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X证书制度作为一种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是书证融通的具体表现形式,并以书证融通为逻辑基础。书证融通背景下高职教育实施1+X证书制度具有深层次的价值目标,主要体现在教育价值、社会价值、服务价值、服务价值四个层面。基于当前高职教育办学和育人的实际,应重构高职专业教学内容,构建专业知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融合的课程体系;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能满足书证融通教育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机制,严控证书质量;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兼顾专业知识与技能操作的多元考核模型;推动实训基地建设,夯实1+X证书制度实施的物质基础和硬件条件。  相似文献   

2.
1+X证书制度对于高职院校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结合典型工作岗位核心能力与1+X证书要求,剖析目前书证融通实施的困境,设计了书证融通层次化实施策略;并针对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融通三个1+X证书提出了集职业需求分析、技能证书选择、课程体系重构和课程教学改革于一体的立体化书证融通改革路径,以期为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冰  薛娅 《知识文库》2022,(22):145-147
<正>在推行护士“1+X”双师证书制度模式指导下,要实施深化我国实施护理领域相关技术专业书证制度双向交叉融通的试点探索,本文介绍了三个关键点内容。在大家初步理解掌握并清楚明确了实施以上所有这些重大改革的关键点要求内容之后,本文还论述了如何开展职业学院护理教育以及专业书证培养相互补充融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重点改革措施以及具体改革落实的路径,通过综合改革来重构完善现有院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目标方案、基于护理专业书证教育的衔接融通模式体系、打造培养一批护理专普职兼育相结合,共同发展特色的高水平“双师型”青年教师团队、培训基地建设等多个重点方面并采取出相应政策的一系列有效扶持措施,具体包括推动学校落实专业书证信息融通。  相似文献   

4.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书证融通,对于贯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人才供给侧改革意义重大。课证融合是书证融通的核心和关键。文章通过分析1+X证书制度的内涵及意义,提出高职院校课证融合的策略与路径,探索并实践汽修专业学历证书课程与汽车专业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合。  相似文献   

5.
在1+X证书制度下探索相生相长、互融互通的书证融通发展模式是1+X证书试点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以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重构为例,运用书证融通理念,通过Web前端开发证书课程矩阵构建,将证书相关标准、规范、内容融入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Web前端开发试点专业通过对现有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剖析、评估,以Web前端开发证书课程矩阵为基础,结合专业建设基础和当前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重构,持续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阐述两个概念、两个误区和1+X证书的内涵,分七个步骤深入研究和探索1+X证书制度下“书证融通”的实施路径,包括如何科学地进行书证融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依据是什么,遵循什么原则等。以期为高职院校进行“书证融通”提供借鉴,共同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一项重大创新,是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的一种制度设计。开展书证融通质量评价是进一步保障该制度稳步推进、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从专业群的角度出发,结合实地调研结果和专家访谈,构建了包括专业群建设状况、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学实施五大方面的1+X证书制度下高职教育书证融通质量评价体系。引入模糊评价理念,综合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FCE)两种评价分析方法的优点,集成了“AHP—FCE”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对西部地区某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群书证融通情况进行评价,从实践角度开展分析及评价。  相似文献   

8.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融通是促进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从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与任务及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分析入手,从设置适合双证融通模式的课程模块、构建符合双证融通要求的教学模式、创新适合双证融通要求的评价方法、建立便于双证融通模式实施的实训基地及建设符合双证融通需要的师资队伍五个方面探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双证融通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1+X证书制度的出台,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融通,对职业教育学生的技能发展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要求。本文主要研究“1 X”证书课证融通背景下,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核心课《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改革的设计及教育教学实践。旨在探寻课证融通的有效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  相似文献   

10.
专业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职业性专业教育实施专门性认证。通过分析专业认证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关系,就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互脱节的现状,提出了构建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接轨的高职教育认证体系,深化与职业资格融通的专业教学改革等措施,以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学生的就业需要。  相似文献   

11.
肖凯 《广西教育》2014,(43):60-61
以高职院校广告专业学历教育与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教育为例,分析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并重的培养模式,提出优化方案,指出应注意的问题,为实现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融通,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融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高职院校广告专业学历教育与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教育为例,分析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并重的培养模式,提出优化方案,指出应注意的问题,为实现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融通,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融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职业院校作为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施主体,亟须解决书证有机融通的问题。以建构产业链、岗位链、技术链“三链协同”的育人生态圈为理论支撑,以打造书证融通平台+模块的“柔性”课程体系、开发立体化课程资源、打造一专多能的师资团队为实施路径,探索1+X制度下书证融通专业建设模式,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考核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切实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相互融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融通是促进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从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与任务及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分析入手,从设置适合“双证”融通模式的课程模块、构建符合“双证”融通要求的教学模式、创新适合“双证”融通要求的评价方法、建立便于“双证”融通模式实施的实训基地及建设符合“双证”融通需要的师资队伍五个方面探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双证”融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的不断推进,在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前期实验基础上,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开始尝试衔接。借鉴国内外双证融通教育的做法,面对学生学习质量不高、双证融通教育的范围太小、部分专业与证书衔接存在差异等问题,双证融通教育要进行考核评价改革,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来提升教学质量;要把双证教育进一步向深度广度延伸;要构建多元化可选择的融通模式。  相似文献   

16.
“双证书”制度的实施对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的主要瓶颈,探索了管理体制、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融通策略。  相似文献   

17.
农业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与融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职业资格证书对农业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的重要性做出了理论阐述,就农业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与融通做出了实践总结。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职业教育系统需要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以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文章分析课证融通的内涵及人才培养要求,探讨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挑战,指出政府部门做好统筹规划和制度设计、学校建立并完善“1+X”证书制度培训评价体系、校企结合打造专业教育与技术技能培训并行体系是高职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1+X证书制度涉及多元利益主体,不同利益相关者诉求间出现了企业逐利性与政策公益性的背离、简化叠加与书证融通的背离、市场化推动机制与教育长周期的背离等问题.通过完善成本分担机制,提升主体参与积极性;深化三教改革,推进书证融通;加强政府监管,保障证书含金量等措施可以实现行为的矫正,推进1+X证书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学习者视角下1+X证书制度实施的意义、困境与引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重大创新。从学习者的视角来看,其意义远不止于获得各类新型"X"证书,更在于学生能提升自我价值认知、增强自我角色认同感、注重自我可持续发展。但随着实施推进,存在学生对新型"X"证书不确定性的认知困惑、学生参与1+X书证衔接和融通实践困难以及学生对规划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迷惘等问题。因此,从学习者视角出发,试点院校要建立专业级"X"证书选择和培训指导体系,创建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1+X书证衔接和融通的课程体系,构建1+X证书制度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