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或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又说是人类“儿童时代的天真”,是艺术的宝库,具有“永久的魅力”。高尔基在《苏联的文学》中讲:“一般说  相似文献   

2.
原始神话,一向只被认为是一种艺术,连辞典和教科书都只肯定这种观点。然而,原始神话的这种本质说是值得怀疑的,有必要对原始神话的本质进行新的探讨。历来所谓原始神话的艺术本质说是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过的这句话为根据的:“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可是  相似文献   

3.
当前学术界对神话界说的讨论非常活跃,尽管不少见解很有见地,但争议仍相当大。究其根源、分歧的根子在于对神话本质理解的不同。一、马克思论述的是神话的艺术本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到:“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  相似文献   

4.
古朴质重瑰丽奇异──浅谈《山海经》神话李宪生“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神话是人类童年的作品,具有不可重复性,对我...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指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从整体上来看,神话正好是一个信息系统。一个信息系统一般有三个要素组成:信源、信道、信宿。神话信息系统具备这三个要素。“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是信源。神话思维和神话信息模式(口头神话和书面神话)是信道。与一般的信息系统的信道不同,它有着巨大的可变性,不仅能传递信息,而且还有变换信息的作用。信源发生信息,神话思维对这些信息进行选择和变换,这就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过程。运用语言和文字对变换加工过的信息进行编码,就是口头神话和书面神话,这也是神话信息的储存器。信宿(信  相似文献   

6.
三、研究成就(一)神话理论涉及神话理论首先碰到的问题便是有关神话的定义和范围。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化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7]对神话这一概念作了基本的界定。建国后,马克思主义关于神话的定义得到了肯定即“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结果,都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本身”。[8]从文艺学角度给神话所下的定义,不适合于阶级社会产生的神话,为此,袁…  相似文献   

7.
运城盐池的形成和开发利用,在我国和世界盐湖的发展史上,都是比较早的。在这座古老的盐滩上,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其中,有一部分不仅在盐工以及盐池周围的农民中口头流传,而且记载于志书、野史中。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他又说:“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注一)流传于运城盐池的神话故事,正是人民运用丰富的想象,对盐池的起源、发展、工人的苦难、斗争和追求、善与恶、美与丑……等所做的生动的反映。有的故事优美动听,有的故事荒诞离奇;但是,她们却有着一种魅力,给古老的盐池添加了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8.
周朝宋 《海外英语》2014,(5):211-212
神话,用马克思的话说是"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此,神话人物形象具有深刻意蕴。中国和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们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性。中希神话中女神形象的对比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中希文化差异性的理解以及远古女神们对现代中西方女性所起到的胎记式作用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古代神话是全民口头传承的原始文化结晶,关于其起源,马克思曾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文中给予过精辟论述:“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中华民族悠久绵长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神话材料,也给我国历代文学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素材。屈原、李白、李贺等许多古代浪漫主义诗人正是充分吸收这一母体的营养,才得以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广古的佳作。历史发展到20世纪,一代伟人毛泽东则更是把对这些“灿烂的古代文化”遗产的继承推向极致,从而登上了我国现当代旧体诗词创作的顶峰。  相似文献   

10.
<正> 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谈到哲学的任务问题时说:“哲学家们只能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意思是说,过去的哲学家们只能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但要能解释世界,而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实践,帮助人们去改造世界。那么,同属意识形态的文艺是否也应该担负起改造世界的任务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文艺应该帮助人们改造世界。比如,恩格斯在给敏·考茨基的信中,要求作家“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去“动摇资本主义世界的乐观主义”,“引起对于现存事物的永世常存的怀疑”,说的就是文艺要能够起到促使人们怀疑资本主义制度,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作用。马克思甚至认为,文艺的产生就是为了改造客观世界的。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人类最初的文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说,神话“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这句话科学地揭示了神话、幻想、现实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幻想为手段加  相似文献   

