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已成为高校研究的热门话题,创业模式的选择是创业者创业成功的最要因素,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模式背景的分析,运用创业理论分析了大学生的创业模式及创业模式选择的风险防范,积极探索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大学生创业模式,以期为大学生的创业计划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中大学生创业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大学生创业形势依然面临着失败的严峻挑战。本文课题组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例,经过探索研究,运用全新的形式,通过依托创业实践实体,积极促进了高校创业教育工作,为进一步更好地开展地方工科院校创业教育工作摸出了新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开展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促进社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分析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现状,重新构建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体系包含的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定量分析,得出评价体系中各级指标权重分布。以期为高校提升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工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决定其拥有更大的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创业意识,设计评价体系是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本文论述了创新创业教育在新工科建设中的重要性,将新工科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相结合,制定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都离不开人才资源,构建优良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更是推动传统工科转型、促进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新工科体验式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借鉴,从体验式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内容、教学质量、展示平台以及机制制定等方面入手,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开展创业教学实践并对其成果进行分析,为完善新工科体验式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重要范例。  相似文献   

6.
基于比较研究视角,分析了国内外高等学校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双创"教育发展现状。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工业强国的战略支撑,是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向工科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是工业发展的内生驱动力。给出了美国、英国、德国等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为构建我国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必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创业成为其就业的一种形式,但由于大学生创业素质普遍较低,其创业成功率很低。文章主要探讨大学生创业的商业敏感性、胆识、科学与理性、良好的创业心态等各种创业要素,以阐述大学生成功创业必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李敏 《大众科技》2007,(8):165-165,167
大学生创业成为其就业的一种形式,但由于大学生创业素质普遍较低,其创业成功率很低。文章主要探讨大学生创业的商业敏感性、胆识、科学与理性、良好的创业心态等各种创业要素,以阐述大学生成功创业必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面启动要求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而工科大学生作为科技生产力的重要主体,成为拉动社会就业及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探索有效评价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与标准,构建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的初始指标,召开4轮专家咨询会征询全国多所高校相关专家和学者的意见,最终确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的4个一级指标——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管理能力,并逐级分解,确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旨在引导高校及相关决策机构科学评价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为改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激发创业意愿与提升创业能力的角度出发,探讨大学生创业教育策略问题在当前社会创业背景下凸显重要。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拟将普通高校大学生作为潜在的创业者,对普通高校创业教育、学生创业意愿以及学生创业能力等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深度的理论探究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While the importance of a supportive context for entrepreneurship is widely acknowledged, its antecedents are rarely investigated. We apply the concept of organizational climate to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examine the drivers of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entrepreneurial climate in their university. Combining data from two unique datasets and using multilevel techniques, we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and such climate perceptions of 8009 students at public universities in Germany. We find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measures to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students’ climate perceptions, which also depend on students’ background and gender. In addition, we find evidence for different peer effects, depending on students’ affinity for entrepreneurship. For the general student population, including entrepreneurship content in their normal studies seems to be required to initiate a social process of sensemaking. However, students’ perception of the entrepreneurial climate only depend to a certain degree on intentional entrepreneurship measures. In our study, general 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have the strongest influence on climate perceptions. Overall, our study adds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which parameters are important for establishing a more favorable and inspiring climate for becoming an entrepreneur at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12.
在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下,有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创业,而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创业热潮,在其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必然。只有加强自主创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提高学生们的价值观,以及客观地满足学生们对工作的需要。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考虑,列出对创业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对于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13.
高校PBL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成功经验,着力从人才培养现状、理论支撑与应用平台的搭建、模式的内涵及特点、保障措施等多方面出发,尝试提出一种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PBL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学校教有目的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首次创业失败会对连续创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创业失败的负向烙印效应如何消褪?本研究探索首次创业失败的烙印效应与消褪机制,并运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跨区域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首次创业失败对连续创业具有负向影响;但创业者越年轻、创业失败持续时长越短、失败时处于企业成长期,以及当失败发生在社会环境宽容和支持的区域,首次创业失败者更容易重整旗鼓、连续创业。本研究拓展和补充了烙印理论在创业失败领域的应用,对创业者走出失败藩篱、东山再起具有实践意义,对政府推动高质量创业活动也具有启发。  相似文献   

15.
陶珺  易迎彦 《科教文汇》2021,(13):93-94
该文提出将"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科研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竞赛+毕业设计与论文"有机融为一体,通过基本能力的叠加,推进整体素质和价值观的养成,形成立体化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工程教学新理念;采用以工程应用为出发点的特色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信号与系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形成层次性、系统性和自主性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该文研究能力叠加效应,以及训练载体设计与构建,并结合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中国创业型大学的现状,探索更有效的大学“知识与技术溢出”途径,本文对我国高校院系的创业导向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和创业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343份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1)中国高校院系的创业导向受到学科、国家资助情况、技术转移人员和机构支持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而经济区域和大学声誉无显著影响;(2)高校的创业导向将显著激发师生参加创业活动,主要体现为专利发明、衍生企业创办、产业合作、毕业生创业和博士生校外择业方面的创业绩效。研究结果在丰富创业型大学研究和产学研合作研究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对我国构建创业型大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台湾地区的朝阳科技大学和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及创新创业育成等方面具有先进经验。通过对比分析两所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推进措施,从统一战略联盟、多元化创业教学、融合科研创业理念、实行强有力治理机制和扩宽组织结构等方面归纳总结其创业型大学的建设模式,并为"双创"背景下广东省如何建设创新创业型理工科大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思悦 《科教文汇》2014,(13):194-195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背景、内涵和当前形势的分析,旨在明晰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做法,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发展,助推创业实践的展开,辨别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将大学生创业教育做到实处,脚踏实地地开展创业服务。  相似文献   

19.
学术创业是科研人员转化创新成果的重要方式,其创业特质与创新政策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却忽视了学术创业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基于组织生态理论与锦标赛激励理论,本文以高校学术创业团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合作关系对持续合作意愿的“双刃剑”效应,从过程与结果视角分别探讨了任务关系与合作质量在团队可持续发展机制中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学术创业团队中,合作关系对合作质量和持续合作意愿均具有倒U型影响,合作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削弱合作质量、降低合作意愿;从结果视角来看,合作质量在合作关系对持续合作意愿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并且中介效应随着合作关系的增强而减弱;从过程视角来看,任务独立负向调节合作关系对过程质量的影响,任务依赖则正向调节合作关系对结果质量的影响效果。研究结论解构了学术创业团队的运行机制,为创新驱动战略下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