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运用重庆制造业2000-2007年12个行业面板数据,定量评估FDI的R&D溢出及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对该行业自主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就行业整体而言,FDI、企业自身R&D资本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对其自主创新效率的提高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劳动密集型行业,FDI和企业研发人员投入对行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效率提高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研发资本投入对其没有明显影响;在资本密集型行业,FDI对行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企业资本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却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政府R&D投入、市场竞争与自主创新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对我国政府R&D投入、市场竞争和企业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显示:(1)市场竞争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之间存在倒U字形关系:(2)我国政府科技R&D投入政策可以显著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但当市场竞争水平超过倒U字形顶部的临界值时,政府科技R&D投入政策在促进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将不断下降,随着补贴强度加大,下降速度也越快.(3)在任意市场竞争程度下,我国政府科技R&D投入政策总能够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R&D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1992-2006年中国的R&D投入、固定资产投入、劳动力投入及GDP 增长情况等数据,用修正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了对R&D投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曹勇  苏凤娇 《科研管理》2012,33(9):22-31
技术创新投入对创新绩效具有直接影响。本文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改进的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1995-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并首次对高技术产业整体及其下属5个典型行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整体与其下属行业之间、以及下属各行业彼此之间,其技术创新投入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即使相同的投入要素在不同行业对初始创新绩效和最终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也有显著差别;R&D投入和非R&D投入对创新绩效都有重要影响;对于不同行业创新资源的高投入并不一定都能带来高产出。在进一步分析这些差异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就今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山东省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现状,发现金融危机下政府科技投入出现回落。通过定量分析表明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金融危机下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对自主创新绩效的"杠杆效应"更加显著,那么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形成多元化的R&D投入模式对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选取2006-2014年中国科技活动相关数据,构建国家科技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绘制影响科技创新能力要素的因果关系图,仿真模拟分析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进程中,企业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投入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由此应制定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增加企业R&D投入、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支持力度等针对性措施,以加快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自主创新是培育核心能力,保持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R&D投入是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为剖析企业R&D投入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本文以2008—2010年我国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资本结构对R&D投入强度的影响以及R&D投入对企业成长性与盈利能力的影响,同时也剖析了政府R&D补贴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R&D投入与资本结构负相关,R&D投入与企业成长性的相关性不明显,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显著性影响,政府R&D补贴对企业成长性与盈利能力有负向影响,尽管不显著。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R&D资源投入对不同类型高校专利产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观层面的数据和更为综合的投入指标(R&D经费、R&D人员数和人员质量),系统分析R&D资源投入对不同类型高校专利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类型高校专利产出的影响因素存在很大的差异性;R&D资源投入对不同类型高校发明专利产出的影响要大于其对专利总量的影响.为了最佳地配置各种R&D资源投入,对不同类型高校的专利产出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取因素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苏省所有13个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和比较,认为创新的基础、创新的投入及经济发展的成熟度是影响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各城市创新能力现状聚类分为领先型集团和追赶型集团;通过比较不同城市和区域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建清  刘诺  范斐 《科研管理》2019,40(1):42-51
通过构建R&D存量测算模型,对比分析区际贸易、投资和无形技术外溢对区域自主创新的影响机制,并以桂林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无形技术外溢短期内显著促进了桂林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但长期看来则呈现负效应;区际贸易技术外溢对桂林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无形技术外溢;投资技术外溢未能显著促进桂林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此外,桂林市R&D投资对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虽然其贡献要小于区际贸易和无形技术外溢,但其正效应持续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1.
市场化改革既通过产权结构影响R&D投入,又通过影响市场化水平、新产品需求和筹资环境等市场环境对R&D投入产生影响。本文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1995-201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的GMM方法实证考察了市场化改革对R&D投入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和新产品需求的增长对高技术产业R&D投入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入世后的正向影响更大;筹资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促进高技术产业R&D投入的增长。国有产权过于集中不利于高技术产业R&D资本投入的增长,但却导致了过多的R&D人力投入。市场势力与R&D投入存在的非线性倒U型关系;企业规模对R&D资本投入的影响并不确定,但促进了R&D人力投入增长。  相似文献   

12.
