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基于模块化的产品创新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模块化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模块化与创新的关系,并从模块化产品的特质出发,解析模块产品在进行创新时所采用的策略类型,并根据模块化与产品的相关理论总结出“性能满足”、“功能满足”、“性能提升”与“功能创造”四种创新策略类型。  相似文献   

2.
通过系统性地梳理模块化创新的相关研究,发现主流文献对模块化如何推动创新的探讨始终停留在内生性机制层面.对于模块化创新的效能及其技术发展的可持续性还存在争议.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模块化企业创新机制的三大转变:组织学习的开放化与知识整合的标准化、架构创新与模块创新的主体分离、模块化成员企业之间的创新淘汰赛.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引入外生关系网络与制度环境的影响,建立了模块化创新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3.
首先分析了模块化对于一流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构建了基于平台模块化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探讨了其在模块化嵌入下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践和演化轨迹;其次,围绕“用户协同-资源协同-组织协同”三个维度,归纳对比了产品模块化、组织模块化和平台模块化下案例企业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效应。研究发现:产品模块化、组织模块化可以被赋予调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功能,而平台模块化既有利于推动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从“面对面”转向“背靠背”的合作创新,也能通过开放企业平台资源来激发合作伙伴的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9,(12):47-52
从技术模块化、产品模块化和组织模块化对装备制造业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出发,探究模块化—知识流动—集群企业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块化对集群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隐性知识流动和显性知识流动分别在技术模块化、产品模块化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均起到了中介作用;但在组织模块化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仅有显性知识流动起到了中介作用,隐性知识流动的中介作用未能得到证实。据此,提出了促进装备制造业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游戏玩家对游戏的购买愈加理性,生产规模化和玩家需求的个性化对整个网游产业链提出了更高要求.模块化作为一种生产运作管理技术和组织架构技术,运用于网游产业链研究, 从网游产品多样化发展的潜在可能范围出发,系统地将产品部件及其组合过程融入网游产品设计和加工销售过程,模型证明, 模块化可以提高网游产品创新的效率,有效实现其大规模个性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模块化作为一种新的理论与方法,对企业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以珠三角大中型制造企业为对象获取调查数据,分别检验组织结构(自我管理性、整合协调性、边界渗透性)在产品模块化(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生产)与技术创新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产品模块化对组织结构与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对技术创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差异在于:模块化生产只对整合协调性与边界渗透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模块化设计对自我管理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整合协调性与边界渗透性则产生负向显著影响;协调整合性与边界渗透性在模块化生产与技术创新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管理性在模块化设计与技术创新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郑帅  王海军 《科研管理》2022,43(11):73-82
如何揭开数字化转型提升枢纽企业创新绩效的面纱,既是创新战略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管理实践的难题。基于模块化理论,提出数字化转型影响创新生态系统枢纽企业创新绩效的杠杆机制(模块化产品架构)和协同机制(模块化组织架构),以“战略—结构—绩效”的研究范式,构建数字化转型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的链式中介模型,通过跨层次的模块化架构演进动态分析,提出模块化架构与治理机制协同的双重演化路径。研究表明:(1)数字化转型对枢纽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2)模块化产品架构与模块化组织架构分别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在上述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3)模块化产品架构及其镜像的模块化组织架构的演进,是现阶段枢纽企业应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结构支撑。微观上揭示数字化转型的黑箱机制是对以往研究的丰富与补充,并启示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8.
在组织梳理产业价值网的理论演化脉络、时代背景和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论证提出一个包含产品模块化维度、产业组织模块化维度、产业价值链模块化的关键价值区域生成与强化的模块化三维研究框架,综合了多学科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将产业价值网的形成与发展纳入经济全球化的视野,研究产业价值网模块化分工与交易、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组织与治理、关键价值区域形成机制及战略等,为推动产业价值网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模块化技术创新网络的自组织演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品的模块化导致了组织的模块化.技术创新网络作为复杂产品创新过程中所形成的网络组织,也呈现出模块化的特征.由于技术创新网络具有自组织特性,因此复杂自适应理论为此提供了新的视角.本研究结合模块化理论和复杂自适应理论,对模块化技术创新网络的自组织演化过程进行分析,认为:模块化技术创新网络的自组织演化动力是设计规则在流动过程中的自我强化;模块化技术创新网络的自组织演化路径遵循不稳定一次混沌-混沌-稳定的回路模型.  相似文献   

