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罗马,有一句谚语叫做“白鹅拯救了罗马”,每年一定时间里,罗马人还给白鹅颈上戴上装饰华丽的项圈,披挂上彩带,抬着它游行。街上的人们见到白鹅,都向它欢呼表示敬意。为什么白鹅在罗马这么受到关注呢?  相似文献   

2.
师毅 《职业圈》2012,(19):66-68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从这则歌谣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同时也有一些疑问,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吃?为什么人越多越吃不上水?咱们不是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嘛,那为什么和尚多了水反而吃不着了呢?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国情。”冯军继续说:“在国外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三条虫。你知道为什么吗,跟和尚们是一个道理——人心不齐。咱们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是爱‘窝里斗’。勾心斗角、相互拆台、损人不利己,这些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  相似文献   

3.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从这则歌谣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同时也有一些疑问,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吃?为什么人越多越吃不上水?咱们不是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嘛,那为什么和尚多了水反而吃不着了呢?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国情。”冯军继续说:“在国外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三条虫。你知道为什么吗,跟和尚们是一个道理——人心不齐。咱们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是爱‘窝里斗’。勾心斗角、相互拆台、损人不利己,这些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  相似文献   

4.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个谚语我们都知道,是用来比喻事物具备多种可能性的。为什么条条大路是通罗马而不是其他的地方呢?这个谚语最初是怎样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5.
一条用黑色的木板砌成的长长甬道,里里外外全是竹子,杨惠姗女士和张毅先生找了这么一个地方和我见面,我一走进去就觉得飘飘浮浮,神秘得不知身在何处。 他们慢悠悠地告诉我有关琉璃世界的一个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点不可思议,终于说到,有一次,他们得到一件汉代琉璃,小心翼翼地拂拭掉蒙封千年的泥垢,恭恭敬敬地捧在手上端详,突然,轻轻地喀哒一声,它断裂了。“为什么两千多年都安然无恙,偏偏就在这一刻断裂呢?”他们若有所思。  相似文献   

6.
电先生本名王新青,他从小酷爱象棋。棋艺渐入佳境的时候,不安分的他却对传统中国象棋的下法产生了不满:为什么中国象棋的“王”不能身先士卒走出九宫御驾亲征呢?为什么卒子们只能前进不能后撤呢?异想天开的他在悉心研究了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7.
悠然下山     
最近一次同学会上,大家说起一件旧事:当年校运动会上,一位同学因为感冒想退出比赛,但是在大家的鼓励下,还是参加了田径3000米的比赛。在全场的加油呐喊声中,他咬牙跑完了全程,随后呕吐不止,当时同学们都为这种精神所感动。但就是这么一跑,他后来得了心脏病,由此改变了一生。为什么当时就没有人劝他退出比赛呢?为什么这位同学不毅然决然地说声"不"呢?由此联想到一个小报道:一个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在海拔6400米处,由于体力不支,毅然决定放弃,并悠然下山而去。不少人都替他惋惜,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呢?再咬一下牙关,再攀一点高度,就可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奇景,成为世界上站得最高的  相似文献   

8.
秘色瓷     
秘色瓷器是中国古代陶瓷中一枝璀璨的奇葩,它最迟在晚唐以后烧制成功,在当时就独领风骚。五代以后,秘色瓷器更成为皇宫的御用贡品,民间无缘享用。为什么要将这种珍贵的瓷器称之为“秘色”呢?历代文人学士,古瓷研究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早提及秘色瓷的是中晚唐诗人陆龟蒙,他有一首七绝诗,题为《秘色越器》,其中有这样两句:“九秋风  相似文献   

9.
在1998年研究澳大利亚联盟时期的著作《一种命运》的一章中,罗斯里·拉塞尔(RoslynRussell)和菲力普·查布(PhilipChub)指出了当时的一个悖论———一方面,中国人在维多利亚受到侮辱和歧视;另一方面,中国人又热情地参加了标志着1901年5月第一届联邦议会召开的墨尔本游行。作者们的疑问显而易见:“联邦的建立与墨尔本的中国人有何关系,他们为什么要庆祝呢?”①同样有意思的是,墨尔本官方又为何邀请中国人,并让他们在本国事务的庆祝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呢?当中国人的狮子舞蜿蜒在大街上时,为什么有20万街头民众被深深吸引?约翰·赫斯特(Joh…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开年,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意外”走红,好多人说,这个节目成为一匹“黑马”,是因为它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为什么是诗词?它代表了中国历史怎样的光荣和理想?它又隐喻了中国人怎样的追求和情怀?它的播出,意味着一个怎样的时代来临?它的走红,又说明了哪种精神得以延续?“本期视点”的一组稿件从不同侧面作了阐释,文中提到了诗词大会的精彩花絮,提到了大会的背后情怀,提到了这档节目的社会意义,也提到了由此引发的国学  相似文献   