从新角度对R&D与专利产出的关系进行研究.与以往用专利数量表示专利产出不同,以专利生产总值衡量专利产出.运用要素分析方法对专利生产中R&D投入要素的贡献进行测算和分析,得出我国专利制度生产规模报酬递减、R&D支出经费的贡献额是R&D人员全时当量贡献额的3倍以上等结论.为了准确测度专利生产总值,运用包含产业结构和制度因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罗余值法测度对其进行测度.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装备制造业是重庆的重要支柱产业,其自主创新能力也是重庆产业竞争力的核心.重庆市装备制造业在自主创新投入、产出、基础能力、环境及模式等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创新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专利保护力度不够、产学研合作机制不顺等问题.本文在对重庆市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升重庆市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主创新离不开政府行为,本文从政府支持自主创新的供给和需求角度实证分析了政府直接财政科技投入和政府采购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显示:政府直接财政科技投入和政府采购均对我国自主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另外,本文还发现,中国的R&D人员和居民消费亦对我国自主创新有正面影响,并且其对自主创新的促进效果要强于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和政府采购,而出口对自主创新存在负效应。政府直接财政科技投入和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但其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均产生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1990-2008年的省域空间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制造业集聚、R&D投入与知识溢出效应分析模型.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与R&D投入存在显著的知识空间溢出效应,不同的产业集聚方式的知识溢出效应不同,专业化集聚比较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但是不利于区域创新,而多样化的产业集聚不利于区域经济增长,但更有利于区域创新.R&D资本投入和区域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创新的影响较大,而R&D人员投入-产出绩效低下.社会距离与技术距离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开放的社会更有利于知识溢出与消化、吸收及创新,而技术差距阻碍了区域创新.最后,本文给出相应的区域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31个区域2011-2013年 R&D 投入强度和区域专利申请密度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 R&D 投入强度与区域专利申请密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低 R&D 投入区域中,R&D 投入强度与区域专利申请密度呈现出负相关;在中 R&D 投入区域中,R&D 投入强度与区域专利申请密度呈现出非显著正相关;在高 R&D 投入区域中,R&D 投入强度与区域专利申请密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在制定 R&D 政策的同时需要考虑不同区域的异质性特征,并且 R&D 投入强度必须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够有效地激励专利申请的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空间计量的区域间创新行为知识溢出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志宏  王娜  马倩 《科研管理》2013,34(6):9-16
创新和知识累积是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知识生产函数刻画了研发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本文在知识生产函数的框架下,创新性地考虑了本地知识存量与其余地区知识存量因素的影响,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空间常系数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区域间创新行为知识溢出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D经费支出对地区的知识生产有显著的正效应,而R&D人员全时当量对知识生产作用不显著;知识存量对地区知识生产具有显著作用,本地知识存量具有正效应,其他地区知识存量具有负效应;我国区域创新活动已经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聚集趋势。最后,结合研究结果对区域间的创新行为提出了方向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结合河北省企业创新能力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分析了制约河北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最后提出了提升河北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Furman的国家创新能力理论为依据,加入社会资本变量因子形成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以此为评价模型探求影响湖北17个市州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选择投入、产出变量,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建立湖北省区域创新实证分析模型,对湖北各市州的社会资本等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依据结果提出增强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官产学R&D合作、知识溢出与区域专利创新产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官产学"R&D合作、知识溢出与区域专利创新产出的关系研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以2000-2006年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为空间样本,基于改进的知识生产函数,对以专利创新产出和R&D经费投入衡量的区域R&D合作与知识溢出进行了截面计量分析.经验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各个地区的企业自身R&D经费投入对专利产出的作用明显但不稳健;大学研究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明显而稳定的知识溢出效应;政府直接对企业进行R&D支持对企业专利创新产出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在政府引导下的产学R&D合作不论对企业还是大学均为一种良好的制度安排,是促进我国专利创新产出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