黄花发出一声尖叫。怎么可能!刚刚明明还好好地待在藤上,转眼间已深陷污泥潭中。  相似文献   

9.
早上,阿笨走进办公室,见吹总正边批牛皮边呼呼吹电扇,不禁大吃一惊,问道:“吹总,秋风都起了,寒露都降了,大雁都南飞了,天都瘟了,你还这么热啊?”吹总扯过卷筒纸,抽了一长卷边擦汗边说道:“今天这些牛皮太热了,没得办法。”接着突然又诧异道:“你最近讲话很有文采啊!。”阿笨害羞道:“我也不想这样,但是书看多了,就身不由己了。”吹总白了他一眼,不再理他。  相似文献   

10.
生命如风     
在风、雨、雷、电中,我偏爱风。喜爱风,因为风来无影,去无踪;因为风的温柔,风的热烈,风的萧瑟,风的狂暴;因为风让我感悟到太多的人生哲理。春风,太温柔了,宛如婴儿的小手,轻抚着你的脸。“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摒弃了冬风的刺骨,只带点丝丝的寒意,让人清醒,让人陶醉。夏日之风,是那么热烈。它突如其来,气势凶猛,给人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让人措手不及,催人奋发向上。落叶的时候,秋风早来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秋风总是被人们遗忘。我却爱秋风,并且偏偏爱的是那种人人避之的萧瑟,它让我感到落叶的留恋。我也喜欢在静静的夜里独自散步,让凄…  相似文献   

11.
深秋书简     
自古以来,秋往往与愁相连,是悲伤的象征,寄托了文人骚客的种种愁绪。屈原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但唐朝诗人刘禹锡却唱响了嘹亮的秋的赞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杨万里也从另一个角度领略了秋天的别样美景,他的《秋凉晚步》云:“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那么,秋,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通过《深秋书简》和《秋颂》两篇文章来感受一下,领悟一下吧!  相似文献   

12.
我一直以为在稿纸上画下一个"秋"字,就有萧索的秋风吹过,落叶纷纷布满我的视野.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长安是贾岛生活过的诗情婉转的都城,秋风只在千年前将轻愁悄然拂上他的心头.……  相似文献   

13.
轻轻地,想拾起那个属于自己夏天的回忆,却发现那个季节只剩下已被凝结,已被搪塞的毫无喘息的瞬间。”于是,我开始了寻找秋的旅程……——题记一、秋·灵魂生命像秋天,总是被融入文人雅士的笔墨中,并在那里得到追忆;生命似秋天,总是在陡然上升的那一刻,却又陷入了冰冷的际遇;生命如秋天,似乎很容易触到炙热的温度,却又一时迷失了归宿的方向。即便如此,我却甘愿去追求,因为只有这样被信念肯定、被困难浸润、被自然认可的生命,才不会被赋予人类幸运的天使所遗弃。于是,我们开始了秋的旅程,在风雨兼程后的一天,终于发现了静谧的森林,感觉到了缄…  相似文献   

14.
快乐的秋风     
秋风吹红了柿子,山坡上挂满了小红灯。秋风吹黄了鸭梨,山沟里吊满了小金钟。秋风吹得一架架葡萄鼓着眼。秋风吹得满园的苹果红了脸……为什么这样高兴?快乐的秋风告诉她们,柏油路铺到了山村。山村里,飘荡着香甜的笑声。听!大卡车,嘀嘀嘀,要请她们进城去。快乐的秋风@吴珹  相似文献   

15.
    
<正>人们都说"春寒料峭""秋高气爽",我却觉得是"秋寒料峭""春高气爽"。因免疫力不足,被感冒病毒打败,因此就算裹了一层厚厚的秋衣,走在街上依旧感到凉意逼人,光秃秃的脖子、露在外面的手,统统遭到了秋风的"打击",不时打个寒战,鸡皮疙瘩起了一身,于是更加蜷缩着身子战战兢兢地向前走。虽然没有秋雨,但仍觉得"秋风愁煞人"。秋日最冷的时候莫过于清晨,太阳只畏畏缩  相似文献   

16.
秋风跟谁好     
秋风吹过草原,小草说:“秋风跟我好,它给我披上了金色的衣裳。”秋风吹过树林,小树说:“秋风跟我好,它让我唱出动听的歌。”秋风吹过田野,稻子说:“秋风跟我好,它给我挂上一串串金色的珠子。”  相似文献   

17.
曾经,总觉得生命这个词离我们太遥远。懵懂的我们有时甚至还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生命。父母说:“少吃零食,多吃蔬菜水果。”老师说:“不要吃路边不卫生的食物。”我们总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直到哪天不舒服了才意识到父母老师的话是真正为我们好。可好了不到几天又死灰复燃,浑然不管自己的身体健康,直到亲眼看到自己身边所发生的生离死别的悲惨景象,那一刻,才突然感觉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一位患绝症的同学告诉我们:“我现在真的很累,我好想读书,我好想安乐死,但妈妈爸爸认为我多活一天,他们就能多看我…  相似文献   

18.
“自古逢秋悲寂寥”这句诗大概道出了中国文人一脉相承的“悲秋情结”。秋天没有葱茏的生机,树枯草黄,万物萧条,这一切岂能不给多愁善感的文人们以心伤,更何况又时有不顺心的事在此时出现。于是便有了“秋风秋雨愁煞人”、“悲哉,秋之为气也”、“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  相似文献   

19.
残暑消退,伴着凉风,和着虫鸣,新秋又来临。“天凉好个秋”是一种秋,“秋风秋雨愁煞人”也是一种秋。秋景、秋色、秋意、秋声、悲秋、喜秋,从屈原《离骚》到近代诗词,从晋代潘岳《秋兴赋》,到宋代欧阳修《秋声赋》,直至现代峻青的《秋色赋》,抒写秋天几乎成了中国文人  相似文献   

20.
【译诗】 怎样合成一个“愁”?是离别之人的心上加个秋。纵然没有下雨,芭蕉也会因秋风发出沙沙的凄凉的声响。别人都说晚凉时的天气最好,但明月下的清景,更加令我滋生忧愁,于是我害怕登上高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