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企业效率是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选取我国上市军工企业2011—2015年的相关数据,选用DEA法测度并分析其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基于此,引入面板Tobit模型进一步分析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并为上市军工企业的发展提出建议。实证结论为:我国上市军工企业近5年综合效率值平均达0.795,该值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规模效率低下。此外,适度的股权集中、制衡、企业规模、研发投入均对技术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且前三者的效果更为显著;而技术人员占比、总资产收益率却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后者的抑制程度很小。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成为“双碳”背景下推动企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本文以2009—2018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债务融资规模和成本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这一影响对不同股权性质公司以及在不同信息化建设水平地区的异质性表现。研究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显著提高公司的债务融资规模并降低债务融资成本,而这种影响在非国有上市公司和信息化建设水平高的地区的上市公司中表现更加显著。研究结论表明,企业能够通过更多更好地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获取融资优势。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41家人工智能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人工智能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有效测算。结果表明,企业规模、成立年限、政府补贴、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而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和信息化水平则制约了企业创新效率的改进;清除环境影响和统计噪声后,多数企业的创新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上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不同类型人工智能企业的创新效率存在差异,应用层企业最高,基础层企业次之,技术层企业最低。为了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效率,政府应实施差异化战略,加大补贴力度,落实配套政策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应扩大研发规模,完善管理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深化股权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4.
选取2013—2018年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以三阶段DEA模型为主要研究方法,对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测度与评价。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补贴、股权集中度以及企业的国有产权性质会增加创新投入冗余,而企业规模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创新投入冗余有抑制作用;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创新综合效率值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纯技术效率低,资源投入结构不合理导致资源配置与转换效率低,内部管理有待加强;进一步根据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将样本企业划分为5种类型。以此提出提高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创新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查明我国西部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当前运行状态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研究该地区企业孵化器运行效率的实证模型。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算了西部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根据计算结果,对各孵化器进行了聚类分析,将孵化器划分为全面高效、配置低效、规模不当和完全低效4种类型,并对各类型孵化器的内涵及效率改进方向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表明:西部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整体效率水平较低,各孵化器发展较不平衡,差异较大。各孵化器应根据其所属类型,结合自身实际状况,有侧重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相似文献   

6.
《软科学》2015,(12):22-26
基于我国地区制度环境存在较大差异的背景下,探讨股权结构多元化程度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检验结果发现:位于市场化进程较高地区的企业,股权多元化越高越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而位于市场化进程较低地区的企业,股权越集中越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7.
科技衍生企业从创生起就因与母体科研组织的关联关系而具有先天的创新优势。然而,随着规模壮大、外来资本进入,我国科技衍生企业的创新优势并未凸显,甚至不断曝出标杆企业陷入破产危机的案例,其中公司治理问题导致创新不足被认为是重要因素。为此,以我国189家上市科技衍生企业为样本,探讨公司治理中股权集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创新投入和创新带来的竞争优势代表企业创新,用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代表企业股权集中度,运用Stata 15.0软件工具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股权集中与企业创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创新投入具有规模效应而非存在“硅谷悖论”现象,表明决策权力相对集中更有利于我国科技衍生企业创新;母体关联关系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但仍主要停留在创新投入层面。  相似文献   

8.
以沪深两市2009-2012年医药生物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医药生物类产业的研发弹性和技术效率。研究发现:无论采用可变规模报酬还是固定规模报酬模型,医药生物类企业的研发支出对企业产值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研发弹性在0.10-0.20左右。然后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考察企业的技术效率和影响因素,发现医药生物类企业的平均技术效率在0.75左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公司成立年限越长、国有股权比例越高,越有助于提升企业效率,处于我国中部地区以及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公司,效率会受到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金融规模与金融效率两个方面研究了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研发和科技创新转化两阶段的效率影响,通过收敛性检验和RIF回归探讨了金融发展在不同创新效率地区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效率和银行信贷规模的增加对提升科技创新的研发效率和转化效率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对创新研发效率的提升具有激励作用,但对创新转化效率的提高呈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工业企业的创新转化效率和高技术企业的创新研发效率的收敛性主要来自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差距的缩小,而创新研发效率和高技术企业的创新转化效率的收敛性则由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差距的缩小和三个地区间差距的缩小共同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省会城市能源消费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梁竞  张力小 《资源科学》2009,31(12):2086-2092