10.
模块化组织价值创新:路径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瑜  任浩 《科研管理》2014,35(1):149-155
作为市场中一种新兴的制度安排,模块化组织彰显了价值创新的优越性。模块化组织价值创新路径是组织成长方式、战略方案和实施途径选择匹配的集合。本文首先识别了模块化组织价值创新的三种路径——竞合互动、价值对流和模块操作路径,并对比了三种路径的价值创新要素及创新效率。基于此,构建了模块化组织价值创新路径演化模型,路径演化沿着"竞合互动路径→价值对流路径→模块操作路径"的方向。最后,以美邦集团26年的发展历程为纵向案例研究,实证剖析了价值创新路径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龙勇  张煜 《科研管理》2018,39(7):114-122
从企业模块化战略对新产品绩效的影响出发,探索技术模块化、产品模块化与流程模块化三者间逻辑关系,发掘产品创新性的中介效应。以中西部多家制造企业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力图揭示模块化策略对新产品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产品层面的模块化系统中,产品技术模块化推动产品模块化发展,且产品模块化提升制造流程的模块化水平;产品模块化及技术模块化通过显著提升产品创新性来促进新产品绩效。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产品模块化(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生产)与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做出制造柔性(新产品开发柔性、生产柔性)在两者间起中介作用的假设;接着根据关于珠三角制造业的调查问卷的数据,运用LISREL构建出变量间的结构方程,验证得到,制造柔性在产品模块化和技术创新之间起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新产品开发柔性在模块化设计和技术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生产柔性在模块化生产和技术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该研究可为制造企业如何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构建有效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模式和机制?围绕这一问题,桥接了资源依赖、模块化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分析了在资源依赖和模块化的交叉调节下对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设计基于模块化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组织模型和模块化协调机制。结合案例验证发现:(1)在以模块为交互载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组织中,资源依赖能够促进产学研各方的合作创新,而模块化既能改善资源过度依赖问题,还能担当创新需求方与供给侧的整合者;(2)模块化可以有效促进需求分析?模块创新?资源配置?组织协同的过渡,且利于确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重点和策略;(3)基于模块化的协调机制(规范性约束机制、延续性交互机制和架构调节机制),有利于促进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之间知识交互和知识创新,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组织的持续运转。  相似文献   

14.
模块化下的产品创新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莉莉  董广茂  杨玲 《科学学研究》2005,23(Z1):275-278
本文认为模块化为产品快速、持续的创新搭建了一个平台。一方面,模块化技术下生产出的产品由相互独立的功能模块所组成,方便了企业通过混合与匹配功能模块来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在模块产品的松耦合构架下,相同功能模块可能存在多个相似的生产者,竞争关系为产品创新带来持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张钢  王宇峰 《科学学研究》2011,29(12):1895-1905
 聚焦于“知识集聚与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的创新资源如何配置才更有效率”的问题,建立起以知识集聚与不确定性为调节变量的组织模块性、知识基础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模型,并以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知识集聚与不确定环境中,模块化的组织方式是比较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此外,知识集聚与不确定性主要调节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所依赖的动态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组织模块性与知识基础,与其创新环境无关;知识集聚对企业知识基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而提高组织模块性则是企业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郑帅  王海军 《科研管理》2021,42(1):33-46
制造企业生态化创新战略转型中,枢纽企业为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如何伴随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而做出技术、商业决策?依据“情境-结构-机制”的研究框架对海尔集团进行纵向案例研究,从模块化视角探索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演化机制与路径特征。研究表明:(1)情境主导了技术创新的可实现性,技术标准、用户需求和政策支持3个情境因素驱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交互演进。(2)发现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的3个重要特征,即创新架构模块化、交互界面开放性、网络治理嵌入性。海尔模块化生态圈战略转型历经的开拓布网期、扩展织网期和颠覆融网期3个发展阶段,以 “产品、生产模块化-组织模块化-超模块化”的架构创新驱动了海尔集团创新生态系统 “以内部研发为中心的创新体系-以产业链协同为中心的创新体系-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3)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实现机制突出表现在杠杆、协同和互利机制上,通过揭示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实现机制的作用逻辑,提出杠杆机制呈现出重用“模块资源-平台资源-场景资源”的演化路径,协同机制使枢纽企业在系统中的角色沿着 “分解者-平台领导者-创新集成商”演化,互利机制呈现出“企业主导-开放市场机制”的演化路径。研究结论丰富和发展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传统制造企业的创新生态系统战略转型提供方案设计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以模块生产网络产品创新过程为主线,对模块生产网络系统制度、结构组成、运行机理及旗舰企业的能力要求进行整合研究,建立模块生产网络的产品创新模型。整体规则和模块规则这一共存于模块生产网络内部的制度安排及其导致的系统结构使得产品创新呈现出螺旋演进的发展态势,由此构建了基于模块生产网络产品创新的螺旋模型。  相似文献   

18.
从产品结构动态演变的新视角出发,研究技术与组织的适应关系,发现产品结构从整合化到模块化又再回归整合化的动态演变,使静态的技术与组织适应关系容易陷入组织陷阱。因此,组织必须具有可以适应产品结构动态演变的柔性。把握竞争力的关键是构筑动态组织能力,防止自然发生的组织惯性,能动地适应产品结构的动态演变。  相似文献   

19.
模块化:一种新的组织模式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模块化作为一种新的组织模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外对模块化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目前尚未见从理论上系统探讨模块化的文献。这篇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在研究国外关于模块化文献的基础上,揭示模块化的内涵;按信息和产品特性两个分类原则,分析模块化的主要类型,并阐明模块化是应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