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创建“周恩来班”需要班级和学院的共同参与.班级作为创建主体.应结合团课学习、校园文化、专业特色、社会实践几个方面,在领略恩来精神的基础上弘扬、践行恩来精神.学院要辅助班级创建工作,积极搭建交流平台,指导推进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创建活动对大学生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夏侯俊峰 《考试周刊》2014,(98):189-189
<正>开国总理周恩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人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化身。江泽民同志指出:周恩来同志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建树的卓著功勋,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丰碑似地屹立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深深地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的心里。通过"创建周恩来班"让我更深深地感受到,如今我们更需要周恩来精神,它应该成为新时代青年的思想行为指南。在"周恩来班级"创建过程中,经过不断探索和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3.
生涯辅导语境下的高校周恩来班级创建工作将学习周恩来精神、思考周恩来精神、践行周恩来精神三者密切结合起来。在创建过程中凝练了勤奋乐学、实践创新、健康生活、友爱互助、修养礼仪五个生涯目标,优化创建途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引导作用,使创建过程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人生幸福感,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精神一直是我们学校的精神支柱,在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中,周恩来精神正闪烁着它的光辉!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年都创办"周恩来"班,先从系部开始评比,到校级评比,然后市级周恩来班评比,最后省级周恩来班的评比。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班"创建活动在青少年育人实践中具有导向、凝聚、激励、调适功能,创建活动应以师生联动、全员参与、凝聚力、强基固体、整体发展、与时俱进为原则,以突出学习实践、指向班风学风、抓住品牌特色、注重宣传积累为路径。  相似文献   

6.
周安 《江苏教育》2023,(10):95-96
周恩来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精神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的完美统一,是共产党人理想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永恒的价值。赓续周恩来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周恩来班”,让学生从思想上深入学习周恩来精神,在行动上不断践行周恩来品质,彰显新时代学生团结友爱、朝气蓬勃、追求卓越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风貌。“周恩来班”的建设要做到因地制宜,紧跟时代,在实践笃行中让学生深刻体悟周恩来积极进取、刻苦好学、求真务实等品质。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周恩来是党内最早认识武装斗争重要性的先驱,是军队革命政治工作的开拓者。周恩来的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中期形成,在大革命前后的革命实践中,他在开展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实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对新中国的创立和国防事业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是备受国人民爱戴的领袖,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曾三次踏上吕梁这块贫瘠的土地。1936年春天,红军东征到达吕梁,周恩来在此不仅指挥军事行动,而且指导政权建设。1937年11月,周恩来又来到吕梁,指导当地的抗日救亡工作。1948年春天,党中央在战略转移途中,周恩来随毛泽东再次来到吕梁,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土地改革及其他工作。  相似文献   

9.
《数理天地(高中版)》2009,(2):F0001-F0001
2008年12月19日,“第六届‘周恩来班’、‘邓颖超班’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在翔宇教育集团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举行。耒自北京、江苏、浙江、云南、福建、辽宁、天津、山东、广东、江西,河南、湖北等省市近百所学校和研究机构的近200名代表出席。  相似文献   

10.
童小鹏长期跟随周恩来做机要、秘书和办公室工作.在周恩来的影响下,他艰苦奋斗,不计名利,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工作中做了不平凡的贡献.1983年,童小鹏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党史资料征集小组第一副组长,编辑出版了<南方局党史资料>、<抗战初期的中共中央长江局>、<中共中央南京局>、<中央统战文选>等书,真实地记录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业绩.1990年,童小鹏定居漳州.他以坚强的毅力,完成了<风雨四十年>(一、二部)、<少小离家老大回>、<回忆与思念>4本书的写作与出版工作.在他的倡导下,漳州市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周恩来研究会.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