12.
一、伦理论的“圣人”人才模式“圣人”既是老子伦理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理想化人格.又是老子所推崇的人才模式。中国人才思想滥觞于上古神话,初民为我们创造了许多“神”,这些“神”就是初民心目中的天才、奇才、人才;他们都是有非凡本领的英雄,上能顶天、射日,不能治水、填海等等。这些英雄的所作所为.反映了洪荒时期人们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天真”看法,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对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认识还处在幼稚的阶段,所以只好“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①,“用一种不…  相似文献   

13.
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第二代认知科学是建立在体验主义哲学这一全新的哲学观基础上的,既非经验主义又非理性主义。这一哲学观的基本观点即: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神话作为语言的产物,是一种抽象概念的集合。对“自然力”、“自然和社会本身”的“想象”、“幻想”和“虚构”是神话产生的关键。在现实世界里,人们利用语言这一中介,经过人类的想象和幻想,按照现实世界里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构建,创造出种种神话。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视角以玉皇大帝的形象为例分析神话体系及其仙话化流变。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人要了解原始人的奥秘,最重要的途径是研究原始人创造的丰富多采的神话。神话—毛南族原始人的科学神话是原始人的科学,是原始人认识世界及支配世界的百科全书。马克思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这种“土壤”,不仅孕育了灿烂的艺术,同时也孕育了众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神话与许多民族的神话一样,以想象丰富著称于世。普罗米修斯造人、盗天火、被宙斯锁在高加索山上的故事,我们中国人也很熟悉。在读这些故事时,人们往往被其中奇幻的情节所吸引,纵横驰骋的想象所左右,似乎神话是纯想象的产物。然而,当我们透过神奇的表层迷雾,洞见庐山真面目时,便不难发现:神思飞腾的古希腊神话和许多文学作品一样,以现实为基础,为现实所制约,并且反映现实。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正>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极端低下,人们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以为自然力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产生了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心理。他们以为这些自然现象是由背后的神灵支配着的,于是产生了自然神。《山海经》讲到黄帝与蚩尤战争时说:“蚩尤请风伯、雨师以从,大风雨。”风伯、雨师就是古人想象中主管风和雨的神。打雷、闪电、洪水、大火、日、月  相似文献   

17.
关于神话产生的时代,目前我国学术界普遍使用的仍是“人类童年时代”的提法.如钟敬文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中说:“一切民族在自己的童年时代都产生过神话.”杨周翰等主编的《欧洲文学史》的阐述是:“马克思指出,希腊的神话和史诗是发展得最完美的人类童年的产物”.其它如《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鲁迅论神话》《神话的魅力与欣赏》等论著,也是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8.
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关于神话是“不自觉的艺术方式”的含义,是我们正确认识和领会马克思关于神话创作学说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原始思维与神话创作方式之关系等方面的论述,对“不自觉的艺术方式”的含义以及马克思关于神话创作的学说作了较全面的诠释、阐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上篇“复杂的单纯”——特征的探寻艺术与梦的联系源远流长,作为人类艺术活动之肇始的原始神话传说,那些“未记载的文学”(马克思语),就和人类梦幻活动有着密切联系。N·弗莱认为:“仪式和梦以语言交际的形式加以结合便有了神话。”恩格斯也曾指出:远古时期,人类“最初的神”(观念)的产生,一方面与“人们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构造”有关,一方  相似文献   

20.
宙斯与女娲——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相似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神话的产生和内容两个方面,论述中国上古神话和希腊神话相似性及其原因。 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阶段的产物,氏族制处于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初民的生产力和认识水平非常低下,便借助想象解释周围的一切,把自然界神化,即“万物有灵论”。因此神话是想象的产物。这种想象又必然以现实社会为基础,因此神话也是原始氏族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成果。在这个问题上,中西神话是较为相似的。本文进而从“天地开辟”、“人类起源”,“征服自然”、“反抗天神”等方面,分析了中西神话在各方面的相似之处,并对其原因,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