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最近老是睡不好,真烦人。"现代社会,不少人都为失眠所困。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孜孜不倦寻找扰乱我们睡眠的"罪魁祸首"。最新的研究结果是:我们的身体里,有一种和睡眠相关的基因,如果这种基因缺失,就会产生睡眠障碍。这则消息让人没法淡定了:"失眠居然是因为基因出了问题,那还能治吗?""既然是基因的问题,那会不会遗传啊?我的老爸老妈经常失眠,那我以后是不是也会失眠啊?"先别急,来听听研究者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2.
走进睡眠     
即将到来的2010年3月21日是第十届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 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长时间精神紧张、压力过重导致越来越多的健康人群开始步入失眠一族,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有日渐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陈勇 《内江科技》2014,(3):144-144
<正>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失眠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又会因为滥用失眠药物而损伤身体其他方方面面。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在当下社会,人们由于就业困难、工作压  相似文献   

4.
并非睡不着觉就是失眠,失眠是患者对睡眠的质(睡眠深度)和量(睡眠时间)的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其症状包括:入睡困难,就寝30分钟不能入睡;睡眠表浅,似睡非睡,早醒及醒后无法再入睡;梦多,每夜实际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觉醒时间增多(每夜超过30分钟);常被噩  相似文献   

5.
并非睡不着觉就是失眠,失眠是患者对睡眠的质(睡眠深度)和量(睡眠时间)的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其症状包括:入睡困难,就寝30分钟不能入睡;睡眠表浅,似睡非睡,早醒及醒后无法再入睡;梦多,每夜实际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觉醒时间增多(每夜超过30分钟):常被噩梦惊醒,睡醒之后仍感头昏、精神不振、嗜睡和疲乏无力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睡眠研究专家指出,中国至少有35%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17%的人失眠症状相当严重,而睡眠局限在“浅睡眠”的人的比例,则高达77.3%。再加上其他种种因素,人们的睡眠总体上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7.
徐建 《科学生活》2008,(4):36-37
众所周知,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因此,睡眠对于人的健康至关重要。但是,很不幸,现实生活中不知有多少人在为失眠而痛苦。刚刚过去的"世界睡眠日"(3月21日)前夕,上海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所长徐建先生,专门就"哪些原因扰人睡眠、怎样摆脱失眠"等问题提出了他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思祀 《百科知识》2007,(2X):29-30
中国睡眠研究专家指出,中国至少有35%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17%的人失眠症状相当严重,而睡眠局限在“浅睡眠”的人的比例,则高达77.3%。再加上其他种种因素,人们的睡眠总体上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有睡眠障碍的人数占到了总人口数量的27%,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睡眠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存在睡眠障碍的人数远超3亿人,其中成年人的失眠率占总人数的38.2%以上,且至少有六成以上的90后觉得睡眠时间不足。2016—2023年间,中国睡眠经济整体市场规模已从2 616.3亿元增长至3 778.6亿元,增长44.42%,预计未来随着睡眠产品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就业压力逐年增长,睡眠质量下降,失眠发生率步步攀升.失眠属于亚健康状态,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下降,造成工作能力下降.合理的心理疏导与必要的药物治疗相结合已经成为治疗失眠的主要手段.中药由于其镇静催眠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相比西药较少,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一些典型的具镇静催眠效用的中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1,(31)
为解决失眠患者的困扰,辅助改善更多的失眠及神经衰弱患者的睡眠质量,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睡眠治疗仪移动医疗系统。通过移动医疗软件与睡眠治疗仪结合,实时记录患者的治疗过程,并将数据上传到服务器端。医护人员根据数据对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评估和远程诊断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实现了患者与医护人员间的交流互动和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诊疗需求。  相似文献   

