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五四前后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妇女解放是一个热点问题。中国社会主义者先是在新文化运动初期倡导社会改良,提出妇女解放的一般主张,继而在五四运动后,适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提出妇女解放必须与社会革命相结合,劳动妇女是妇女解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力量的思想。中共成立初期,几次作出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2.
陈望道是中国现代杰出思想家、教育家。他在“五四”时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传播新思想。他关注妇女问题 ,主办进步刊物 ,论述了妇女解放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 ,提出了妇女解放的具体作法 ,为推动妇女解放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石琳 《文教资料》2014,(11):83-85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妇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时期,妇女经济地位上的独立、思想上的启蒙、斗争实践及五四时期的变革特点,促使广大中国妇女以前所未有的革命姿态,英勇地参与五四爱国运动。她们创办妇女团体及妇女刊物.组织女学会,从组织上推动妇女解放运动向前发展;她们反对封建伦理纲常,主张经济独立、社交公开、婚姻自决,从思想上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开辟了妇女解放运动的新纪元,为此后无产阶级妇女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资产阶段维新派在进行社会变革的同时,十分重视妇女的解放,并把妇女解放作为资产阶段维新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倡导男女平等、反对缠足、主张婚姻自由、婚式从简、倡导晚婚晚育等一系列思想和主张促进了妇女的觉醒,从政治上,思想上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他们创办女子不缠足组织和兴办女学的社会实践,从行动上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尤其是妇女不缠足组织的和觉醒了的新型妇女积极参与维新运动,揭开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帷幕,并为辛亥革命时期和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5.
妇女解放的程度是社会解放的尺度 ,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妇女思想的现代化。胡适对封建礼教和封建教育对妇女的残害以猛烈的抨击和深刻的批判 ,倡导用现代文明教育妇女 ,培养女子的自立精神。胡适的妇女解放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推动了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五四”一代女性作家群.在“五四”探讨妇女解放的舆论启发下,创作了一系列描写妇女生活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知识女性形象,展现了这一时期妇女的觉醒和精神面貌。这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史中的人物形象。开创了文学形象塑造上知识女性的先河。而且在当时。在今天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探讨“五四”时期中国女性作家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对于今天已经获得解放的妇女在人生的道路上仍具有相当深刘的认识作用。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开创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新纪元,这个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相比之前任何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最大的不同在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经广泛传播后成为妇女运动的重要指导.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对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最大的特点是要求把妇女解放同社会解放联合起来考察,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传播、发展并孕育了其最终的确立的土壤.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想的核心是"个性解放",但五四之后的妇女解放运动并未完全按照这一路径发展。毫无疑问,妇女的真正解放只有依靠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近代中国,女性通过投身社会政治变革追求解放,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解决妇女问题的先决条件。然而,政治革命并不能完全代替妇女解放,社会变革的政治功利性往往会异化女性解放的深刻内涵,狂风暴雨式的解放手段也往往容易冲击、淡化甚或湮没妇女解放的特殊内容。  相似文献   

9.
张若名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她在身体力行妇女解放斗争实践的同时,在理论上对妇女解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她的妇女解放思想深刻独到,集中体现在五四时期所著《“急先锋”的女子》一文和留法勤工俭学时期所著《现代的女子以怎样的解放为满意?》一文。这两篇文章是中国先进分子论述妇女解放问题的代表性著作,在中国妇女运动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前后以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李达等为代表的回国留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早期中国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中国妇女问题,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妇女解放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深刻地阐明了妇女解放的根本出路、根本途径、根本力量,为中国妇女解放指明了出路。他们的探索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中国化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社会上许多有识之士都提出了对妇女解放的看法。毛泽东作为湖南新文化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赵五贞事件”发生以后,充分利用《大公报》等舆论资源,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对妇女解放问题的看法,初步形成了他的早期妇女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2.
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是以新型知识女性为主的爱国团体。它作为近代知识女性与广大下层民众运动结合的典型代表,不仅是千百年来妇女解放思潮在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集中爆发,也是近代知识女性面对救亡与启蒙这一时代语境的必然选择。它的成立不但推动了五四运动的深入开展,更标志着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唤醒了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沉寂面,妇女们在批判封建旧思想、旧道德的同时,开始为自身解放呐喊。当时社会上进步的人士普遍认为“教育上的平衡为一切平衡的渊源”,把女子教育平衡作为解决妇女问题的根本方法,提出了改革女子教育宗旨,大不开女禁和男女同校等教育平等主张,为近代妇女解放打开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更替,“五四”精神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已经深深印刻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中,生生不息。在新时代条件下,要弘扬“五四”精神,离不开有理想、有责任的青年学生,他们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彰显爱国情怀、努力学习先进理论、坚定理想信念与时代同发展,不断开拓创新、注重实践和奉献,做到知行合一,使“五四”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5.
《玩偶之家》这部剧作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产生了巨大影响,国人阅读接受该剧的基本立场是把它奉为妇女解放的经典,而《玩偶之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绝不在此。剧作成功塑造了一个天真单纯、充满爱心、富有诗意的可爱的女性形象娜拉,展示了人物真实而丰满的心理轨迹,反映的是个人的精神自由问题,而非妇女解放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伤逝》与《围城》中的恋爱婚姻状况为切入点,剖析文本中男女主人公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试图进一步探索五四之后女性生存真相,从女性的生存困境中发现了女性解放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思想界对封建贞操观的批判,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五四时期。这一批判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两者所处的时代条件相异,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时代特色,对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和近代化进程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的开端,产业女工队伍的壮大,为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传播,为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开创了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的开端。产业女工队伍的壮大 ,为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传播 ,为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开创了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女性问题是赵树理小说所涉及的农民解放问题中特别被关注的一个侧面,在他的一系列反映农民、农村变化的小说中,不仅塑造了新时代的农民形象,而且也塑造了一系列贴近当时生活、鲜活生动的农村新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反映了新中成立前的女性自主地位的变化、观念的变化以及社会地位的变化,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自五四运动以来,女性对自身价值的认可,争取解放的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