11.
程靖  张翼  宋囡 《职业圈》2011,(36):106-107
近30年来。我国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企业管理数字化的到来,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但同时,企业也面临着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需要大力改革的局面。才能适应从传统的工业经济环境向以知识和信息为主导的新经济环境的转变。在这种环境中,企业面临着更多更广泛的竞争,要想在当今“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的社会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走进宁夏     
我又一次置身宁夏,尽管它贫穷,我却眷恋着它,许多原因将我与它联系在一起,最起码的是,当我身处其地时,只觉得家是那样近,亲朋好友之情将我包融。出发前,一位中国同事问:“为什么去宁夏?”我明白她的问题的含意,不要说外国人,就是中国人都认为宁夏决不是休闲疗养之地,  相似文献   

13.
张伯苓先生曾言:“我不给孩子留财产,我给他们留德。”晏阳初在接受赛珍珠访谈时曾向全世界发问:“我向全世界提出这一个问题,请求解答。为什么不能团结所有国家、所有地区的人民共同打击我们的敌人——愚昧、贫困、疾病和腐败政府呢?”  相似文献   

14.
凝晶 《文化交流》2001,(4):22-24
俞平伯先生生前总是闭门谢客,潜心读书。多少年来一批又一批慕名造访者常被他挡在门外,然而一位来自浙江偏僻山区的文化馆干部却在他家里被视为上宾,你道这是什么原因呢?…… 1977年11月12日午后,初冬的太阳静静地照在北京三里河南沙沟,国务院机关宿舍周围一片宁静。此际,俞平伯居住的11号楼响起了轻轻的叩门声。 “爸爸,有人想要见你。”女儿俞成问清来者姓名,而后踮着脚尖走进爸爸的卧室小声地通报。 “谁?”  相似文献   

15.
一次上班迟到被经理逮住了,我辩解说,道路整修,堵车。经理说,知道堵车为什么不早点走。我说,早晨起来要洗脸吃饭,怎么可能走得早呢?经理说,为什么不早点起床。我说,晚上公司加班到那么晚,怎么可能早起床。经理说,那为什么不提高工作效率,还非要加班浪费公司的电费。我有点恼怒,说,不就迟到了五分钟吗?有什么大不了的。经理嗓门更大,说,这不是迟到几分钟的事,是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争论的结果是,我丢掉了当月的奖金。  相似文献   

16.
“女书”之谜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批妇女专用文字,如今在中国被发现,并在研究上取得了可喜成果。随着中南民族学院“女书”研究中心谢志民教授和宫哲兵教授的一部部论文专著出版,“女书”像当年发现甲骨文一样哄动人世。女人为什么要创造“女书”?这种举世罕见的文化现象起于何时?它的发现其价值意义何在?现在的研究成果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武汉走访了中南民族学院。“女书”的发现“女书”是流传在中国湖南省江永县  相似文献   

17.
记得有一次,我觉得枕头很硬,想去商店买个软一点的。我对售货员说: “您好,我要买个针头(枕头)。”她说, 我们的商店不卖针头。这下可把我弄糊涂了。我明明看见货架上放着一堆枕头,她怎么说没有呢?于是我慢慢地重复说:“我要买一个针头(枕头)。”她也慢慢地回答:“我们这儿没有针头。”眼看自己是说不明白了,我连忙指着她的身后说:“那是什么?”她笑了:“哦,那是枕头,不是针头。”  相似文献   

18.
一首流传半个多世纪的西北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深情地唱到那里有位美丽的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那么,这“帐房”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9.
动物的思考     
正一只苍鹭嘴里衔着一根小羽毛,在小溪岸边踱着方步,两眼扫视着浅浅的溪水。它突然止步,有意地让羽毛掉落水面。正当一条小鱼游向羽毛时,苍鹭以闪电般的动作扑向水面,把小鱼吞下肚去。苍鹭的脑子不及人脑的十分之一。可它却能像人用钓饵引鱼上钩一样,用羽毛作诱饵,捉小鱼美餐一顿。苍鹭的这一行为,仅仅是人们近年来在研究中发现的、动物的许多复杂现象中的一例。生物学家和动物学家们还发现:——昆虫能对自己进行伪装,以便接近"猎物"而不被发现。  相似文献   

20.
龙塘奇观     
龙塘,又名“崩坡塘”,位于贵州省榕江县北的万山丛中,距县城有50多公里。龙塘有多大?这里有句民谣:“十里干溪,九里塘。”这九里塘呢,指的就是龙塘。龙塘,它不像烟波浩淼那样的湖泊,也不像帆影竞发的江湖那样喧闹欢腾,它是十分恬静安祥的,就像一位端庄娴淑的少女般静静地躺在松涛澎湃的万山环抱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