12.
正每当考试临近,很多考生容易产生紧张不安、焦虑浮躁的情绪,严重者还出现了失眠症状,该怎么办?睡眠成为考前的一大问题,一是因为考生信心不足,担心不能顺利过关;二是因为过分关注睡眠,认为睡得好就能考得好,睡不好就会考不好。所以,若要提高睡眠质量,就要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以下几个方法或可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王辉 《科学中国人》2022,(18):47-47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睡眠障碍率达27%,其中,中国有超3亿人有睡眠障碍。如何让失眠人睡得好,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显示,从电子设备中发出的蓝光,能够影响人体褪黑素的生成,进而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也就是说,被人类忽视的照明系统或将改善人类的睡眠质量。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陈志忠常年研究凝聚态物理,在发光器件微型L E D灯方面研究颇深,他和团队正努力研发改善睡眠的日光灯并将其推向市场,以帮助人们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吴超 《科学生活》2023,(11):64-65
<正>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倍增,失眠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症状也越来越重,甚至有部分人群长期受失眠的困绕,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对失眠有更多更充分的了解。失眠的症状失眠多数以下面三种形式呈现:第一种表现形式是晚上入睡困难,入睡时间延长,甚至躺下后常辗转反侧,直至凌晨才缓缓入睡;第二种表现形式是躺下后可以正常入睡,但保持睡眠的时间很短,睡后常出现凌晨容易醒,醒来以后就难以再次入睡,症状严重者甚至持续性地发生整晚无法入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路琦  张永全 《大众科技》2022,24(2):106-109,113
提高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睡眠效率,改善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症状,是脑卒中患者后期康复不可忽略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对于脑卒中后失眠的治疗方法涵盖中西,各有不同,且临床效果参差不齐,通过研究大量国内外文献,经多种方法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文章对近年来中西医在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方面进行一个系统的综述,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西藏拉萨地区0-12个月婴儿睡眠状况,为防治婴儿睡眠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偶遇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西藏自治区妇幼保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0名婴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婴儿睡眠状况调查及分析。结果拉萨地区婴儿睡眠问题发生率较高,为53.5%,高于国内外文献标准,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安、多汗、肢体抽动、打鼾和张口呼吸,所占比例分别为15.0%,12.5%,8.5%,8%,16.0%,3.5%.男、女婴的睡眠问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各类睡眠问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藏汉族婴儿睡眠问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萨地区婴儿睡眠问题发生率较高,可能与环境、婴儿睡眠方式,家长喂养方式等因素有关,儿童保健工作者及家长应予以重视,医务人员应及时对家长进行科学指导,建立婴儿健康的睡眠方式,减少睡眠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西藏拉萨地区婴儿睡眠问题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婴儿睡眠问题的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在西藏自治区妇幼保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0名婴儿,进行婴儿睡眠状况相关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拉萨地区婴儿睡眠问题发生率较高,为53.5%,高于国内外文献标准。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喂养方式、夜间周围环境、居住地、父母打鼾、父母情绪是婴儿伴睡眠问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拉萨地区婴儿睡眠问题发生率较高,可能与环境、婴儿睡眠方式,家长喂养方式等因素有关,儿童保健工作者及家长应予以重视,医务人员应及时对家长进行科学指导,建立婴儿健康的睡眠方式,减少睡眠问题的发生。多种因素与婴儿睡眠问题的产生有关,重视影响因素,采取相应预防处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或改善婴儿睡眠问题。  相似文献   

18.
靳亚萌 《大众科技》2021,23(2):61-63,66
人大约需要花费1/3的时间用来睡眠,因此良好的睡眠才是维持人体健康平衡的保障.然而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工作压力也随之加大,失眠患病率也不断上升.对于失眠,国内外专家一直在寻求最好的治疗方法,文章整理近几年有关失眠治疗的文献,现从中西医对失眠的认识、治疗失眠的各自优势和不足之处展开综述,以便为今后在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饮食对睡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15个基地2万名在基层医疗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27%的人有睡眠问题。据中国睡眠研究会2003年对全国4万份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38.2%的中国城市居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  相似文献   

20.
全球有近1/4的人受到失眠困扰,我国亦有10%的人存在睡眠障碍。为此我们为大家推荐几种快速入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