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教师和课程资源是构成教学的3个基本要素。其中课程资源的基础和前提,是课程要素、内容的基本来源和必要的实施条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资源"这个崭新课题。课程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课程资源与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可言,课程的开设要依赖课程资源;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而农村中学各方面条件较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植根于中华千年厚载的文化土壤中,传承历史,折射文明,学习资源丰富,体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如能积极开发,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拓展实施途径,就能实现知识的兼收并蓄,纵横整合,使学生在直接且大量地感知、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中得到鲜明个性色彩和独特人格特征的体验。  相似文献   

3.
学校要实施生命教育,首先必须解决课程资源问题,也就是“教什么”的问题。课程资源是生命教育课程核心之所在,如果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教育理念也难以成为中小学的生命教育现实。实践证明,学校实施生命教育质量,不仅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更取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改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与课程密不可分。没有课程资源,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再美好的改革设想也难以实现;课程资源是课程目标落实及课程整体实施的基础和保障。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不仅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度和广度,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水平和利用效率。课程实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而具有课程资源意识和资源开发意识,是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前提。尽管新课程已经实施有一段时间,然而其理念还仅停留在一些教师的口头上,并未“内化”、落实到课程实践当中去。实际上,有些教师的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意识还相当淡薄甚至冷漠。正是由于欠缺这种意识,因此对身边“常伴永相随”的海量课程资源,竟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相似文献   

5.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最起码的条件和支持,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  相似文献   

6.
史楠 《辽宁教育》2006,(7):69-69
课程资源是指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一切可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教育目的的资源。历史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校园环境资源(如板报、墙报、手抄报等资源建设)、图书报刊资源、活动课堂资源、学校校史和图画影视作品等显性资源;还有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体制、校风、学风、人文素养等隐性精神文化资源。课程能否最优化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而教师是所有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在整个课程资源系统中教师资源居于主导地位,对课程资源结构功能的发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课程的实施,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开发和运用水平。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教师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参与者。教师具备积累、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全面发展,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有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相对广义的课程资源指的是形成课程因素来源的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把课程资源划分为条件性课程资源和素材性课程资源。网络资源既是条件性课程资源,同时又可成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它的特点是能够作用于课程,并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一、语文教学中网络资源利用的价值1、网络资源合理有度的利用可构成课程。“课程实施的范围与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水平”。网络资源不能直接构成课程,只是备选…  相似文献   

9.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最起码条件和支持,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干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男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课程改革必须有相应的课程资源保证,否则课程实施将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平。中小学在校生达1.6亿的农村教育面广量大,受农村条件限制及“课程即教育内容”传统观念影响,许多学校长期以来课程以“一纲一本”为主,只重视教科书,只重视知识传递,视课本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学习也只局限于书本。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课堂教学目标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教师拥有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贴切性。本人认为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最重要的资源,学生的经验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 课程资源与课程关系密切。没有课程资源就无从谈起课程,有课程就一定有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外延范围要比课程的外延范围大得多。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目前,对课程资源的划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功能划分;一种是按空间划分。按功能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素材性资源是指那些作用于课程并且能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比如体育课程的培养目标,体育教材的结构,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水平,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活动方式等都属于体育课程素材性资源。条件性资源是指作用于课程,却不是形成课程的直接来源,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比如体育课上课时间、场地、设施、环境等。现实中的许多课程资源既包括素材性资源又包括条件性资源,比如图书馆、互联网、体育报刊等。按空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一般来讲,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占主要地位,校外课程资源更多地起一种辅助的作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是对素材性资源、条件性资源以及校内、校外课程资源的综合识别、选择、加工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实施需要课程资源的支持,西部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课程资源方面显然没有优势。但西部农村中小学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关键是我们应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园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3.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教育成果。目前,课程改革全面展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与实践也在不断推进。但在此过程中,对于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小学科”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理论探讨不多,实践中也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农村中学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基本条件。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水平。没有课程资源广泛而有力的支持,课程改革的美好愿景将无法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5.
植物学是高师生物科学类有关专业的主要基础课,课程的实施需要广泛的课程资源支持,必须提高植物学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利用能力.植物学课程资源的内涵是丰富的,在众多的课程资源中,植物学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本身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应大力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资源有着广泛的内涵和外延,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为了更好地为新课程的实施服务,开发和利用物理课程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利用各类教学设施,挖掘课程资源;将课本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向外延伸拓展,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实物理教学,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将各类社会资源作为物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对象之一,丰富我们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师明白做些什么以及能够做到些什么,取决于其专业发展水平。教师有效实施课程和教育活动特别是实施低结构课程和教育活动之所以出现瓶颈,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没有达到要求的缘故。对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培训要求应该依据教师的"最近发展区"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基本条件.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水平.没有课程资源广泛而有力的支持,课程改革的美好愿景将无法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教育成果。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的教研工作必须更新观念,端正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在教研内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实施需要课程资源的支持,西部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课程资源方面显然没有优势。但西部农村中小学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关键是我们应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