本文选取我国大陆30个省会城市(拉萨缺数据)的城市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典型城市能源消费的规模、结构与效率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城市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性明显,消费规模大体上呈现出总量自东向西依次递减,人均消费量西部却明显偏高的空间格局;煤炭仍然是我国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特别是在中西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而电力、石油等优质能源则在我国东南沿海和北方发达城市使用较多;能源使用效率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效率较低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以煤炭消费为主的内陆地区。城市能源消费的这种空间差异性使分区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实行有差异化的区域能源管理政策将是降低节能减排成本、提高节能减排效率以及城市能源系统有效性建设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1.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视角,运用2012-201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在考虑创新时滞的情况下根据创新生成和创新转化的两阶段特点构建关联型两阶段DEA模型,测算了两阶段中国制造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创新效率。结果显示:(1)制造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两阶段创新效率整体较高,创新成果生成阶段及技术转化阶段综合效率在0.6以上的企业占比分别为95.92%和100%;(2)在未达到DEA有效的企业中,其无效主要是由于纯技术创新效率不高造成的,而规模效率水平相对较高,可以支持企业创新效率的发展;(3)制造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创新转化阶段效率整体较好,而创新生成阶段效率偏低,这严重制约技术创新的发展;(4)两阶段都存在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其中创新生成阶段主要瓶颈在于产出不足;创新转化阶段主要瓶颈在于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投入冗余,而资本投入则相对较合理。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98—2007年中国汽车企业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半参数方法估计了微观层面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结果显示:中国汽车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高,说明"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国有控股企业效率明显低于非国有控股企业。在TFP的影响因素方面,企业增加新产品开发、扩大市场规模、深化市场化改革、开展对外出口都显著地有助于提升企业的TFP;而垄断的市场结构都对企业TFP造成了负向的影响。分析还表明,不同的企业特性如企业规模、所有制和所在地区对TFP的影响也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3.
叶松勤  凌方  廖飞梅 《科研管理》2006,41(1):202-210
以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背景,基于沪、深两市2009-2016年间国有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实证考察了政府控制层级对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央企的费用粘性比地方政府控制企业的费用粘性要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不同政府控制层级下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地方政府控制企业的费用粘性抑制作用更强。此外,对于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央企而言,在其内外治理机制较差的情况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费用粘性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而在内外治理机制较好的情况下抑制效果则不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宽了费用粘性的研究框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我国国有企业费用粘性居高不下的情况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对市场化进程推进与高管持股比例提升在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所引发的经济后果的认知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8—2019年广东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通过门槛检验和回归等方法分析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在企业异质影响下的政策效果。结论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正向激励效应,但效应非线性呈门槛特征,补贴强度大于4.30%时效果更显著;同时,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分别存在以企业规模和股权集中度为控制变量的双门槛效应,具体表现为对资产小于6.712亿元的企业研发投入影响最显著,对股权集中度介于1.109与4.718之间的企业研发投入影响最显著,因此建议政府对企业研发补贴应结合企业特质系统决策以提高补贴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以2013—2017年我国智能制造上市企业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交叉效率模型对样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其次通过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及程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智能制造上市企业之间技术创新效率差距较大且整体效率偏低,年平均效率集中在0.35~0.4之间,但随着时间推移,整体呈上升趋势;甄别影响因素发现,企业偿还能力、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营运能力、企业规模和智能制造领域核心产业的市场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均有正向影响,其中企业运营能力影响显著,而企业规模影响较小。最后就提高我国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玲  杨文辉 《科研管理》2017,38(7):37-43
研发税收抵扣政策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现有研究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研发税收抵扣政策进行了实证评估,并无一致性结论。我国近年来开始推广研发税收抵扣政策,效果尚不明朗。本研究利用2010-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探究税收抵扣的分配机制,评估政策效果。结果表明,上市年限短、高管持股比例高、员工规模大、处于高市场化地区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政府的研发税收抵扣。整体而言,研发税收抵扣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研发支出,这一效果在制造业较为显著。但对信息技术和科技服务业并无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管理层持股比例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使用2003-2014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大样本,本文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显著提升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这表明管理层持股在技术创新实践中具有“激励相容效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在代理成本较低的企业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基于价值共创和要素集聚视角,采用文本挖掘方法,以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的传统制造企业为样本,验证智能化转型是否提升了传统制造企业绩效,同时探讨成本粘性在智能化转型与传统制造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智能化转型对传统制造企业的绩效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智能化转型能够通过降低成本粘性提升传统制造企业的绩效水平。当考虑企业异质性特征时,与资本密集型企业相比,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更易降低成本粘性、实现企业绩效提升;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进行智能化转型对降低成本粘性、提升企业绩效的影响更明显。研究结论为推动我国传统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改善企业成本管理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秦彬  肖坤 《中国软科学》2008,(2):109-114,143
根据代理理论,股权代理成本可细分为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矛盾而引起第一类股权代理成本和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引起的第二类股权代理成本。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与这两类股权代理成本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对股权代理成本有着显著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来降低其股权代理成本,提高财务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